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第六章 公司文化时代(34)(1 / 1)
在计划经济时代,党群组织是企业的领导组织。而现在公司里建立党团组织,是公司经营的辅助组织。无论国有公司还是民营公司,党组织和党的书记都不左右公司经营,只是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发挥作用。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公司里的党团组织曾经比较迷惘,找不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但中共16大以后,此种局面有了改变。
16大提出“三个代表”,突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主题。会议明确指出,“建设新文化,重建信仰、重构价值观、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新道德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的艰巨任务。”“党的文化使命是要不断充实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空间,在信仰、道德、操守、规则、信用、民主、法制等思想领域,建立起符合时代进步发展要求的文化理念,扩展人民群众的思想容量,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养,…”这些有意识的方针,对中国公司文化时代建设从家文化、大众文化中汲取养料,提供了组织保证。
随着公司运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被进一步开发,作为旅游产业推向全球。这样的趋势,给中国增加的不仅仅是产业收入,而是会激发对传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它也意味着传统文化会影响中国的公司文化建设。
第十,中国的公司文化将构成社会文化的主体,得出这样的结果可能需要100年,今天只是开始。
大概在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公司工作人口达90%以上,实现了较彻底的国家公司化,公司文化构成社会文化的主流。西方国家政权实现三权分立,西方公司也是三权分立,国家的结构与公司的结构相似,这与中国封建皇帝类似家庭的家长很相似,是社会结构基本单元与整体结构和谐相溶的形态。以美国为源头的西方公司文化,其直接的文化背景是启蒙运动和印第安土著文化,因此其产生了法律游戏特征和金钱万能特征,落实了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和三权分立的社会组织理想。21世纪初,西方公司普遍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分权体制,广泛推行信用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构成企业制度化的公司文化时代特色。
一方面,西方国家的纯文化产品,均是由公司生产,进入流通渠道,以盈利与否决定文化的传播远近。这些由公司生产的文化产品,不一定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而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如好莱坞的电影,以暴力、色情主题著名,描写公司运作主题的产品却并不多。这些文化产品反映着资本主义的文化理想,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观念。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创造大量的公司管理、运作、结构方面的文化,还有各行各业的游戏规则,则构成了西方公司文化的重要部分。此种公司文化较少意识形态观念,在全球的传播没有多少阻力,广泛地受到全球公司的欢迎。事实上,由于公司运作与家庭运作如此地不同,公司文化时代所到之处,从根本生活习惯开始重建地球上人类的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观念变化,从而得以构成全球化的公司文化时代。
中国的公司文化时代面临的环境与西方公司文化时代不同。
在背景方面,中国的起源文化、君王文化、农民文化很浓厚,而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与工业文明较少渊源关系。大众文化尽管得益于工业文明,却是非公司化的,是一种以阶级为主要区分标准建立的文化。按文化发展渐进的规律,中国公司文化时代注定构成中国社会文化的前沿,而非全部,但在将来成为国家的主体文化,是不容置疑的。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人史纲》
台湾柏扬著,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安春海、牟玉青编辑。
2、《简明中外历史辞典》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
金雁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卢家明编辑。
4、《金钱传》
美国泰德.克罗福德著,段敏、史育哲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潘自强、张继业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