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益王与楼兰王(1 / 1)

加入书签

而米尔的才智与计谋,则是在率领起义军的时候,从而得以展露头角。

米尔反叛,几乎有点像是被逼梁山。

逼米尔的那人,则就是法老。

若不是法老要杀了米尔,米尔并不至于要反叛。

嘶!

还是因为自己,痛失一个人才。

“准了!”

……

秦!

琅琊郡的眺望台上。

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上,一艘隶属于大秦水师的船舰,正朝着码头的方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驶来。

“是大秦水师!”

大秦水师是为秦国开疆扩土去了。

渔夫,以及当地的百姓,码头上的商人,水手,纷纷准备迎接去往澳洲归来的大秦水师。

与之同时。

船舰在驶入海湾,随着船锚的抛动。

归来的大秦水师,纷纷下船。

在面对百姓们的迎接时,而在船舰上的大秦水师们的脸上,挂在得意与自豪!

参军光荣!

能够受到百姓如此欢迎。

更是让这些加入大秦水师的士卒们,发自内心的兴奋。

这份殊荣,可仅仅只有参军的秦人所能够享受的。

可惜,秦国的军政,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不求量,只求精。

不然的话,绝对会有不少秦人,投入参军的行列。

先前,王离从海盗中,救下的12名秦人,比起之前惶惶度日的状况,眼下重新回到故土。

引得这12名秦人,欣然落泪。

……

因大秦水师出征,受王命,百姓虽欢迎大秦水师归来。

但绝对不会耽误他们向陛下赴命。

大秦水师中的士卒,来到这12名秦人的跟前,虽然对这12名秦人的遭遇感到同情。

大秦水师中的士卒,因为是受到王离的叮嘱,于是继续说道:

“在你们回家之前,还需见一趟陛下!”

比起即将落下的处罚,这12名秦人,则已经是不在乎了。

能够回归秦土,对于他们而言,都可以说奢望来形容。

12名秦人,相当配合的说道:“诺!”

……

西域。

国中之国的政策开始实施。

由司马仓开始负责圈地,并去往诸国巡视。

这也为司马仓平添了不少的工作量。

至于樊哙,更是没闲着。

继商人所开始的热潮后,在西域的商人们,纷纷入驻国中之国,并开始与之贸易。

大益国国王耶格,回到国内。

见兵营被拆,军队被集散。

心中憋屈极了,秦人又入驻于国中之国,虽心中不满,但却不敢发作。

为了填补大益国国内的经济萧条。

大益国国王耶格,同样准备贸易。

在西域,将不再是靠着拳头说话的了。

而是商战,在诸国的竞争下,而不被淘汰。

此时,大益国国王耶格,突然起身道:“准备点货物,我要出使楼兰!”

西域诸国国库的钱,是有限的。

而西域诸国每年都需要向大秦上贡巨额的财物,以及粮食等。

在这样的累计之下,一个国的国力迟早会被拖垮。

唯一的办法,就是效仿秦人大力支持经商,在西域诸国中,终有几国会被淘汰。

大益国国王耶格所要做的,则就是不被淘汰。

……

大益国国王耶格,开始经常经商,至于出使楼兰,不止是为了对付楼兰。

以及要与楼兰开辟商路。

就秦人那个奸商的性格,基本上是赚不到的。

不单单楼兰,从东往西,耶格要尽可能的多开辟些商路。

西域其余的国家,则与之不同。

而西域的其他国家,则纷纷在发展种植粮食,以及最新的粮食,最为耕种。

西域都护府,都护司马仓在赵胜的命令下,开始植树。

土地对现在的这个社会,简直重要的不能再重要。

所以为了防止西域荒漠化,赵胜下令植树。

再加上,西域开始引进了来自于大秦的土豆。

土豆这玩意,亩产固然高,但会吸食土地的养分,使得土地退化。

土豆这玩意,得限种!

不能够大规模种植,给地种坏了,以后不能够种植粮食,则就显得得不偿失。

……

楼兰。

来自大益国的使者,这一次开辟商路,耶格竟选择亲自前来。

哪有一国之君前来的道理。

但无奈,耶格手下的那些大臣,都可以用酒囊饭袋来形容。

难道耶格就不想一个人坐在大益国内,将出使楼兰的任务,交给手下的使臣。

实在没办法,为了能够做好这件事,大益国国王耶格只好亲力亲为。

听闻是大益国的国王耶格到了。

想到先前大益国国王耶格对楼兰的威胁。

在尉子真的脸上,变多了几分担忧。

大益国国王耶格,这恐怕是来者不善,想到这!

尉子真第一时间传召了乌拉尔。

……

至于大益国国王耶格的脸上,则显得有些不耐烦。

自己大益国虽然军营被拆,军队解散,但从人口上,以及土地面积。

在西域中,都可以用强国来进行形容。

区区楼兰,一个弹丸之地。

楼兰王竟只将自己晾在一旁,迟迟不肯接见自己。

大益王在心中暗暗骂道:

“该死的楼兰王和乌拉尔!”

绝对是记恨之前在大秦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现在竟将自己晾在一旁。

在面对楼兰的大臣时,大益王耶格,则不满的催促道:

“楼兰王,可真是好大的架子!”

大益王,见楼兰王迟迟不肯接见自己,只好选择对一旁的楼兰大臣施压。

楼兰的大臣,满脸积笑道:“请稍后,我去通知吾王!”

“还不快点!”

来自大益国的大臣,则纷纷开始对楼兰大臣催促道。

……

被楼兰王所派出迎接大益王的大臣,心中则暗暗埋怨。

楼兰弱小,正是需要与邻国交好的时候,又岂能将远道而来的大益国国王晾在一边。

果然,楼兰王的这个位子,果真还不适合尉子真来做。

而这名来自于楼兰的大臣,则同样只敢在心中暗暗埋怨,不敢在楼兰王面前提及。

倒不是害怕楼兰王。

毕竟从年纪上来说,楼兰王尉子真,不过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罢了。

是害怕楼兰王尉子真身后的乌拉尔。

楼兰的实权,几乎都是在乌拉尔的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