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屿建号复宋(1 / 1)

加入书签

元至元十三年、宋德佑二年(1276),二月初五日,这一天不知道算不算好日子。

临安宫城祥羲殿。宋廷正式举办投降典礼。

在礼官的指引下,六虚岁的宋恭帝赵显率领文武百官,朝着大都方向大礼跪拜,并宣读降表,降表曰:“宋国主显,谨百拜奉表于大元仁明神武皇帝陛下。臣昨尝遣侍郎柳岳、正言洪雷震捧表驰诣阙庭,敬伸卑悃,伏计已彻圣听。臣眇焉幼冲,遭家多难……谨奉太皇命戒,痛自贬损,削帝号,以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北、二广、四川见在州郡,谨悉奉上圣朝,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臣无任感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意思便是,我是个不懂事的小娃娃,治理不好国家,所以献给圣朝,请求手下留情,保全『性』命云云。

接着是宋廷文武百官一齐到元廷行中书省谒见大元丞相伯颜,表示一下愿意投效圣朝,为新主子效命深感荣幸之类的。

然后由伯颜出言抚慰,告诉大家一个意思:大宋这家公司虽然倒闭了,被我大元兼并重组,但愿意留下的员工我们欢迎,工资福利都不会变,请大家尽可放心。人都是现实的,官僚们关心的无非两点,一是保住脑袋,二是保住饭碗。这两样都没丢,那么什么都好商量。官心民心都已稳定,而后派入官署军队,将这大宋“临时”了一百多年的临时都城完完整整的正式纳入管理。

至此,全取临安的目标终于实现,伯颜很高兴的给忽必烈上了贺表:“:国家之业大一统,海岳必明主之归,帝王之兵出万全,蛮夷敢天威之抗。始干戈之爰及,迄文轨之会同。区宇一清,普天均庆。臣伯颜等诚欢诚忄卜,顿首顿首……”

忽必烈收到贺表,心情大悦,也回了份公文,“告宋人官民书”,让宋人学他们的老太后和小皇帝,老实着点,好好听大元的话。

降表、贺表、答书,这汉人的花头精真多,好像很正规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