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洪王达与蓝庭钧的密谋(1 / 1)

加入书签

昭熳回忆继续……

洪王达的意思是只灭王室不灭朝臣。然洪恩达却是全面屠戮,洪王达遂以洪胜达取而代之,负责安抚朝臣一事。然其时全城遭屠已逾数十万,大有要尽皆除绝的意思,人心不免惶惶起来。洪王达这时仿佛救星般地莅临了,及时终止住了洪恩达的暴行,并派人出面致谦,认错,安抚,并按以往的手法捉了个替身代替洪恩达被处死,以作为向朝臣和民众们的交待。

然而他对王室的毒手却未停下来。国君林九瀚已死,摄政亲王林九渊不知去向,目下在王室最有影响力的便是国君一与亲王的妹妹,三公主林璘。兵丁捉到林璘后解到洪王达面前,一见公主国色天姿,惊为天人,洪王达顿然杀意全消。他使人处斩了公主的夫君,迫公主嫁于他,公主宁死不从,洪王达遂威胁道:“若要余下王室王族成员免遭尽皆屠戮只肖遂我愿便罢,若你宁为玉碎,则我只有满门屠尽了……”

“此言当真?”林璘问道。

“大丈夫一言九鼎,岂可儿戏?若公主仍不信得时,洪某人愿对天发誓,如果食言,甘愿承受天打雷劈。”

公主为救众人,只得遂了洪王达的意愿。

洪王达此举可谓一箭双雕,既得到了绝世美人林璘公主,又可利用林璘公主在朝野的影响力来使众名臣重将信服与归顺。

果不出洪王达所料,昭天国内一些城郡的守将已击败与己对阵交锋的诸侯国联军,正在向昭京城逼来,其中年轻将领卓明城,卓敬光的卓家军尤其鋭不可挡,连前去增援的洪氏军也被他们击败。但卓氏家眷宗族宗亲有不少皆在京城,洪王达便命人将他们劫持以作人质,另一方面让林璘公主代表王室与以卓氏兄弟为首的众昭天将领沟通,传达他并不愿伤害众兵将及其家眷家属的意思,且并不想取王室而代之,只想保留一个特权及特封居地的位置,王朝统治,仍由林氏王室之人担当。

这下蓝庭钧就着急了,怨怪洪王达食言。洪王达说道:“如今这只是不得已的权宜之策,昭天各城驻军现正攻得急,人心不稳,如提议你一个外乡人为新国君,有几人能服?他们服的只有林氏王室。所以新国君暂时要由林氏王室之人任之,最好的人选就是林九瀚的二弟摄政亲王林九渊,若由他出面,则众臣众将皆服。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对你的许诺不会兑现。只是如今特殊时期,需要由林九渊来过渡,待局势稳定下来,步入正轨,再图变化也不迟。”

“可是那时又如何再图变化呢?”蓝庭钧说道。

“这方面你这个混迹于昭天朝廷多年的老经验老江湖应该比我更有办法和对策吧?”洪王达说道。

“小人怎敢在洪王面前称大?小人还要请教洪王以明示呢……”蓝庭钧说道。

“你与你兄弟现在不是在充当保护林九渊及林氏王室的角色吗?何不趁机去想法取得他们的信任,日后他若病重也好视你为托孤之臣……”洪王达说道。

“托孤之臣?你不是许我作的是新国君吗?”蓝庭钧问道。

“你一步就想吃成胖子岂可容易?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先要取得信任,才能成为托孤之臣,然后才能在朝野之中获得一种近君之臣的暗示和认同,以后国君遗诏于你,以作公示时,众人方可信服于你。”洪王达说道。

“即便遗诏,也不过是托孤之臣而已,又怎可获得那君位?林九渊就算病重要立继位者也是立他的子嗣,至少也是他们林氏王室之人,又怎会轮到我蓝姓辅臣?”蓝庭钧说道。

“通常路径大抵是这样,可要是不通常路径就未必还是这样了……”洪王达说道。

“敢问洪王是如何个不通常路径?”蓝庭钧问道。

“首先要除掉林九渊的最有可能的继位人,这样便排除了第一顺位继承者。但即便如此,你也不占任何起首,王室之人仍然排在你前面,因此你就得要想办法将自己的继承序位排在他们之前……”洪王达说道。

“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蓝庭钧说道。

“那就是得设法让林九渊认你作义子,作干儿子。”洪王达说道。

“我与年龄相差并不大,他怎可接受我这样一个干儿子?他怎会肯呢?就算我再表现对他忠心也未敢保证他就愿意那么做呀。”蓝庭钧说道。

“这只是个形式,表明你对他的忠心,恭敬和臣服,这种事历史上早有先例,甚至有的自甘作儿子的年龄比要认的父亲年龄还大。但是有了这个父子名义,一切情形于你就变得全然不同了……欲要成就大愿,岂有不要作点自我牺牲之理?”洪胜达说道。

“但就算这样,谁又知道林九渊要活到哪年哪月呢?我得等到何时?再说就算到了那一天,谁又敢一定保证他要把那位置传给我呢?”蓝庭钧说道。

“你是真明白还是假糊涂啊?还真是死心眼一根筋吗?就那么傻傻地等到他死?”洪王达说道。

“洪王的意思是?”蓝庭钧轻声问道。

“让他有个一年半载的过渡期我看也就差不多了,各方面局势和情形都应该稳定下来了,那时你便可以下手了,秘密药了他,然后称其染疾暴毙。至于他的遗诏,只要趁病诓了他的玺印,指纹印,请人仿了他的字迹,要怎么写还不是由你?”洪王达说道。

“没有洪王点头小人怎敢?如今有洪王此番言语,小人自是一块石头终于在心中落了地。一切全凭洪王关照,小人自当愿肝脑涂地,以效洪王鞍前马后,以报洪王提携之恩……”蓝庭钧说道。

“洪某人曾许给你的诺言可是对天发誓,岂能随意食言?哈哈哈哈……”洪王达说道。

蓝庭钧自是又一番千恩万谢。然后去找二弟蓝庭信商议,兄弟二人遂达成一致。只是蓝庭信有个要求,谁也不能跟他争林莫邪。蓝庭钧道:“我是不争,谅兄弟几人及他人也不敢争,但若是被洪王相中,我也无能为力了……”

“那依兄长之见这可如何是好?”蓝庭信问道。

“莫邪公主美若天仙,若被洪王及他兄弟们看到,必定会如鹰鹫发现肥美之极的猎物一般而趋之若鹜地争抢,我等无力抗之,只能眼睁睁在心里徒呼奈何……所以你得找个借口想法悄悄转移公主,置于只有你我知晓的隐秘之处匿藏生活,并使人照顾及监守,可保万全。”蓝庭钧说道。

兄弟二人遂急急找到了林氏父女。蓝庭钧对林九渊说道:“如今王室遭洪氏几近屠戮尽灭,唯璘公主牺牲自己才换得林氏王室残存最后一点火种。今洪氏军首领扣押全部在外将领家眷作为人质,声称只要这些将领不肯归顺时便要尽皆戕杀其家眷。他还使人传话于我,声称那大屠戮的命令乃先期破城的洪氏军将领的自作主张,并非他本意。待他入得城时,惨祸已酿成,他遂急命终止屠戮行径,并将那自作主张的破城将领斩首。他表示并不想作国君,只愿匿身背后过逍遥生活,国家治理之事,仍由我朝原有框架机构进行。如今国君不幸死亡,他称愿你来继国君之位,以让众臣众将心服口服。他称自己及他众兄弟皆草莽之人,不擅理朝政,除最大核心紧要之事需经他们同意过目,其它事等皆由我们自行决定。”

“他们不过口是心非之辞罢了。只是如今能够避免屠杀尽量避免。眼见众将家眷命悬一线,我岂能袖手旁观?我命已不重要,能救多少人算多少人……”林九渊说道。

“父亲……”林莫邪不禁落泪失声。

蓝庭信却对莫邪公主说道:“如今洪氏军血洗王室,死伤惨烈,幸得璘公主以己身献予洪王方解王室尽灭危机。莫邪公主美貌胜璘公主百倍,又年轻她许多,若是入得宫中,恐怕难逃洪氏兄弟魔爪。末将不知公主意下如何?若是不愿,末将甘愿冒生命危险誓死扞卫公主,不惜护送公主于隐秘之处藏身匿迹,待日后形势改变再作定夺……”

“灭我林氏王室族亲的恶魔,于我血海深仇,奇耻大辱,只恨不能将他们千刀万剐,如何还甘愿嫁与他受其糟践污辱?”林莫邪说道。

林九渊也赞同女儿意见,遂命蓝庭信护送女儿前去那秘隐之处藏匿,并让他使人暗中寻找恐早已逃出王城的儿子林莫苍及小女儿林莫薫。蓝庭信连连点头称是,遂领命而去。林九渊自己则随蓝庭钧前往神威殿,准备面会洪王达。

之后的情形,正如他二人的所料,一切都在向着洪王达与蓝庭钧计和设想的方向在行进……林九渊成为国君,召唤众将归顺,洪王达践行诺言释放了众将领的家眷人质,蓝庭钧也成了林九渊的义子,蓝庭信与王室的关系也相应地拉得更近,兄弟二人不仅大权在握,而且也成了国君的亲信。蓝庭信自然没有去替林九渊找回儿子林莫苍,反而是秘密派人追杀他。林莫苍与林莫薰被迫逃亡,又在逃亡路上失散……

之后的情节和发展也顺理成章,洪王达退居幕后操纵,蓝氏兄弟于一年之后药死了林九渊,伪制遗诏,蓝庭钧如愿登上君位,蓝庭信则成为摄政亲王。再之后,洪王达派老三洪胜达率四弟洪复达,七弟洪闻达,八弟洪沃达及小妹洪亦珠等率军数十万攻打北部碧天国。而洪胜达等在夺下碧天之后却不再返回,而是盘踞北部碧天与兄长洪王达划奔龙江而治,进行南北对峙。洪王达勃然大怒,数度发兵攻打洪胜达,怎奈碧天峻岭天堑,易守难攻,加之洪胜达神机妙算,对兄长的用兵特点了如指掌,且自身亦聚有雄兵百万,洪王达全然占不到什么便宜,几经消耗,双方均死伤惨重……洪王达眼见吃不下三弟,又念到毕竟是同胞兄弟,若一直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下去只恐反被外人占了便宜,钻了可趁之机,遂逐渐认可三弟与自己各持南北平起平坐的地位和事实……

那边洪胜达效仿兄长也退居幕后进行操纵,依然保留原国君林敬恒的国君之位,又将妹妹洪亦珠嫁与他,名为妃实为后,大权操揽。自己也暗将太子妃上官玉雅占为己有,致其生下了林震雄,酷好面子的洪胜达对朝野均称为是太子林麒灿所出。其时,他也早已遇到了逃亡路上的林莫薰,一见钟情,娶之为妾,娇宠万分,甚至超过了上官玉雅。

而这边大妹洪亦珍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