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根基深厚的五斗米教,隐忍的张道陵(1 / 1)
曹爽想了想又继续道:“若不是当时的孙刘联盟濒临破裂,刘备亦看不起张鲁,还三番两次戏弄于他,挖走他的手下大将马超,想必武帝以武力逼迫张鲁投降恐怕也没这么容易,
毕竟五斗米教可是在汉顺帝之时便在蜀中鹄鸣山开始创派立教,根基比黄巾的太平道还深一些,可不是那么容易迫使其归降的。”
当时孙刘联盟已经破裂,这其实就是后来,关羽水淹七军时,孙权偷袭荆州的前奏,只可惜这件事,一直没能引起刘备的重视。
曹操则抓住了这个时机,放心大胆进攻张鲁!刘备得知消息后,连忙软了身段,跟孙权完成了“湘水之盟”,重新划分荆州地盘,表示:孙刘还是一家亲!安抚好孙权后,他这才连忙赶回西川。
故而,刘备反应迟钝,使得黄权未能先于曹操接应到张鲁,完全事出有因,再次排除了,刘备对张鲁诚意不足的原因。
既然此事,既不能怪张飞未能临机决断,也不能怪刘备反应迟钝,那就只能再次聚焦在张鲁身上去看看,他跟刘备之间,到底曾发生过什么事,别说,还真有两件,让张鲁深感耻辱的事。
公元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去揍张鲁!在宾主双方在涪城举行完百日的欢迎宴会后,刘璋回了成都,刘备则进军葭萌,结果在这里趴窝不动了,开始广施仁德收买人心。
刘璋自然不高兴,几次催刘备,又给予兵器、人员、粮草等,可哪料半年后,刘备突然宣称,如今曹操攻击孙权,依据孙刘联盟,我要率队去救援东吴,您老要再给我兵马啊,补给等。
刘璋被气疯了,刘备也撕破脸皮,开始抢夺西川!那么在刘备趴窝葭萌半年时间内,之所以能跟张鲁相安无事,显然双方有过秘密接触。
不然当刘备反身夺西川时,张鲁为何没有夹击刘备?当时,他只派出了杨帛率兵,去诈留守在葭萌的霍峻。
杨帛说:“我奉教主之令,前来协同你守城。”结果霍峻却说:“你就拉倒吧,就算把我脑袋给你,这葭萌城也休想进来!”杨帛啥话也不说,就给走了!
从这个“葭萌对话”记载中就能看出,刘备跟张鲁之间,必一直有联络和默契。并在夺西川时,刘备对张鲁进行了周密防范和暗战。因为,刘备除了留霍峻守葭萌外,还派出了一人去了汉中,他就是李恢。
之后刘备便派遣李恢至汉中交好马超,马超遂从命!
随后便是马超“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
马超投降刘备,也是“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瞒着张鲁,“偷偷进村,打枪的不要”!
可想而知,当这两件事传来,尤其是当马超投降刘备后,会给张鲁怎样的震撼——你个大耳朵,把我堂堂教主,当成傻子戏弄是不是?所谓对张鲁伤害不算大,但侮辱性却极强!
因而当这两件事发生后,可想而知,刘备在张鲁心中会是啥模样:妥妥一个伪君子。如今再对比曹操,一个连搞张绣婶子,都大张旗鼓的真小人,谁可爱、可信?自然在张鲁眼中,必然是真小人曹操!这应该就是当时张鲁的心境。
所以,张鲁的这句“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应该理解为,我张鲁宁肯被真小人曹操揍服,也绝不跟你虚伪的大耳朵刘备称兄道弟。堂堂张教主,就这么光明磊落。
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张鲁来言,他跟曹操的一切,都是堂堂正正,他输得服气,却一再被刘备暗中戏弄,因此恨透了刘备。
杨综想了想又道:“仆今日一早接见了五斗米教的使者后便翻阅府库中有关五斗米教的档案,这五斗米教的始祖张道陵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啊,
从建武年间出生之时算起,再到汉顺帝之时创立五斗米教,再到永寿二年飞升,足足活了一百二十三岁,历东汉十二帝,从汉朝强大之时隐藏锋芒直到到汉衰时方才立教,可真是能隐忍啊!”
字辅汉,一名张陵,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本太学生,博通五经,曾任江州令。
顺帝时入鹄鸣山(一作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境内)修道。着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谓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创立道派。
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自号“天师”(一说系道徒对他的尊称),亦称“天师道”。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教人思过,从者户至数万,建二十四治,立祭酒分领其户。
相传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
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从其学者千余人。但常叹息所读之书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
张道陵26岁时曾官拜江州(今重庆)令,但不久就辞官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中,精思学道。
汉章帝、汉和帝先后征召其为太傅、冀县侯等职,均辞。之后张道陵开始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
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到了江西贵溪县云锦山。
云锦山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传说三年后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
时年张道陵60岁,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鹤鸣山。相传汉顺帝汉安元年(142)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嘱其扫除妖魔,救护生民。
张道陵就此创立了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升仙而去,时年123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