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兵发吐蕃王朝(1 / 1)

加入书签

大殿之中。

满朝文武,尽皆朝房玄龄投去一抹怜悯之色。

这又是位倒霉的主,就是不知道这次要挨多少杖···群臣不敢直视上位,但他们能看向已经出列在大殿中央的房玄龄。

房玄龄的好友,此刻已经在心里嬷默默为其祈祷了。

房玄龄出列,微微低头,以示尊敬。

此刻的他,神色从容,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般。

这一举动倒让其余大臣对他刮目相看。

难不成,这房玄龄已经摸透了陛下的心思?

不然怎会这般淡然?

就这大臣们一脸疑惑当中,大殿中央房玄龄开口了。

“陛下,微臣便斗胆进言了。”

“额,你快说说你的看法。”

“依老臣所言,向这样的事,不如交给老天爷决定。”

“哦?

老天爷怎么决定?”

群臣听着房玄龄的话,也是一脸懵。

这正叫你说对策呢,你咋整个让老天爷决定呢?

在说,老天爷怎么决定?

众人连带着李世民,都是好奇的看着一脸淡然的房玄龄,等着他的后话。

“既然这间事抉择两难,何不如效仿上古先贤,以卜卦之术测之?”

卜卦之术?

群臣尽皆傻了眼,这是什么操作?

更让群臣懵逼的是,宝座之上的上位居然还是一脸赞许的表情!

在李世民赞许的表情下,房玄龄自顾自的掏出几枚铜板,而后随手向地上一扔。

“嗒、嗒、嗒。”

三枚铜板发出三声脆响。

铜板依旧在地板上滚动,还未停止。

但是房玄龄却看也不看地上的铜板如何,直接抬头就要对上位说结果。

看着这一幕,其余大臣全都愕然。

你就算编个理由也得把这理由编完整吧?

这算卦的铜板还没停,你居然都得出结果了,这是神人吗?

“启禀皇上,根据卦象显示,此为纯阳之象,此乃大吉!”

“按照卦象显示的结果,理应选择出兵吐蕃,此乃天意,非臣一家之言,不可违也。”

一众大臣闻言,瞬间有些瞠目结舌。

你瞧瞧你说的这是人话吗?

忽悠也没这么忽悠啊!

此刻,众人终于知道房玄龄的如意算盘了。

陛下想要攻打吐蕃,却又拿不出什么好的理由。

此时的占卜,上达天听,无疑是再好不过的借口了。

果不其然。

下一刻。

听闻房玄龄的话后,李世民并不在意那地上还在滚动的铜板,而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么多人,还是玄龄懂自己···李世民看着台下这位大臣,越看越满意。

“如此甚好!

既然天意难为,吐蕃又屡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数,那便这样决定了,兵发吐蕃!”

“李。”

“臣在。”

“传朕旨意,封霍去病为征西大将军,统领镇西军,即刻商议讨伐吐蕃。”

“诺。”

一位太监领命而去,独留大臣们原地沉思。

这一次,陛下离奇的没有争取他们的任何意见。

看来,这是一早便想好要对吐蕃发兵了。

“哼,他吐蕃既然敢趁火打劫,那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说是这样。

其实,众人都明白,还有另一个因素。

那便是扬州城中,那传闻百事通的柳先生,说了天下势力排行榜。

而那吐蕃国土境内的喇嘛宗,正是那第十位!

其中大致人数,更是被那柳先生给说了出来。

这才是上位想要发兵的根本原因。

···就在政令传达西域边疆时。

同一时间。

吐蕃王朝,王庭。

此刻的吐蕃王·达尔洪烈正平静的望着大殿内群臣,无形中,一股威势透体而出,使得店内群臣不敢抬头对视,肆意动作,大家都显得十分拘束。

“知道为什么叫你们来吗?”

威严的声音响彻,在大殿内传播开,不停回响。

一群身着异服的官员被这一问,解释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见此场景,达尔洪烈也不恼,继续淡然道。

“不久前,从唐王朝传来消息。

说那李世民,准备兵发我吐蕃王朝,叫你们来,就是来商量对策之法。”

此言一出。

现场群臣一片哗然,吃惊不已。

大家听见这消息,第一个念头就是,不信!

那唐王朝,什么时候有这个胆量来攻伐他们吐蕃了?

难道他们不知道吐蕃与万妖森林的关系吗?

“启禀大王,敢问这消息是否属实?”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立于中央,拱手问道。

王座上,达尔洪烈点头回应。

“这则消息,乃是大唐内部奸细的一手消息,是李世民那老小儿亲口说的,当做不得假。”

听到这话,众人终于是正色起来。

唐王朝作为占领天元大陆中原的最大王朝,其国力自然不是吐蕃能够比拟的。

若是唐王朝真的不顾一切出手,他们吐蕃,在喇嘛宗不出手的情况下,还真的就挡不下。

所以,如此大事,由不得他们不慎重。

“大王,当务之急,当是通知万妖森林,有他们在唐王朝北境施压,大唐不敢发兵。”

一位老臣出列建议。

建议中规中矩。

他们吐蕃,这些年不就是这样渡过来的吗?

他们与万妖森林,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法现在行不通。”

达尔洪烈摇头。

这个化解危机的方法,他想过,但是刚才联系万妖森林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

甚至能说毫无反应。

万妖森林那边,似乎出现了什么变故。

“那···请喇嘛宗出手,定当可以化解此次危机。”

这是另一位老臣提出来的建议。

此刻。

达尔洪烈微微不满···这么多人,提出来的建议都是依赖他人!

“若是喇嘛宗出手,那大唐境内的那些个贪得无厌的圣地、宗门,必当借此机会一举朝喇嘛宗出手,到时候我们王朝顷刻便倾覆,那有当如何?”

又一个注意被推翻,群臣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亦或是,大家根本就没有想过该怎么去抵抗大唐。

一时间,大家好像陷入了某种僵局。

现场气氛压抑无比,大家也一言不发。

王座上的达尔洪烈见此,心中不免失望。

养起这么多大臣,到头来,出现真正的危机时,却拿不出一个中肯的建议!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

一道略显沙哑的声音突兀的响起。

“大王···此事不难,我又一法,可挽大夏之将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