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沧海君的决心(1 / 1)

加入书签

陈平便在旁解释着说道,“骊山有一批刑徒。”

赵胜也是随之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并继续沉吟道,“骊山作为建设学府之地,我会向陛下请示。”

“胜还有一事,需要张苍先生助我一臂之力!”赵胜沉吟道。

“大人直言便是了。”张苍拍了拍胸膛,俨然一副仗义之人的形象。

“咸阳的图书馆,即可就要竣工,图书馆内的书籍更是包容天下之书籍,张苍先生精通算术,希望张苍先生能替我管理这图书馆!”

张苍也是在咸阳见识过这图书馆,虽然尚未竣工,但张苍对于图书馆的建造方式,还有红砖水泥,都感到一阵强烈的好奇与兴趣。

而管理天下的书籍,也是一项重担,张苍对于赵胜能将此项重任交给自己,也是一阵的感激。

“仓必将不辜负大人的期望。”张苍很是恭敬的说道。

赵胜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

咸阳。

在赵胜不知情的情况之下。

已经有了一大批的士子从报纸上看到了科举制的消息,纷纷前来咸阳,打探赵胜的消息。

赵胜为天下读书人谋了一个出路,而这些士子们自然也是想要结识赵胜。

咸阳的一处酒肆内,一年轻男子正审视着手中的报纸,嘴里忍不住喃喃道,“大秦的天,要变了啊!”

……

而在东方,一处隐蔽的府宅处。

“良,这是府中下人,从集市上取出来的报纸!”沧海君手中握着纸张,正好奇这如丝绸般光滑的纸张,是用什么造出来的。

张良听到后,也是从沧海君的手中接过了报纸。

至于报纸的内容,张良简单扫视了一遍。

片刻后,张良露出了些许痛苦之色,长叹一口气。

见状,沧海君也是沉声询问道,“可是出何事了?”

沧海君与张良相识的原因,也正是他们两都同样仇视秦国,仇视始皇帝。

“沧海君,你可知这报纸,是一柄尖锐的剑,扼制在我等的脖子上!”

沧海君难以置信的看着张良,仅是一张薄纸,又为何能比作利剑。

张良随即继续解释着说道,“六国百姓之所以对秦不满,也是因为我等的游说,共同仇秦,如今这报纸一出,想必,我等所做出的努力,极有可能功亏一篑!”

沧海君听到张良解释后,心中也是明白了个大概。

六国百姓之所以如此反对大秦,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六国的贵族。

“难道,那些百姓不记得亡国之耻吗?”沧海君有些不满的说道。

张良摇了摇头,轻叹一口气后,继续沉声道,“百姓真正在乎的只有温饱与衣食住行。”

战乱结束后的百姓,其实更希望见到的还是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

没有了贵族抹黑的大秦,说不定,这样的大秦,也会被六国百姓所接受。

等到那个时候,六国要是再想妄图复辟,也会成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所以,张良才会将这一张薄纸的报纸比作是一把锐利的剑。

沧海君见张良面色愁容,也是继续沉吟道,“既然报纸危害这么大,我现在就派人,将这些报纸都给烧了!”

张良却是摇了摇头,拦住了沧海君,并沉声道,“不可,报纸将如潮涌般至,斩草需除根!”

张良的目光也随之落在报纸上的那个人名上,少府赵胜!

“良的意思?”沧海君望向了张良。

“沧海君,你可知报纸与科举制,都是少府赵胜提出的,此人深谋远虑,若是不能尽早除掉,有他在的大秦,可能会越来越强大,越发难以抗衡!”张良沉吟道。

沧海君也是沉思了片刻后,做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此人,我亲自去除!”

沧海君虽没有什么谋虑,但是身上也是有着大力气的,能挥动百二十斤的铁锤。

沧海君有自信,自己这一锤子下去,几乎没有人能够活下命来。

而这柄铁锤被打造出来,原本是打算行刺始皇帝的。

但是,眼下的赵胜不得不除。

张良则是露出担忧之色,前往咸阳行刺,几乎可以肯定是有去无回的,沧海君的决定,无异是赴死。

沧海君望着张良这幅欲言又止的模样,于是继续沉声道,“良,不必忧虑,请记住我们共同的目标!”

推翻大秦!

不择一切的手段。

张良见沧海君心意已决,于是躬身施了个大礼,半响后,才从嘴中吐出,“保重!”

沧海君也是洒脱一笑,举起百二十斤的大铁锤,踏上了前往咸阳之路。

……

泗水郡,沛县!

屋舍内,刘邦正宴请好友,喝酒吃肉。

姗姗来迟的萧何,手中则是拽着一份报纸。

“刘季,快看!”萧何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了刘邦。

刘邦也是闷了一大口酒,看着这张报纸好奇的说道,“这是何物?”

“这是纸张,而上面写的才是要紧事!”萧何也是在看到这份报纸后,第一时间将这报纸送至刘邦的面前。

刘邦本想继续喝酒,见萧何执意要让自己见识这份报纸,便放下了手中的酒碗,并打开了这一份报纸。

刘邦在经过一番审阅后,脸上的神情也是随之僵住。

一旁一脸好奇的樊哙,也是忍不住出声道,“哥哥,这上面写了什么,快和我说说吧!”

刘邦也是收起报纸,声音冰冷的说道,“继续喝酒。”

萧何望着身前的刘邦,也是轻叹了一口气,刘邦与萧何本身就是挚友,萧何与刘邦结交,也是因为看出了刘邦胸怀大志!

但是,眼下的情况,刘邦的志向,恐怕是相当难以实现。

而萧何也是对着报纸上的科举制,却是流露出了极大的兴趣。

萧何勤于读书,一直想踏入仕途,可是宫中无人引荐,想要踏入仕途,更是难如登天。

萧何如今,也仅仅只能做一个小小的狱卒,受人冷眼。

试问,如今有一个向上爬的机会,谁不会往上爬呢?

而赵胜所推出的科举制,却是给了萧何这种人一个机会。

刘邦望着去意已决的萧何,内心想要挽留,但嘴里还是说道,“萧兄,当真要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