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尾声 爱的代价(8)(1 / 1)
吴巧红低下头,眼里已盈满了泪水。她背着桂梅,擦干泪,强笑着问江一帆现在的情况。两人聊了一会儿,见桂梅有些瞌睡,江一帆抱着她把她们送到车站,亲了亲桂梅的额头,把桂梅交到吴巧红的怀里。待她们上车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两人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江一帆他们在白酒行业做了两年,收获不大,后见红酒消费增长趋势明显,遂移师省城,开始从事红酒销售。无奈资金有限,小打小闹,一直不能有大的起色。
2008年冬初,陆小舟的母亲病逝,他自部队返回家后,给江一帆打了电话,江一帆当即驱车自省城返蓼。他已有七年多没回过老家了,和陆小舟、刘冬林、高勇力也是多年不见了,偶尔打个电话,都是感叹时光易逝,转眼人到中年,仍然一事无成,都在挣扎彷徨,又心有不甘,最后再互相勉励一番,挂掉电话。途中,江一帆想起最初的理想,心下黯然。他仍在坚守着最初的志向,不忍放弃,可如今他连自己的小家尚且不能照顾周全,想想怎么不焦灼痛心?
到县城已是黄昏,他打电话约了刘冬林和高勇力,三人一起赶到陆小舟家,天已黑了。陆小舟和他的哥哥、姐姐急忙迎了出来,江一帆随众人跪到陆母的灵位前,耳边响起老人疼爱地喊他“老孩子”的声音,忍不住潸然泪下。陆小舟一见他哭,泪水跟着滑落下来。祭拜完毕,陆小舟领三人到偏房,见他的爱人和也已六岁的儿子。大家说了会儿话,江一帆走到院外,看到他大一寒假时和陆母一起栽下的桃树已长的非常高大了,心里又是好一阵伤心。
吃过晚饭,三人陪着陆小舟和他的哥哥、姐姐一起守灵,默默无语,直到天明。陆母下葬后,三人告别陆小舟,江一帆开车送回刘冬林和高勇力,回到自己的村庄。
村子变化很大,大部分人家已盖起了楼房,公粮早被免了,种地也有了补助,江一帆想起他当民师时,村干部拉猪充公粮的那一幕,今昔对比,颇感欣慰。乡亲们的生活正越来越好了,不过,村里的年轻人依然都在外地打工,村里没有企业,和颍东相比,仍是天壤之别。同样是农民,为什么我们就要忍受背井离乡之痛呢?江一帆想到此,心又酸了。
他把车停在村头,往家走去。木栅栏的院门已被雨淋朽,三间瓦房早已败落,院内枯黄的小草在微风中轻摇,修竹苍翠,依然半掩着他的小窗。他走到竹林旁,看到竹子上,当年刻的“萧竹”两个字依然还在,不禁黯然神伤。他转回身,拿出钥匙,费力地打开锈蚀的锁,推开屋门,见屋角尽是残败的蛛网,桌椅板凳和地上落满厚厚的灰尘,没勇气进去,就把门锁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