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中国正进入公司文化时代(1 / 1)

加入书签

三、中国正进入公司文化时代

1978年邓小平主导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中国共产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标志着中国的阶级观念走向尾声,公司文化开始启动。

一般地讲,一个国家是否形成了公司文化,是以该国在公司工作的人口是否超过60%为标志的。尽管中国走上公司化道路时,站在全球的角度看,西方的公司文化已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中国只需引进而已。但在广大的中国大陆地区,真正产生公司文化的时间大约在2002年中国共产党16次大会之后,此时中国的公司人口已达40%以上。因此,从1978年到2002年共25年时间里,中国经历的是一个由大众文化向公司文化转型的阶段。

转型的第一个特征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大规模地建立,而以工厂为特征的国有企业全面转型。国有企业抓大放小,民营企业迅猛增长,合资合作企业大批涌现。公司出现全新的运作理念,并且冲击原有的企业文化。

转型的第二个特征是,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一方面,大批民工进城,离土不离乡,成为公司工作人员,终止了数千年的家庭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城镇化,农村公司化的潮流越来越猛,家庭生产方式剧烈减缩。第三是越来越多的领域在公司化,包括过去的行政事业单位,家政事务等等,大量地由非公司化转向公司化运作。这样,中国公司人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上升,在2002年迅速超过40%。

公司文化有独特的生产力背景。公司文化与大众文化显著不同的生产力背景是,大众文化以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基础,公司文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为基础。如果说蒸汽动力和电力改革了人类动力上的生产基础的话,互联网则改变着人类的智力生产基础,两者并不是量变关系,而应该是质变关系。以互联网技术改造所有的传统领域后,会产生什么文化上的结果,现在还无法预料。

公司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表现为公司活动。在公司文化产生以前,精神运动和物质运动常常是分离的,中国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在精神生产方面富有的人,物质上往往贫穷,历史上著名的作家、画家、音乐家大抵如此。而在物质上富有的人,精神上常常面临着贫穷。进入公司文化时代后,此种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变。

在21世纪初,创意本身就是产品。一切文化产品都有市场价值,写书和生产大米黄金一样能带来财富,知识产权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过去,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集中在事业单位和学校,而在21世纪初,中国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由公司生产。而因为市场及现实生活对新理论的渴求,很多在公司工作的人著书立说,比事业单位和学校工作人员的文化产品产量更高。

绝大多数文化产品,都由公司运作,表现为商品而进入流通环节。如果没有公司参与,文化产品就不能运动,不能传播,这也是有史以来没有的现象。甚至文化产品也要有大量的广告推广,有些产品尽管好,但没有宣传,也会默默无闻。有些产品尽管质量中等偏上,但因为宣传好,可以收取良好的传播效果。差别在于公司操作水平的高低。

公司本身的改革和演变构成了公司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家文化时代,中国的文化产品内容主要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西方资本文化时代,好莱坞的文化产品主要表现性、暴力等主题。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在写公司本身,如公司故事、管理、模式、市场等等,这也是过去的时代所没有的。

尽管公司文化风起云涌,但在21世纪初,还没有出现集大成的公司哲学观念,这可能与公司文化兴起的时间不长,范围刚刚波及全球有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