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末日狂欢(1 / 1)
“除了《太皇御器心经》外,《上皇气运秘录》也不错。”
相比于《太皇御器心经》凭借于外物法宝的第二道果,《上皇气运秘录》则是正统的修仙法门了。
这门气运秘录,同样出自上古夏曦帝时期,一位统治着北地三域的人皇。
这位上皇修行气运之法,实力强大,虽不及同时期的夏曦帝,但也一路修到了地仙之境。
所以这本《上皇气运秘录》,实质上是一门直指地仙的仙道正法。
这对于修行太平道书,到了如今五气朝元之境就到了头,没有更进一步道法的陆渊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转修道法。
因此,得到这门道法之后,他这两年来就一直在转修功法,将原本的太平法力进行转换,变成上皇法力,以契合这门道法。
不过,先前修行太平道书惯了。
同样,陆渊也认为自己起家,离不开太平道书的相助。
而自己的气运,或许与太平二字契合。
没别的理由,就是冥冥中的直觉,让他觉得自己继续以太平命名,以后能走得更顺风顺水一些。
修仙者的直觉,向来与天地有着感应。
陆渊不敢忽视。
所以虽然得到了《上皇气运秘录》,让他直接就将这门仙法,重命名为了太平道书,为太平道书的2.0版本。
改名之后,他修行太平道书2.0,进度果然顺利。
如今,才两年时间,就已经转换了小半法力。
按照进度,最多再过个三四年,法力就能转换完成了。
这对于转换根本大法的修士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其喜人的速度了。
“果然,自己天生就与太平有缘,与这二字极其契合。”
陆渊有时候在心里,不得不这么想着。
炼制气运之宝,转修功法,以上两件事情,就是他接下来百年,乃至千年、万年,所要做的主要事情了。
或者主要说,重点是前者。
因为现在,天地间已经没了灵气,陆渊就算想修炼,也修炼不了了。
甚至他转修功法,这个法力转换过程中,都会有一些损耗,算是变相影响他修为了。
“炼制气运之宝也是。”
陆渊想到灵气绝迹这个问题,眉头就皱了起来:“现在太平三件套和天子三件套,我都只是打造出了一个雏形,然后用气运进行蕴养而已。
这个过程中,只能算是增添六件法宝的潜力,让他们未来有着更多可能。
但本质上,潜力依旧是潜力,不能开发出来,就永远没什么大作用。
以九州现在的条件,想使六件法宝蜕变成仙器,基本是不可能的。
想要让六件法宝,真正进行蜕变,唯有用大量的灵气进行供给,进行洗练,再结合气运蕴养出的潜力,才可完成升华。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一个灵气的问题啊。”
陆渊叹了口气。
气运之法,这种极端的法门,之所以被创造出来。
本来就是上古时代,那些先神大能们,为了解决灵气匮乏的窘境,所想出取巧的办法。
可这办法,只能治标不治本。
上古年代,在灵气匮乏的时候,通过气运之法,那些大能们,确实获得了更多吸取灵气的渠道。
但也只是多了一个渠道而已。
气运之法本质上,就是在吸取灵气,而不是凭空创造灵气。
现在天地间没有灵气,陆渊就算有气运之法,有外器道果之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更进一步。
如今,也只能在潜力方面,多想想办法。
好为未来做准备。
“现在时候,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陆渊摇了摇头,将这些纷乱心思压下,又看了眼摆放在祭台上的天命杖,然后就转身离去。
法宝已经练成,甚至关于六件气运之宝的传说,也借着各种理由,散播了出去,在天下广为传唱。
等这些传说,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甚至慢慢融入到整个九州文化之中,成了楚国之民的精神象征。
那么都不用陆渊主动出手,天下间的气运,就会自动向着六件气运之宝汇聚。
接下来,这些法宝自己会主动吸收气运,不用他过多去关注。
一切都交给时间,静待成果吧。
……
法宝被闲置待机,陆渊接下来的岁月,花了几年时间,完成了太平道书2.0的法力转化后。
手头最后一件事忙完,便陷入了无所事事之中。
天下已然太平,九州再无敌手。
好友孙思文,以及大弟子周青,这一文一武,也都已经搬来了大梁。
有着两位深受自己信任的丞相和大将军在,朝中之事,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陆渊担心的。
闲的蛋疼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沉溺于歌舞美姬之中,开始了属于昏君的纵情声乐了。
不过一直听歌唱曲,美人为伴,也总会有腻的那一天。
于是在皇宫待了些日子后,陆渊又开始外出巡游,打算好好查看一番,自己打下的这片天下。
天子出巡,排场自然很大。
尤其是陆渊,现在功成名就,成了仙朝大帝,那就更加夸张了。
往上遍数历史,或许只有三帝时期,那些仙神相随的三帝,能够超过他了。
三帝之后,则再无人能比。
陆渊也在这个过程中,出足了风头,好好过了一把瘾。
先前岁月,受限于外部的种种危机,他一直都很稳重,压抑着性子。
此时,终于无敌于天下,甚至打下了整个天下,成了至高无上的大帝。
再无任何人是自己对手,也无任何人能威胁到自己。
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之下,原先被压抑的情绪,也在这个时间中,被释放了出来。
所以等一路欢呼,一路臣服,用了几年时间,巡视完整个楚国之后。
等返回的大梁时,陆渊将所有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整个人的心灵境界,都更上了一层楼。
说进行了蜕变,或许有些夸张。
但完全掌控五气朝元这个境界,却已是没多大问题了。
不过还是受限于灵气的问题,虽然心灵境界足够了,但缺少外在资源的情况下,陆渊依旧没能突破。
好在,他也不急。
暂时不能突破,就不能突破吧。
就权当积累了。
现在每一份沉淀,都是为了日后的爆发,做着准备。
或许等积累到了足够程度,有朝一日环境合适,自己还能表演一个,一日成仙,连破人花、地花二境。
来个一步登天,成为仙人中,都有数的大能呢!
至于为什么不是天花真人?
陆渊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上古时代,所有记载中,最强的也只是地花真人,地花更上的天仙,则一个记载也无。
在资源尚且富裕的时候,上古三帝,以及诸多同时代的大能们,都未能做到的事情。
陆渊可不认为,自己在这资源贫瘠、灵气绝迹的末法时代,熬个千万年,就能完成前人都没完成的伟业了。
前人未必不如今人。
今人也未必超过古人。
尽管时代在发展,但人的智慧,总是相通的。
那些境界比他更高,修炼时间更久,活了好几万年的人,都没做到的事情。
自己又凭什么认为,能超过那些天骄?
对于这些,陆渊是向来有着逼数,不会骄傲膨胀的。
所以对于心境的提升,他也只是常理处之,潜下心来慢慢积累,等待着下一次蜕变的时候。
时间,也在这个积累过程中,慢慢过去。
……
神武六十年,北地寒潮,彻底降临在中州边缘。
与楚国疆域,隔着一条大河为界。
河北为冰天雪地,河南则为正常世界,仅仅只是一线之隔,却宛若两界。
这改天换地的场面,顿时吓到了不少人。
一些居住在大河南岸边界的楚国百姓,望着北边那可怕的风雪,尽管还未逼进到自己家园,却也吓得连连迁徙,不敢在这里多待。
生怕风雪一夜间吹过来,把他们给冻成冰雕。
陆渊也为此惊动,不得不结束了持续数年的安静生活,特地从大梁赶来大河,观察着北地寒潮的情况。
然后,他的神情就凝重了起来。
“这寒潮,还在向南移动……”
在大河两岸观望了数月之后,看着那缓缓向南逼近,每日都向南推移一寸,逐步从大河北岸边缘朝着大河中心推进的寒潮,陆渊心彻底沉了下去。
果然如他所预感的一样,天地四极再次失衡之后,天灾没有在中州外围被遏制,而是继续酝酿逼近着。
“这个世界,绝对出了问题。”
陆渊心中意识到这点,然后危机感涌上心头。
“上古年代,仙界和九州界的沟通断绝,灵气绝迹,这只是一个征兆。
如今经过了数万年的酝酿,这场灾难,才在我这个时代爆发,开始将整个世界,推入毁灭的边缘。
九州,最后要么化为天灾肆虐的末日,要么就在四极交汇之刻,地风水火力量冲突,直接崩灭,彻底归于虚无。
这世界,不能呆了。”
看着那不断逼近的寒潮,尽管对方逼近的速度很慢,一日才能向南推进一寸。
以中州的广饶,寒潮想推进到中洲中心,四极天灾想要交会,没个几百上千年,甚至上万年,根本就不可能。
怎么说也是一个世界,以世界的恒久,即便正在步入灭亡,对其来说可能很迅速的过程,放大到世界中的普通生灵来说,也是极长极长的了。
世界的万年,可能是眨眼一瞬。
但普通生灵的万年,可能就是一个文明的诞生与毁灭了。
所以哪怕九州正在毁灭中,但对陆渊来说,其实也还有个数千上万年的时间,作为缓冲。
“情况还没到最糟糕的时候,或许还有挽回的机会,或者说有脱离升天的机会。”
此时此刻,陆渊想到了先前九州飞升修士,所去向的地方,处在北极原点的北冥幽都。
那里是脱离九州界,向仙界飞升的通道。
也是现如今九州界内,唯一已知的向外通道。
如果说想要度过这场灾劫,最可行的方法是哪个,他也只能想到北冥幽都了。
“过些时日,抽空去北冥幽都看一看,查看一下这个传送法阵情形,看看还能不能使用。
若是出了什么问题的话,也好及时进行维修。
这最后一条生路,可得看好了。”
陆渊心中下定决心,北冥幽都这条后路,绝不能出什么状况。
前往北极之行,是避免不了的。
好在,现在他已五气朝元,法力深厚。
天地间,虽已没了灵气,但凭着自身法力灌注,应当也足够开启法阵了。
“甚至,实在不行的话,我手中还有一些异宝,里面也储备了不少灵气。必要时,也可以毁了异宝,将其中灵气抽取出来,作为能源供给。”
陆渊心中下了狠心。
虽然将那些珍稀异宝,就这样毁掉,颇为可惜。
但紧急关头,为了活命,也顾不得许多了。
在大河两岸观察了大半年,确认寒潮推进速度,确实在维持着每日向南一寸之后。
陆渊总算放下了心来,然后起驾返回。
作为隔绝中州的大河,其宽度还是很宽广的,河南河北最窄处,也有三十余里。
而寒潮现今速度,以每日一寸换算下来,一年也就向南逼近一丈而已。
按现在的寒潮推进速度,这天灾想要跨过大河,抵达楚国本土,最快也要三五百年时间。
时间还很充足,暂时不用惊慌。
甚至为了稳定国内人心,他对于自己的发现,也没说出来。
说出来也没用。
世界走向毁灭,此非人力所能阻止。
如果上古时期的仙人还在,或许还有可能进行遏止挽回,至不济也能拖延一阵时间。
可现在的九州界,根本无法满足仙人诞生的要求。
甚至就算仙人还在,在没有灵气作为补充的情况下,一身法力用尽,也只能沦落为凡人。
这世界,已经救不了了。
虽然很可惜,但陆渊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发生。
“好在,等这一天发生的时候,最快也是千年以后了。
那个时候,我的好友,妻子,弟子,甚至孙子一辈,早就死光了。
认识的人都已不在,这听起来,或许对我很残酷。
但对他们来说,不用看着注定的末日到来,不用感受那注定没有结果的绝望,也是一件幸事了。”
陆渊决定,将这种真相隐藏下去,就不告诉自己的好友亲人了。
现在已经是神武六十年,他本人也快一百岁了。
好友孙思文,更是超过了一百岁。
以先天宗师的寿命,对方也最多只有四十来年可活了。
而其他的一些儿子,弟子,妻子等人,也同样只能再活个几十年了。
不到一百年时间,自己就将会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
到时,或许这具身体的血脉,还在繁衍流传。
可几十上百代繁衍过后,那些名义上的陆氏子嗣,又还有几个人,真正与自己血脉相近?
对于那些稀薄到极点的血脉,又没什么感情,只靠一个隔了不知多少代的名分,着实很难让陆渊有什么认同感。
因为就在此时,对于自己儿女们,繁衍出的一些孙子、重孙,他便没多少亲近感。
或许一些凡人老人,在耄耋之年能看到四世同堂,会感到极其欣喜、欣慰,觉得自己血脉家族得到了传承。
故而对那些孙子辈,感到喜爱欣慰。
可作为长生者的陆渊,他如今的相貌,比自己很多的孙子,看起来都要年轻。
没有寿命忧愁的他,自然也没有血脉传承的执念,不可能因此生出什么欣喜欣慰,把生命的希望寄托于后代上。
这种情况下,陆渊与那些隔代血脉中,当然就没多少感情了。
活得越久,性情就越是淡漠。
当初在一些道法典籍中,神怪传说中,看到这些的时候,陆渊还有些不解。
但等亲身经历了近一个百年后,看着那些比自己还老的后代,便有了深刻体悟。
岁月,果真是一把刀。
一刀切下,仙凡永隔。
所以,除了对自己亲近的那一批人,还有不少感情残留外。
对于后面的一些子嗣,乃至于整个天下万民,陆渊都没多少执念了。
他只想让自己在乎的人,安心的去走,开开心心的离去这个世界。
然后剩下的无尽岁月,就由自己独自承受吧。
九州界的毁灭,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在乎的人,那就无所谓了。
虽然对于那些普通凡人,和自己的血脉后代很残酷,但在事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神武盛世,让着末日纪元,在太平中延续的更久一些。
让更多的人,更多代的凡人,享受更多的和平日子。
这样,在世界毁灭时,也算少了些痛苦吧。
最起码,曾经幸福过。”
这也算是,在无可奈何之下,陆渊心中最后一丝温柔了。
神武六十年,寒潮抵近中州。
神武大帝亲往巡视,确认其止步于中州之外,并没有继续向南扩张。
有着这位大帝的亲口承认,天下间,原本还慌乱的群臣百姓,顿时安心。
于是面对接下来十几年内,接连抵达中州西境的地震,南境的毒火,东境海疆的狂风。
大楚百姓们,虽然感到心悸,却也没太过惊慌。
因为他们也发现了,事情确实如神武大帝所说。
那些可怕天灾,在抵达中州边界后,是真的没有进一步朝着中州推进。
每日向中州推进一寸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而天灾逼近的程度,也是在太过危险。
再加上四极天灾的可怕,除了陆渊外,也没几个人,能顶着天灾,前来仔细观测。
所以众人也没发现,世界末日,正在日趋降临的真相。
在神武大帝善意的谎言下,整个楚国,整个中州,都在灾难环绕之下,开启了更加辉煌璀璨的盛世。
末日既来,疯狂不止。
在毁灭前夕,九州开始了最后的狂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