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嵇康,互相看不顺眼的傅嘏、何晏(1 / 1)
曹爽不以为意的道:“今日为初伯、兰石庆功便不要有平时那些适度的约束了,叔平要喝几石便喝几石,只要他能喝得下去,便让他喝罢。”
而有些人则不以饮酒出名,但是酒量也在石以上,如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女才子蔡文姫的老爸,据说也能喝一石,只不过经常喝醉,一醉就躺在路上,被称为“醉龙”。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的人,齐威王和他聊天,问他能喝多少酒,淳于髡说,我的酒量说不准,有时候喝一斗就醉,有时喝一石也行,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是朝廷赐酒,战战兢兢,一斗就不胜酒力了;如果是正规宴席,宾客应酬,能喝二斗;如果不拘礼节,男女同席,再加上堂上灭灯(比现在的黑灯舞会还暗),那么,我就能痛饮一石。
这是位情绪型的酒徒,放松的环境,加上色的媒介,方能超常发挥。
一石的“石”,按以前的老秤计算,有160斤之巨,哪怕照汉代的度量衡计算,也有120斤之多。
如上所云,古代的酒只是类似酒酿的低度酒,但是,即便是酒精含量为2%~3%的低度酒,喝上120斤也相当于4、5斤烈性酒,古人何以有如此酒量?
有人认为,这是古今度量衡的不同。叶适《石林四笔》说,汉制的石,折合成宋秤,只有19斤多一点。即便如此,一石米酒也相当于将近1斤白酒,更何况19斤液体装进肚子,也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古人“海量”之谜,在于概念的混淆。
古代的酒器有多种,其中常用的叫“爵”、“斗”等。
爵是一种小酒杯;斗,就是种较大的酒器而已,《诗经?大雅?行苇》有句云:“附以大斗”,斗就是一大杯。
“斗”又是一个度量单位,汉制为12斤,于是,基本概念产生混淆,一斗(杯)酒成了12斤酒。
至于“石",原本和酒器毫不相于。
但是,既然量具10斗等于一石,那么,喝10杯(斗)酒也被叫做喝一石了。
如此一算,便恍然大悟。所谓一石酒的量,也就是10大杯酒,而且是低度酒,至多也就是10来瓶啤酒,酒量好的汉子,不在话下,但这也只是猜测,也有可能他们真的能喝这么多。
可见,古人的酒量和今入也差不多,不见得高到哪儿去。
受邀赴宴坐于下首的参军嵇康抱拳笑着道:“平叔啊,汝不是刘伶兄,更不是汉时的刘启,能在醉酒后误打误撞创造出一个东汉出来。”
世人皆说,喝酒误事,尤其是醉酒。
但谁能想得到,汉景帝刘启的一次醉酒,不仅仅没有误事,还拯救了大汉王朝,在醉酒后的几百年后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帝王,避免了汉朝存在210年就灭亡的历史。
汉景帝的妃嫔并不多,后宫佳丽远远没有三千,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比儿子汉武帝好太多太多。
有一次,汉景帝去到了宠妃程姬的宫中,准备宠幸程姬。
谁知,程姬那天来了月事,不能侍寝。
但是,程姬并不愿意放弃这个好机会,不愿意让汉景帝去到别的宫殿,去宠幸别的妃嫔。
于是,她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
程姬看着汉景帝醉酒,又趁着是晚上,光线并不好,于是便来了一个偷天换日,让自己的侍女唐姬假扮自己去侍寝。
醉酒的汉景帝什么都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宠幸的是程姬,但谁知不是程姬而是她的侍女唐姬。
这唐姬,也是一个运气极好的人,就这么一次侍寝,居然就怀孕了,有了汉景帝的孩子。
怀胎十月之后,唐姬生下一子,即刘发,也是日后的长沙王。
在历史上,长沙王刘发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寥寥几语,不出色,没野心,无故事。
然而,谁能想得到,刘发的子孙却非常有成器,也让刘发这个原本在历史上没有任何名气的人有了一丝丝名气。
刘发这个有出息的子孙名为刘秀,东汉开国君主的刘秀,成功的又给大汉续命两百多年,也算是误打误撞的幸运了。
何晏打了个酒嗝抱拳道:“丞相说的是,我今日高兴方才喝这么多的,喝多少石我心中都是有数的,傅兰石汝在这瞎操什么闲心!”
傅嘏看向曹爽道:“丞相,您看这……”
曹爽一边欣赏着舞姬的优美舞姿一边对众人道:“今日既是庆功宴,就让他痛痛快快的喝吧,诸位也一样,皆可畅饮!”
曹爽又打趣的道:“兰石可是心疼吾府中的美酒?大可不必如此,汝可问问杨初伯,吾府中的藏酒可是有很多的,兰石来吾这里做事的时日尚短,不知道也是正常的,再说如今又没有武帝时的禁酒令。”
何晏又斟满了一爵起身道:“傅兰石,你我共饮一爵如何?汝前些日子在朝会之时,拼死护卫丞相,当得起我这一敬,也不似以前那般让人讨厌了。”
傅嘏也不情不愿的举起酒爵与瘾君子何晏饮了一爵道:“何驸马请。”
何晏也一齐道:“傅主簿请。”待两人共饮完一爵后,曹爽也举起酒爵道:“来我等共饮一爵,为杨初伯、傅兰石痊愈、晋升贺!”
厅中来赴宴的宾客皆是举起酒爵一饮而尽,随后又开始品尝着面前的菜肴,欣赏着歌舞,今日的宴会曹爽不仅请了鲁芝等朝中官员,也请了几位名士,嵇康、阮籍便在下首坐着饮酒,
嵇康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
嵇康的父亲嵇昭,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后历任太仆、扬州刺史、宗正等职。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
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
成年后喜读道家着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也算是曹室的宗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