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剧本围读(1 / 1)

加入书签

“我去问一下组里,能不能成不一定,不过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应该没问题。”周捷没有一股脑揽在身上,只是说先问一问。

当然,以他在剧组的地位,安排一个工作是没问题的。

“好,那就谢谢捷哥了。”朱由检也没客气。

他之前就承了周捷的情,也不介意再多一个,反正,是要一起还的,更何况进组之后,他身上就打着周捷的标签。

王保强握紧了手,紧张地等待着。

别看他现在演了一部电影,实际上来电影制片厂也就一年多的光景,压根没有人脉。

过了一会儿。

朱由检看了看手机上周捷发来的短信,对王保强笑道:“安排好了,后天跟我一起进组,当跟组演员兼武行,一个月三千,能接受吗?”

“能,俺能接受,俺去拍电影一个月算下来还没三千呢。”王保强使劲点头道,眼里满是感激,“大哥,你又是收留俺住宿,又是帮俺安排活,俺,俺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好了。”

“以后只要有用到俺保强的地方,您尽管张口,我眉头都不皱一下。”

朱由检闻言哑然失笑道:“那倒不用,你能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说完,拍了拍王保强的肩膀,帮他把包袱给拎进了屋子。

尽管朱由检再也享受不到皇帝待遇,可也没委屈自己,一个里屋一个堂屋,他把王保强安置在了堂屋,还去外面收了张旧床。

毕竟,接下来两人都要进组,也没必要大整。

后天清早。

朱由检带着王保强打车到了剧组所在的酒店。

主演们都是一人一个房间,托周捷的关系,王保强也被安排进了一个标间,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住。

至于周捷本人,朱由检和王保强根本没有见到,前者因《还珠》如今在内地有着不小的名气,行程安排得紧。

“朱老师,胡导让我喊您参加剧本围读。”工作人员敲开门说道。

“好,我这就过去。”朱由检出了门,就看到对面房间走出一个面白唇红的青年,朝自己温和地笑着。

“任权,我们该走了。”

紧接着隔壁房又走出来一位女子,说完才看见了朱由检。

“你就是饰演宋仁宗的演员吧?我是饰演公孙策的演员任权。”任权伸出手,与朱由检握了握,又介绍了女子,“她是饰演凌楚楚的演员李兵兵。”

“你就是朱由检?”李兵兵显然对朱由检有所了解,“我是华姐手下的演员,你还是第一个连续拒绝华姐两次的演员。”

“那是华姐高看我了,我们先过去吧,省得胡导等急了。”朱由检将话题岔过,和两人一起同行前往会议室。

他不想多谈这些东西,别看王景华对自己态度不错,可朱由检看得出对方骨子里还是个野心之辈。

这一世他只想游戏人生,不打算再卷进旋涡当中了。

会议室内,剧组的主创人员早就到了,导演胡明凯和编剧黄浩华坐在主座上,左边坐着王慧春、何中华和一个小男孩,右边则是刘怡君与香江演员郑佩佩。

唯有男一号周捷尚未到来,胡明凯脸色有些难看,一言不发。

其他人也感觉到气氛逐渐有些压抑,纷纷闭紧了嘴巴。

就算是活泼好动的释晓龙也按捺住了天性。

过了足足半个小时,会议室的门才被打开,周捷从外走了进来。

“抱歉,路上有点事耽搁了,我们开始吧。”周捷当仁不让地坐在左首第一位上,没有向胡明凯解释的意思。

黄浩华见胡明凯脸色不对,赶忙圆场道:“周捷正是红的时候,忙点也正常,胡导你先开个场,你当导演的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先开口。”

胡明凯作为香江导演,最不在乎的就是脸面,拿得起放得下。

“这部剧讲述的是宋仁宗年间的故事,改编自《三侠五义》,当然我们主要的剧情就是推理线和爱情线,这两点一定要把控好,尤其是周捷,你是男一号,你的任务最重要,希望以后类似迟到的事情不要发生了。”胡明凯暗暗地刺了一句。

对他而言,香江的大牌演员或许要敬着一点,可面对落后的内地娱乐圈,自然而然地带有优越感。

恰巧,周捷在《还珠》时就跟港台人员闹得不愉快,两人还真就对上了。

“工作我肯定不会耽搁,不过私人时间我想还是应该有的吧?”周捷硬邦邦地说道。

眼看又要呛起火,黄浩华打岔道:“那个,郑老师,您是我们这里资历最深的,您先来讲一下人物理解吧。”

从郑佩佩到其他人员,一个个挨着讲解人物,周捷和胡明凯也逐渐冷静下来,进入了工作状态。

这其中除了朱由检和王慧春以及何中华,其他演员都算是主要演员,他们三个顶多算是大配。

再细分下去,朱由检又是其中资历最浅,甚至于连释晓龙都算得上是他的演艺圈前辈。

“大家好,我是饰演宋仁宗的演员朱由检,这个人物在我看来,表面上仿佛是无为而治,实际上却是处处有心,虽没有开疆拓土之功,但民生上有着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是大宋盛世的一个巅峰开创者……”朱由检以自己的理解讲述着宋仁宗这个角色。

若他尚是崇祯,对宋仁宗尽管敬重,可不会去学。

毕竟大明对大宋向来看不上眼,文治虽行武功却差,被金兵骑在头上,简直丢尽了汉人王朝的颜面。

更别提与太祖、成祖相提并论,轮起得位之正,老赵家黄袍加身,不如自家祖宗的开局一个碗。

但让现在的朱由检去说,他宁愿去成为宋仁宗这样的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唯有天下黎民安家乐业,才是天子应尽到的义务。

胡明凯和黄浩华听着频频点头,对于人物理解上面,他们可能还不如朱由检专业,黄浩华还好些,作为香江人的胡明凯宛如听天书一样。

哪怕是《少年包青天》这部戏,连戏说都谈不上,更多的是胡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