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新版前言(1 / 1)

加入书签

新版前言

今天我国的琴童有百万吧?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而哪里有钢琴,哪里就有莫扎特的音乐之魂在优美地回响。

1755年葡萄牙京城里斯本发生特大地震(估计为9级),遇难人数为6万多,十分惨烈。整个欧洲都有震感。

震后第二年,即1756年,莫扎特出世。

这好像是造物主的特意安排,为的是安慰受惊吓的欧洲人。

其实18世纪全世界有很多地方都有大地震发生。

所以在人类历史上,18世纪是地震的世纪,但也是莫扎特的世纪。

造物主好像在说:“在多处地震中,人类的精神受到严重干扰和伤害,那么,就让莫扎特带着他的和谐、甘美音乐出世吧!”

“为的是给人间一些道歉的补偿。”

“为的是给人类及其子孙后代许多平和、宁静和清凉。”

“我在那里关了一扇窗,必在这里开一扇门!”

“就让莫扎特的音乐在人间久久回荡吧!”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的许多个耿耿无寐之夜,为了让我们悲痛的心灵得到一些舒缓和慰藉,我们常选些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作为医治精神创伤的良药。

在举国哀痛的日子,听莫扎特音乐,恒然觉得有蔚然之光,苍然之色,铿然之韵从中披露出来。

尤其是他在去世前的几首曲子,那天鹅之歌空灵中总是杂以凄丽之美;那坦荡之怀,任天而动,又有沧波浩渺之致,这就是莫扎特音乐艺术世界的独特气韵和高格了。

当代人在欢乐的时候,也许可以不要莫扎特;但在灵魂受到创伤、或迷茫和困惑的日子,便迫切需要他的音乐照个亮。

无数次的内心经历告诉我们:

莫扎特音乐于我们是脚前的灯,是路上的光。

请允许我们用英文重复这种体认和感悟:

Mozart’s Music is a Lamp to Our Feet and a Lamp to Our Path.

2008年8月于上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