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重文轻质(1 / 1)

加入书签

倒数第二个出场的,是一位四十多岁,发量稀疏的中年人。

莫威,省文协会员,同时也是隔壁四河市文协的副『主席』,多数县级比赛中,这种头衔是可以坐首席的,只不过这次运气不好,遇到有全国文协会员在场。

“做评委很多年了,每次都能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说网络文学的时代,为什么还请我们这些传统文学的老古董做评委。”

“在座有些老朋友,可能知道我以往作评委的情况。”

“事实上,在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同时出现在我面前时,我选择网络文学的次数反而多些,为什么呢?”

“我这个人是点怪癖的,我看小说,对情节、思想『性』、人物刻画的关注不多,倒是文笔被我排在第一位。现在随着从事网络文学的人才越来越多,好文笔反而更多出现在网络文学中,让我不得不投。”

“有人说文笔只要及格,把故事说清楚就行了,但我不这么认为。”

“如果只看剧情,只看画面感,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影视、动漫,那些生动得多嘛。”

“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不就是它的文字么?”

“读者时间有限,他们希望读每本书都要有所收获,不仅剧情上能开眼界,文字上也要见到峥嵘,如果小说里全是所有读者都会用的小学生造句写法,岂不是浪费阅读时间?”

“就比如这本,书名我买了一条街,就是典型的小学生造句,我一看就失去了点开的**。”

“作为一个职业写手,为什么写这样直白,毫无技术含量,毫无文学『性』的东西?试想一下,如果书名改成梦回车马喧嚣的十字街头、丁香般的雨街、街边的你,我没把你忘记,是不是更能引人遐想呢?”

胡晓峰差点喷出来,『摸』了半天,没找到纸巾,只能强行把这口气咽下去。

你起的这叫啥名字啊,臭不可闻,我舌头还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