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谁想读师范啊(一修)(1 / 1)
中考将近,龙大河去学校看望雪莲。book./那时,雪莲正在庞顺行的帮助下填报志愿,因为为迎接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素质教育大比武活动”的验收,龙大河来晚了一步,雪莲竟然哭起来。
“大河老师,你来啦!”庞顺行主动过去打招呼。
雪莲拿着一本志愿目录,龙大河就坐在雪莲桌子的旁边。这时候,庞顺行走过来,问“大河老师,你决定雪莲报啥学校?”
“报师范啊!”龙大河毫不含糊地说。
“报——?”庞顺行话说了半截把话咽了下去,本来想让雪莲填报其他志愿,“大河老师,我在你的面前没有必要唱高调,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就是抓钱吗?工商、税务、银行、会计专业不好考,就是考其他任何一门专业,也不当老师强啊!”但想想雪莲是复读,如果再泡了,十几年的心血白费了,何去何从还是让雪莲自己决定吧。
龙大河说:“雪莲和龙山会从小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吗!”
“现在我不想报考师范了。”雪莲望着养父。
“为什么?雪莲!”龙大河问,接过来女儿的志愿书。
“爸,你想想:你们干了多少年还是民办教师,听说大革命的时候,你们抓成绩被说成‘分数挂帅’,结果那个张交白卷上大学。前些年恢复高考,凭真本事考学,刚刚好转,近几年又抓什么素质教育。没成绩吧,素质教育是个缺憾;追成绩的,又怕戴上应试教育的高帽子。比如,您这次转正选拔吧。初试把素质教育考核当做必备条件,可是复试还不是凭笔试?素质考核又说仅供参考。可怜老师啊,天天被整懵了!庞顺行,走吧。报不报师范,那是我的家事!”
“最好不要报师范。”庞顺行临走时微笑地告诉雪莲,“你一定要顶住。你看你养父那样子,好像我拉你跳火海似的。”
“你走吧。”雪莲温柔的目光里似乎透出一股寒意。
“我走?我图什么啊!大老远来就想帮你们,可是……”庞顺行觉得无趣告别了。
“爸,何妈妈为什么没有考上?您为什么没有?庞顺行为什么考什么了?庞仙荟为什么考上了?那全是庞家设计的圈套。我真的看不上人家,咱家里的人不要和他来往了。”
“谁让他来了?一大早就跑来帮我挑选。”其实龙大河并不喜欢他。
雪莲说,“我真不明白,庞家算是教育世家了,连他们都不喜欢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考?”
“我们为什么要考师范呢?考什么不好?”于槐江说着进了门,随手要过了雪莲的志愿书,然后和龙大河寒暄了一阵,坐下,“你应该找庞顺行这样的明白人问问。”
“他啊!刚走。他那本事你不知道?要不是他海涛说帮着选拔的时候舞弊,他会转正?”
“大河哥,这没有根据的事不要说。”
“当初,庞顺行不过代几节体育课,他的素质教育考核比我们语数教师的考核还高;龙山会替我笔试,是我糊涂!就算我们考不上,他那点墨水谁不知道?都在造反的时候吃了!”龙大河忿忿不平地说。
“他还是有基础的,跟我学习不错!他和何老师是师范生,考个试还难不着他。”于槐江站在庞顺行的一边。
“这就怪了,你为何偏向他?小学是聪明,比他大的同学都不如他,可他进了师范,学习了吗?是个地痞、流氓!他当体育教师是通过关系留下的!即使肚子里有点儿墨水,也是跟雪莲学的。你也是小龙河见过世面的人,怎么就相信他?当初你于槐江介绍他跟雪莲复习,现在又让我们听他选志愿,他做梦都想发财升官。雪莲被他教唆的不报师范,算她年轻不懂事;我们要是不选老师,是糊涂!”
“你是为了雪莲好。至于选什么?我看让孩子随便吧!”于槐江看看雪莲,又看看龙大河,说:“人各有志。报不报师范,那是你们父女的事情!”说着连志愿书和一支铅笔还给了龙大河。
龙大河在志愿书上含不含糊地圈了几圈,给了雪莲。
雪莲翻阅着养父划过的重点的报考志愿目录,从第一批看到第三批,满目都是“师范学校”。雪莲看着养父,想到养母的苦楚,想到为教育而死的母亲,硬是让眼泪流进了肚子里,就对于槐江说:“你也走吧!我爸那性格不会听您的。”
“大河哥,我看你还是考虑考虑,志愿表可以再去领一份。”于槐江见龙大河没有修改志愿的意思,便打了招呼要走。走到窗外停住了,他不放心地看着雪莲,见她最后答应了父亲,就放心地走开了。
挨到暑假的最后一周,雪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龙城师范学校。
龙大河为雪莲的学费去筹备,跑了几个门子分文没有搞到,把任务交给了何仙舟。而何仙舟刚好接到了耿兆麟的书信,要求何仙舟回城任教。何老师身体欠佳,决定由她的养子龙天翔到师范深造(龙天翔毕业后回小龙河小学任教)。
本是双喜临门的好事,何家小院只能勉强供一个孩子上学,就是说龙天翔和雪莲之中必有一人要永远失去跳龙门改变命运的机会。龙大河和何仙舟在讨论谁去上学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两个孩子虽不是我亲生亲养,能忍心哪一个不上学呢?让他们都去吧,可到哪里搞到钱呢?人家过去帮了我们许多忙,还没有还人家。现在也不好意思去找吧。”何仙舟非常伤感地说。
“你这一提醒,我怎么把他忘了呢?”龙大河想到了庞海声。
庞海声离休领取了相当一笔补偿金。离休后从事小说创作,有的小说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这样又得到了一笔稿酬。有了这两笔资金,他成立了救助团,自任团长,把所筹措的善款全部用于无钱上大学的学子以及那些失学的少年儿童。随着资助人数的增加和老战士渐渐老去,庞海声的募捐范围也渐渐扩大。他所处的朋友都成了他化缘的对象,通过朋友牵线搭朋友结对子,形成固定的捐助。靠着助学的道义、自己的调查的翔实准确和阳光透明的钱款,得到了广泛的信任。
“可是我们怎么能找到他?”何仙舟说。
“还是庞顺行出面吧。他一生未娶一直把他当亲儿子。”龙大河说。
在庞顺行的陪同下,龙大河顺利地找到了庞海声。当时庞海声已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他身躯微偻,脸膛瘦了一圈,手臂上面青筋交错,宛如常春藤缠在树枝上,看上去和乡下老人不无差异。
他们坐下,龙大河和庞海声聊起了助学团,庞海声兴奋起来,他说:“让一个孩子上学就是救了一个家庭,帮孩子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帮了他一生。”既没有炫耀,也没有夸张,倒是透明的一种欣慰。
龙大河看着当年的县委副书记,不忍心提起雪莲的学费问题。却没有想到他对小龙河了如指掌。庞海声告诉他们:“今天身子不舒服,本来决定下午助学团送来善款寄出去,现在你们来了,这点钱给雪莲吧。”
龙大河临走的时候,还是放下了。
下午,庞海声托着病身,给助学团成员发电报、写信。信里列出了小龙河急需捐助的名字和地址。当时,庞顺行也是助学团的成员之一,庞海声把资助雪莲的事交给了庞顺行。
然而,由庞顺行转交给雪莲等困难学生的学费,被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因为龙大河不想接受一个“流氓老师”的施舍,何况这“流氓老师”曾经顶替了他的转正名额。正赶上龙天翔去县城学习,没有办法,龙大河让他把钱转给了庞顺行。
为了雪莲,本来想以自己的名义资助,没想到龙大河这么不识趣。为了能够得到雪莲如此妙龄、如此美丽的少女,就是将自己的所有钱拿出来也心甘情愿。他看着一沓龙天翔放在桌子上的钱,在等待时机。
两天了,龙大河天天喝闷酒,雪莲也没有吃饭,何仙舟更是心如刀割,雪莲是捡来的女儿,天翔是大河的儿子。谁上呢,让两个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即使发也不过几百元,也救不了急。学费的事把全家人几乎推向绝望的边缘。
“人不能被尿憋死。开家庭扩大会议。”龙大河和何老师达成协议由家庭扩大会议解决。
“请谁来?爸。”雪莲问。
“本家族的成年男子;必须是你们的长辈,还是有儿子的父亲。让你哥去,你一个大姑娘跑什么?你借些板凳来。”
“会议谁主持?”龙天翔问。
“您于槐江老师!”
不到一袋烟的工夫,龙大河家的床沿上、屋门旁的小板凳上坐满了来议事的男人,于槐江端坐在正北的上座上,抽着旱烟。
大家议论:
“该答应庞家的亲事。别说雪莲的学费婆家出,就是天翔进城教书的费用都不成问题啊!”
“他们没有诚意,如果有诚意的话,何老师也不会考不上。”
“要不是雪莲的数学,庞顺行能考上?他吃几两干饭我能不知?最后为了自己,丢车保帅。”
“庞也没有办法,怎让巡视的逮了呢?”
“我来两句。”于槐江用烟袋敲着椅子,“桥是桥,路是路。别把话题扯远了。”本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只是走个过程,没有想到今天却有人唱反调,看来是不能再讨论下去了。于槐江看看何仙舟,看看两个孩子,说:“孩子有了喜事,我们就有了喜事;大河的难事,就是我们的难事。今天来开会的,大家是龙家人,我是同事,也算一家人吧,我们不帮谁帮?”
大家沉默着,半晌雪莲才吐出几个字:“我师范不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