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尾声 爱的代价(6)(1 / 1)
10月5日,江一帆把母亲接往颍东。这年底,他拿到了中文本科自考文凭。他真想知道萧竹是否也拿到了本科证书,可他和她早失去联系了。
次年春,大姐独自返家卖完树苗后,江一帆开车来接大姐,蓼城从此成了老家。年底,水芸被推进产房。江一帆在产房外等待多时后,出来一个医生说是难产。江一帆冲进产房,紧紧握住水芸的手,泪如雨下。此时,他才真正感觉到水芸在他生命中的不可替代性。这是他第一次为水芸落泪,水芸高兴地跟着哭了。就在这个时侯,孩子降生了。孩子的生日恰好和江一帆是同一天,江一帆仿佛得到重生一般悲欣交集。从这一天开始,水芸和孩子同时成了他的宝贝。
孩子快满月时,他收到一个邮包,里面是几套婴儿的衣服。邮包上的字迹是萧竹的,依然用着古朴典雅的隶书。收件人地址清清楚楚的写着他现在的单位,寄件人的地址未留,邮戳显示的是北方的一个旅游城市,这个城市正是因冰雪而闻名于世。
2003年初,宣教办的老主任长病不起后,江一帆接任主任一职。他当上高管后,很快就知道了颍东村靠源源不断的贷款发展起来的事实,他对颍东彻底灰心了。如果在颍东一直呆下去,他们当然可以衣食无忧,平安一生。但他不甘心放弃最初的理想,不愿过这种太稳定的生活。他的母亲和水芸的父母,包括水芹姐都不能理解他。水芹姐说,你熬到高管不容易,如果不在颍东干了,荣誉村名的一切待遇都没有了,到时候住房都是问题。水芸坚定地站在他这边,她说,她还在颍东干,她的工资可以租房子、养家,她不想让他一辈子无声无息地窝在颍东。
促使江一帆离开颍东的是颍东村委会主任的突然病死。他死后,党委一班人去他办公室收拾遗物时,在他床下发现了十几万元的现金。江一帆曾在《颍东村报》上宣称颍东村是一方净土,没想到现在却出现了巨贪,江一帆只想狠狠扇自己几个嘴巴。当天,他向党委提交辞呈,次日,全家搬往县城租住。时逢2003年11月,距他初到颍东,正好八年。
没几日,田建国在酒场上劝人喝酒时说,主席像广场上,毛主席都在提倡喝酒,你看他左手前伸是划拳,右手后握是猜宝,不是提倡喝酒是啥呀。这几句随后被人传到了党委书记潘佳胜那里。颍东村非常推崇毛主席,当然不容任何人亵渎主席像,田建国于是被停职反省。他来江一帆的新住处喝酒时,说起这事,江一帆忍不住“哈哈”大笑。两人商议后,决定合伙做生意。他是颍东人,不在村里干了,也就是停发福利,房子还是有的,倒无多少后顾之忧。水田知道两人打算后,决定追随江一帆,于是也辞职加入他俩的行列。因三人都喜欢喝酒,所以决定介入白酒行业。2004年初,三人在市里租下一个门面,代理了一个白酒品牌。田建国和水田跑市场,江一帆负责内勤,很快将市场打开,取得了些微收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