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服众(1 / 1)

加入书签

设圆城半径为x,甲乙之间为y。则xy=(x+15)(x+40),(x+15)2+(x+40)2=y2。

吴岫云在稿纸上飞快地计算。而其他人都在冥思苦想。

时间慢慢过去了,有的人开始小声地嘀咕起来:“这个题目根本就无解。给的条件这么少,这如何算啊?”

有的人说:“出这个题的人,我就不信他自己能算出来。”

渐渐的,人们开始浮躁起来。甚至有几个人算得心里冒火,把手上的稿纸都给撕了。

吴岫云丝毫不受其扰,一直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推算。随着稿纸上的算式越来越简练,她的眼睛也变得越来越亮,仿佛会灼人一般。

终于,最后的列式出现在了她的笔下。X^4-2400x2-x=。(x^4是x的四次方)

“圆城的半径是六十步。周长是三百七十六点八步。①”吴岫云腾的站起身,极度亢奋地大声答道。

不得不说,做这种题真的太有成就感了。哦哈哈哈哈哈,吴岫云心里的小人仰天大笑。一种睥睨万物的豪迈油然而生。

少年意何狂,矫首睨八荒。笔飞玑唾落,豪气干穹苍。

此刻的吴岫云,仿佛得胜还朝的将军。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众人这时才发觉,她的身上有一种惊魂摄魄的美。美得浓烈而凛厉,叫人不敢逼视。

仇白震惊地望着吴岫云。他实在不敢相信,自己苦苦推算了好几年的难题,竟然被眼前这个女子轻易破解了。

“你,你是怎么解出来的?”仇白像着了魔一般,一把夺过吴岫云手里的稿纸。瞪大着双眼将她推算的式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可惜那些字符像天书一般,他一个字都看不懂。

最后他索性拿起笔,将吴岫云刚报出的圆城半径,导入题中开始推算。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殷岚担心地扯了扯吴岫云的袖子,小声道:“你真的算出来了吗?”

吴岫云粲然一笑,朝她微微点了点头以示安抚。

所有人都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和惊愕。这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看上去这么难的题,她能解出来?这不可能,一定是有误!

人们愣了片刻,立刻都投入到计算的行列中。但是结果不言而喻。到最后他们都惊恐地发现,她算出的得数的确是对的。

老天,她是怎么做到的!卫博士木呆呆地望着手中的稿纸,心里一片空茫。想他知命之年,还从未有过像今日这般颜面扫地的局面。

后生可畏,诚非虚言!

靖江郡王冷眼看着这一幕,心里不可谓不震动。虽说他早就在归嬉园,见识过吴岫云的才智。但今日她这般近乎于妖异的术智,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看来你又答对了。”靖江郡王淡笑道。

吴岫云向他福了福身,爽然笑道:“区区拙技,让殿下见笑了。”

靖江郡王微微挑了下眉。虽说这女子口中说的是谦逊的话,但是她面上的表情,却丝毫不掩饰心里的得意。

不过她这样也不错。最起码比那些面上一套,心里一套的两面派,要让人舒服得多。

张翰长也很高兴。他是个爱才的人,且又胸襟疏阔。更不会计较她这些近乎狂妄的举止。他抬手向仇白点了点,爽朗地笑道:“仇白,看样子你今日遇到对手了。怎么样?她算得如何?”

仇白忙起身一揖,赧然道:“学生着实惭愧。这道题其实是学生偶然间在一残卷上看到的。事先并不知道答案。”

说着又抬眸望了一眼张翰长的脸色,鼓起勇气说道:“实不相瞒,这道题学生推算过好几年,一直不得其解。今日吴娘子破解了这道难题,也了了学生多年夙愿。学生应该向吴娘子道声谢才是。”

说完,仇白果真又朝吴岫云深深一揖。“吴娘子,在下今日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请受在下一拜。”

吴岫云连忙也还礼不迭。口里连声道:“不敢当不敢当。说真的,我就这个懂得多些。其他的学问都不如你,也不如在座的各位。”

说着又向众人团团一礼道:“今日是小女子冒犯了各位,我在这里向大家赔礼了。说句实话,小女子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我所编的书稿,的确有可取之处。”

众人听她说得这般诚挚,心里那点不忿也都消弭了不少。就算有个别不服气的,对一个年少女子也不好太过计较。故而都一个个忙站起来还礼。场上的气氛,一时间变得融融泄泄起来。

张翰长抚须笑道:“今日你已然证明了自己。老夫同意收录你所编写的《基础数学》了。”说着又向其他几位都总裁问道:“不知你们几位意见如何?”

曲祭酒从始至终未作任何表态。见张翰长亲自相问,只好拱拱手道:“既然翰长都这么说了,老朽还有什么话说。就照您的意思办吧。”

等问到齐侍郎,他小心地看了一眼曲祭酒回道:“下官也没什么意见。”

靖江郡王和翰林侍讲叶涛自不必说。他们在做学问上都一惯秉公持正,又极惜才。见吴岫云果然颇具才能,哪有不肯的道理。

事情进展到这里,大家也没有再比下去的兴致了。

就连负责出题的仇白,也主动向几位上官请辞道:“吴娘子算术精妙,学生自愧弗如。不敢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还请几位都总裁另择能人,继续出题。”

靖江郡王抬手道:“我看就不必了。吴娘子的才能,大家都见识过了。但有不服气的,自找她比试就是了。大家说呢?”

众人听了,都点头称是。

吴岫云自然也是同意的。她风头也出过了。目的也达到了。现在适可而止,也好过继续比下去,万一在众人面前翻车的危险。

不管做什么事,还是有个度比较好。

①实际上古人在计算圆的周长时,都是按照“径一围三”的方法计算。所以,《测圆海镜》里面这道题,得出的圆城周长是360步,即古代的一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