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这是他最大的善良了(1 / 1)
也是巧了,范夫人来访,自然也就见到了这位传闻中的陈娘子。
其实范夫人对这位陈娘子原本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自从她得知这位陈娘子有一手好绣艺之后,便一直想着请她来给自己的女儿做师傅。
只是没成想,竟成了这般的对立状态。
因着之前的事情,所以陈星言也不好多留,对着范夫人行了晚辈礼之后,便十分识趣地离开了。
范夫人有心将人叫住,可是又觉得不妥。
再说她以什么样的立场来跟陈星言说话呢?
倒不如请托陈夫人做个中间人才好。
陈夫人觉得陈星言原本也是有意息事宁人,如今范夫人又有心示好,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她的撮合下,两家的事情算是就此打住,过后不提。
至于那位范小姐,双方都很明智地未曾提到她。
卢五福已经回来了,果然如先前先生所言,卢五福落榜了。
旁人只觉得他年纪还小,只要再好好读几年书,定然可以高中。
可是卢五福却在这次的考试中意识到了自己与那些才子之间的差距。
此次去府城,他有意与那些出身大家的学子们结交,奈何人家压根儿就看不上他,而且他只是在茶楼里坐了几天之后,更意识到他们有些话题,自己根本就是一窍不通的。
卢五福这才察觉到,自己这个农人之子,与那些大家族的子弟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差距。
很多名人所著的古籍,他们这样的人是根本就接触不到的,更不要说是那些传承了百年千年的古籍了,他更是连个书皮都看不到!
可是那些人中高谈阔论,显然是早已将这些东西给印到了骨子里的。
如此一来,卢五福倍受打击,只觉得自己再努力,也是考试无望了。
其实,若是能大家族帮衬着,那的确是相当地不同。
旁的不说,只说是这中了秀才之后,若是想要再参加乡试中举,很多大家族的人都会找门路,让自己的孩子多与官府接触,甚至是直接就送到官府里面当差学习的。
可是像他这样的乡下人,哪里会有这个机会?
没有人脉,便是一切都是白说!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脉,比如说好歹还有一个卢大熊呢。
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巡检,又能有什么大用?
卢五福一时间心灰意冷,情绪低迷,再加上回来时受了风,一到家,便一病不起了。
对此,卢大熊并没有过多地去打听,那家人过地好与不好,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反正该他做的,他也都做了。
当初的银子,该借也借给他了。
卢大熊现在能做的,顶多就是不上门催帐。
这个时候,他只要不提让他们还钱,应该就是最大的善良了。
老族长还在巴巴地等消息呢,结果听说没中,自然是一脸失望,不过还是让人送了十几个鸡蛋过去,说是给卢五福补补,养好了身体再继续好好读书。
对于卢老太太来说,她自然是喜欢老族长这样的反应的。
而且她也听说了,好些人一辈子都考不中秀才呢,她的乖孙才考了一次,这算个啥?
卢家村先前因为卢五福中了童生的那股子喜悦劲头,这会儿也总算是淡了下去。
大家该做工的做工,该下地的下地,总之,还得是想法子好好活着。
京城某书院
陈星楼收到了妹妹的来信后,自然是大为恼火。
他没想到,当初的事情他都已经让父亲处理干净了,竟然还有人听到了风声。
无论如何,不能让妹妹坏了名声。
只是他一介书生,这等事情,他也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妹妹给他的信中写了几个法子,让他帮忙斟酌,到底哪一样更可行。
陈星楼看了后半部分信之后,才轻轻地叹了口气。
“妹妹可惜是生成了女儿身呀,若是生为一男儿,怕是要建功立业,成为我陈家的骄傲呀!”
没感叹太久,陈星楼还是仔细思索过后,选了一个方案,然后提笔给父亲写信。
远在江南的陈举人先后收到了女儿和儿子的家书,自然是十分欣喜。
待他看过之些信件之后,眉心便是一沉。
有人到江南来打探陈家的消息,而且重点是陈星言的一些事情,那能是为什么?
如意工坊的罩衣如今也是卖到了江南的。
直到此时,陈举人才意识到自己到底是生了一个多么灵秀的女儿。
嫁给一个乡下汉子,可是如今女婿已经是一镇的巡检使,而女儿也是手下产业丰足,可见是有能耐的。
陈举人看到一儿一女在信中提到的法子相似,便再次感叹这一双聪慧的儿女。
当下便去找老太爷商议了。
陈举人经过上次的两千两嫁银的事情之后,便对老父和老母不再那么深信不疑了。
如今女儿在高阳县的一些有名望的事情,他都没提,只说是女儿若是声名有损,那也会累及他们陈家。
如此一来,老太爷斟酌之后,还是决定要配合一下。
有了老太爷点头,陈举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当初娄氏进门,身边也是跟着仆从的,都是娄家的家生子,是跟她一起落难的。
当初陈举人将人带回来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将那几个忠仆都带入府了。
如今陈星言出事,那他这个做父亲能做的事情虽然有限,但也绝对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时至四月初,天气不冷不热,正正好的时节。
如意坊现在已经有些小,有一部分甚至是直接搬到了东院这里来做了。
没办法,这做出来的东西卖地太好,也着实是让人头疼。
卢大熊琢磨了一下,还是想着将这工坊单独地搬出去。
大不了到时候找人看顾着就是。
而且工坊与家里一门之隔,卢大熊也总觉得不安全。
陈星言倒是觉得可行,一家人商量之后,便想着干脆将工坊建到村口处。
那里是出村必经之地,而且还是与旁边和前面的几个村子相连的地方,如今有别的村子人过来做工,倒也方便。
村长一听卢大熊这来意,立马就乐了。
“没问题,明日我与你一起去县里把地契办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