第16章:菁菁校园 (16)(1 / 1)

加入书签

县物理选拨赛结果出来了,高勇力意料之中得了第一名。星期五一早,冯老师领着他去省城参加全省选拨考试。周六这天,叶美珠没来,江一帆问萧竹,美珠是不是病了,萧竹摇头说她也不知道。

下午放学后,江一帆骑车带着萧竹去叶美珠家。刚到门口,叶美珠就笑着迎了出来,说:“真不好意思,让你俩往这跑。我爸病了,上午送他去医院了,早知道我下午去了。”

江一帆笑着说:“还以为你想勇力想病了呢。”

美珠憋住笑,说:“我想他干啥呀,至于吗。”说着,把他俩领到自己的小屋坐下,倒了两杯茶,随即打开桌上的小录音机,调低音量,放起小虎队的歌。

叶美珠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工人,家境不如萧竹家,但也不错,到底比农村家庭强得多。她的窗台上放着一盆盛开的天竺花,萧竹和江一帆都被紫红的花束吸引了,走过去欣赏了一会儿。江一帆问萧竹:“你窗前的楝树开花了吧?”

萧竹说:“开了很多,满树都是,坐在屋里就能闻到微苦的花香。想找个瓶插两枝,可惜我够不到。”

江一帆说:“我星期一给你带。”

叶美珠问道:“你会爬树吗?看你文文气气的,难会吧?”

江一帆笑道:“我小时候也很调皮,爬高上梯,下水摸鱼,啥都干过。”

三个人说笑了一会儿童年时的好玩事方散。

星期一,江一帆把两束紫楝花夹在本子里给了萧竹。晚自习前,高勇力回来了,给江一帆、叶美珠、萧竹和陆小舟每人捎回来一支精美的钢笔。第二天中午,这四个人凑钱去给江一帆过十八岁生日的“再回首”饭店要了几个菜,庆贺高勇力从省城返回。一周后,全省物理选拨赛成绩下来了,高勇力没获得名次,他也不在意,明白自己在全省范围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只有更好地学习才有可能赶上。

这年的会考日期是六月中旬。会考前,学校特意安排一个星期的时间给高二级学生复习要会考的四门科目。很多学生为此叫好,江一帆却不以为然,这四门课,他早看熟了。

毕业班的学习环境变坏了,有升学指望的不再死学了,学习差的则放弃努力了。目前实行会考制度,听说下届不再办复习班了,学习中等的也灰心了。第二个晚自习,他们的教室不再安静了,江一帆和高勇力也不再去了,每晚宿舍一熄灯就跟着睡了。

会考最后一门结束,江一帆走出考场,情绪突然低落下来。一想到快该分班了,他就有些忧伤。他骑车到家后,不由又拿出他们以前的诗一直看到吃晚饭。吃过饭,他早早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却头晕开了。妈妈急忙去给他拿药,看着他吃下后,让他不要再去学校了,好好在家休息休息。他坐在**看了半天书,中午就吃了一点午饭,原打算明天再去学校,谁知不一会儿,萧竹骑着车子来了。江一帆急忙问她吃午饭了没有,她说在家吃过饭来的,随即反过来问他咋又病了。江一帆笑笑说:“没事,也就是头晕,已经好了。”

江一帆领着萧竹去了他家的桃园,挑熟透的桃子摘了两书包,一起骑车匆忙赶往学校。刚走进教室,正好响起上课铃声。

放学后,江一帆和萧竹把带来的桃子给叶美珠、高勇力、陆小舟分了分,五个人说笑了一阵子,江一帆的情绪才慢慢转好。

临近期末考试时,冯老师找人给全班同学照了合影,每人发了一张。六十五个同学同窗两载,不知还能不能分到一个班,此时都有了相惜之情。

期末考完试,他们只放了二十天假,随后要到校补一个月的课。江一帆这二十天闭门不出,一心扑到了学习上。

重新返校后,江一帆和陆小舟被分到了三(三)班,班主任是教历史的梁老师。江一帆和陆小舟又成了同桌,两人依然坐在第二排。萧竹、叶美珠和高勇力被分到了三(五)班,班主任还是冯老师,高勇力继续当班长。他们的教室都在一楼,中间隔着一个班。分了班后,宿舍也重新分了,江一帆和陆小舟住在了一起,高勇力分走了。不过三个人吃饭还是经常在一块,陆小舟洗碗的次数依然较多。

班主任梁老师五十岁出头,两鬓已被粉笔末染白了。他上课向来都空着手来,大小历史事件边讲述边板书,和书本上的不错分毫。他一直带高三复习班,这年的高考分数出来后,他在班里说,他带的文科复习(三)班考的比较理想,过提档分数线的占四分之三,有八人过了重点分数线,而几个应届班总共过提档线的还不到二十人。他说,蓼城二高的辉煌是复习生的辉煌,历年应届生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明年的复习班要全部取消,今年全省还要大办复习班,下一届没有会考成绩的不再让参加高考,而他们现在文科班还要学理化准备会考,所以他们的压力比历届都大。他最后感叹道,天下诸业,学业最苦,十年寒窗,一朝分晓;农村的学生,考不上大学回家种地,一没体力,二要面子,被文盲欺负也很正常,所以大家一定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认清形势,勇往直前。

这一番话说的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江一帆也觉得心口像压了一块石头一般。他这一段心情一直不好,以前和萧竹虽不常说话,但眼前总有她的身影,那对他是多大的鞭策啊,而那些眼神的交流又给了他多少的力量啊。坐到窗下时,每次课前,他依然还会往窗外看,但萧竹的教室在另一边,她不再走这边的小路了。

陆小舟看他情绪不高,课间总给他讲些小笑话,他一听就笑,笑完了,还是那样。

一个月的课补完后,他们又放了十天假。第二天下午,江一帆拿着书去桃园里坐在树枝上学习,到黄昏时才转回。回到小屋,见陆小舟正坐在桌前翻看他的日记,笑道:“胆大包天!竟敢偷看我的日记!”

陆小舟挤眉弄眼地说:“你的日记就放在桌子上,还怕人看那。况且咱俩谁跟谁呀。”

江一帆放下手中的书,问:“你昨天不是回家了吗?”

陆小舟说:“在家呆了半天,一点意思也没有。干脆来这跟你一块学习,你还能监督我。”

江一帆笑道:“好啊,我们互相监督吧。”

陆小舟轻拍了一下江一帆的日记本,说:“你这情绪可是太消沉了。你是不是老担心考不上大学,和萧竹就会分手啊?”

江一帆强笑道:“日记就是宣泄坏心情的,你别当回事。”

陆小舟说:“我想不见得你非得考上大学,你俩才能在一起。城里人农村人有什么呢?你别太封建了。”

江一帆黯然地说:“我也这样想,可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心与心可以没有距离,但现实毕竟是现实。况且,我也不会让她来农村陪我吃苦。”

陆小舟宽慰道:“别把什么事都想得那么绝望,你成绩比我好多了,一定能考上大学。我们都好好努力吧!”

江一帆坚定地点了点头。

两人每天在小屋或桃园里潜心学习,短短的假期很快就过完了。

开学前一天的上午,高勇力骑着自行车带了两纸箱黄澄澄的梨过来。三人吃过午饭,留下了三分之一,带着余下的梨,先去了叶美珠家,留下一半后,美珠和他们三个一起去萧竹家送余下的梨。五个人闲聊了一会儿,骑车到河边玩到黄昏,叶美珠和萧竹各自回家,这三人返回学校。这是五个人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相聚。

17、毕业生

正式开学后,学校又开办了五个复习班,而且应届班里也安插进了复习生。陆小舟戏称他们班的十几个复习生为“老革命”,这些“老革命”们回称他为“小革命”。

这晚,江一帆和陆小舟一起从宿舍往教室去,路过复习班门前,江一帆不禁往里看了看,见他们教室的人都在埋头学习,对陆小舟说:“他们复习生就是抓得紧,我们教室现在只怕连一半人还没有呢。”

陆小舟说:“本来说不办复习班了,结果现在又办了,很多应届生都失去信心了。我们下面这一届又开始从高二分文理班了,而且理化史地都是在高二考完。咱们这一届真倒霉,分班迟了不说,到现在咱还得学理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