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人心不得其平则鸣(3)(1 / 1)

加入书签

我很赞赏田村宏先生编这本供儿童用的莫扎特钢琴曲集。因为对六七岁的孩子,不仅要好好学习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起步的时候就要多多让他们接触莫扎特优美的曲子。他的音乐,不论是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甚至是临终(垂死)的人听了,都会觉得像幽谷里的一股清泉那样芳沁。这种清纯、纯净的美,既贯穿在他的歌剧、交响曲和宗教音乐这类大型作品中,也浸透了他的全部简易小曲子,真是不可思议,妙不可言!

赵:他那首《摇篮曲》就很能说明问题。当然还有那首《来吧,可爱的五月》。我听过改写后的供全世界儿童弹奏的几首莫扎特钢琴曲。旋律是那么简洁,又是那样纯真,对于我这种年纪和经历的人,竟会有一种澄心静虑的太和之气弥漫于心田。

周:他的曲子既典雅、高贵,又天真、烂漫,尤其是对忧国忧民忧地球的哲人,颇有一种山静秋明,石涧流寒的境界,所以你才生生死死酷爱他的音乐。

赵:又何止是我?烦躁的当代世界都需要听到他的心声,就像哭啼的婴儿需要听到摇篮曲。

的确,莫扎特的伟大就在于他既有孩童的天真无邪,又有白发苍苍哲人的深沉智慧。他是一位懂得平衡的艺术大师。

在现实世界和多艰的人生中,他处处要求得到平衡。他经常得不到,于是只好一个人跑到音乐创作中去求得,用自己的手和脑去创造一个和谐的平衡世界。

1790年,他去世的前一年,10月8日他给妻子写信说,他正处在一场斗争中:“渴望去看你,重新拥抱你,又想携带一大笔钱回家。”他总是跑到自己的音乐艺术世界中去求得和解、平衡,企图用音乐把现实世界的种种苦恼消除掉,过滤掉,转化掉,升华掉。音乐创作是他同世界人生和解的方式方法。

德国古典美学有个很重要的术语“世界痛苦”(Weltschmerz)。莫扎特从事艺术创作正是出自这痛苦,全世界普遍热爱、纪念、感激莫扎特,同样是出自这痛苦。这痛苦带着一种根本性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所以我们的世界对莫扎特音乐的需要就是一种永久性的需要,就像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和美好的阳光……

周:前天你在电车上匆匆忙忙说了一句: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也需要莫扎特音乐。重金属摇滚乐的震耳欲聋和声嘶力竭,只能鼓动人心去破坏环境。你能进一步解释、阐述你这个论断吗?

赵:的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当代世界同莫扎特音乐的关系。就说能源吧。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能源是木材。而莫扎特音乐正是工业革命前的欧洲人的灵魂状态写照。那时人口很少,大自然系统完全可以负载得了。所以这个时期的海顿和莫扎特的曲子都是安详的,平静的,柔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