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怀心思(1 / 1)

加入书签

李广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光。

在历史上,跟李广一起出右北平的,是博望侯张骞。

正是这位大汉最精通匈奴的人,在打仗的时候犯了公孙敖一样的错误——“失期”,也就是说作为匈奴活地图的张骞,也迷路了。

历史上,张骞也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自己辛苦博来的爵位。

这一次,有了马括这样的穿越者在,避免了这样的悲剧。

张骞作为西域通,匈奴通,跟随在霍去病的军中。而将同样对匈奴很熟悉,行事更加稳妥的黄光,派遣到李广身边辅佐。而李广的儿子李敢,则是跟随霍去病出征。

“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到时候看老夫怎么活捉匈奴左贤王!”李广难得地高兴,根本没把黄光的话放在心上。

同样地,他也没觉得黄光提这个反对意见有什么不妥,并没有怪罪黄光。

黄光道:“将军,小心无大错,还是谨慎些好。”

李广道:“你想谨慎便谨慎吧。某家只带五千精兵凸前,剩下的交给你如何?”

好不容易打上了前锋将军,李广怎能放弃这样的机会。

李广打仗,跟他家祖上,秦国大将李信一样,大开大合。

李信当年打仗便是,胜则大胜,败也是大败。

这样的作战风格就想李家的标签一样,传到了李广,再传到了李敢,再传到了李广的孙子李陵。

遗憾的是,只有李敢跟着霍去病封狼居胥,获得了封侯,李家剩下的人纷纷悲剧收场。

马括是知道这些情况的,才专门向卫青申请,让黄光到李广的军中。

临行之前,马括也专门和黄光说过,让他当好冷却剂,好好辅佐李广。

“这次大胜非同小可,但凡有功之人都能封侯。你和李广同在东路军,是机会,也是危险。李广行事莽撞,往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