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后记(1 / 1)
后记
所有有梦想或者没有梦想的人们都应该研究史玉柱。有梦想的人会在史玉柱的身上学会如何实现梦想,没有梦想的人会在研究史玉柱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梦想。
我们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完成本书的写作的。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史玉柱呢?
这样一些关键词也许还不够:勇敢、赌徒、坚强、狡诈、灰色、疯狂、革命者、新锐、大智若愚、梦想主义者、个性、吸引力、有故事、失败者、成功者等。
显然,他是一个多重矛盾聚合体,印刻着中国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甚至是80后创业者的几乎所有符号。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史玉柱,就是研究中国商业史,这种研究有着太多的乐趣。他的人生轨迹何尝不是中国商业发展的轨迹。
所以,要理清史玉柱的线索是足够杀我们的脑细胞的。
现在好了,本书的主人公,已经拥有3家上市公司了,500亿元的身价了。一切都会平静下来,而我们也完成了本书的创作,可以享受自己给自己的假期了。
让我们感谢一些人吧!
首先,当然感谢史玉柱。我们,以及本书的读者,都是幸运的。我们能通过本书看到,一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传奇的诞生与发展的轨迹,以及这个轨迹背后的故事。
尽管有些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在2007年11月1日到来之前,谁会相信,史玉柱还会在45岁的时候,创造一个巨人网络的上市呢?所以,耳熟能详并不代表,我们就能从中受到点启迪或者是触动。
还要感谢,在研究史玉柱和巨人的历史中付出了心血的人们,他们至少有何学林、王建/王育、朱瑛石、彭征/张路。本书在写作中参考并且大量引用了他们的文字内容。
还要感谢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参考、引用的文章、报道的作者们。他们至少包括刘韧、李宽宽、谢扬林、黄旭等,由于很多是通过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还有一些内容根本无法知晓其作者,我对他们的文章和观点做了大量的引用,谢谢他们在研究上所做出的贡献,和对本书的贡献。
还要感谢,一些为本书各种资料进行举证,而又非常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无名英雄们。
最后,感谢所有有梦想或者没有梦想的人们。就让我们在本书中,跟随史玉柱的足迹制造梦想或者实践梦想。
已结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