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神仙村的发展(1 / 1)

加入书签

抛却汴梁城那因为李小鱼而引起,文武对峙,激烈如火的场面不提,却说此时的苏州。

新的一天,神仙村内,一一片崭新景象。

放眼望去,整个新建的小山村坐落有序,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盖的新房之内,再无以前那灾民云集,杂乱无章的景象。

小山村内空气清新,烟雾廖廖,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冒着炊烟。

有起的早的村民,在天不亮就推着小推车出门了,一排排的,上面摆放着各种吃食,都是李小鱼交给他们的营生手段,有炸油条,炸麻花,煎饼果子,肉夹馍等,玲琅满目,不一而足。

包括黄眉那家伙也一样,起了个一大早,带着一帮子人准备出门唱戏。

没错,黄眉那家伙现在也搬进了神仙村内,依靠着李小鱼以前的指点,独创了黄眉戏这一全新的戏曲模式,令得所有人都是耳目一新,大受苏州城百姓的欢迎,现如今已经是苏州城内最出色的戏班了,每天观看演出的百姓是络绎不绝,打赏钱简直挣到手软。

现在他手底下已经拉起了一支近百人的戏班,专心表演黄眉戏。

因为这营生是李小鱼交给他的,所以黄眉这家伙也对于李小鱼无比的感激,因此也是把戏班搬进了神仙村内,再次定居了。

同时还招收了许多村里有天赋的村民一同唱戏,已经堪称是神仙村的第三打支柱性产业了。

没错,就是第三大,第二大是那些负责卖早点吃食的村民,已经是把李小鱼交给他们的各种吃食给完美的发扬光大了。

甚至还很有开创精神,在此基础上又独创了许多新奇的美食出来,令得苏州城远近的村民是大饱口福,为之倾倒。

现在,神仙村美食的没名已经算是初步的打出去了,甚至成了这个新建成的小村落的一张名片,不光是苏州城,周围的好些城镇,都听说过这个小村落的大名,知道神仙村美食,每天慕名过来品尝的百姓都是络绎不绝,隐隐有发展成美食旅游村的潜质。

当然,这都不算什么,神仙村内最出名的,还是村内的印书产业,这也是神仙村最大的名片,也是最大的支柱性产业,直接拉动了神仙村内数千村民的就业问题。

因为神仙村的印书实在是太出名,凭借着李小鱼指点的活字印刷术,直接将以前贵的离谱的书假给拉了下来,比盗版还便宜,让得所有读书的文人仕子,包括读书爱书的百姓都是疯狂了。

毕竟以前买一本书最便宜也要好几贯,可现在只要几十文,跟白捡一样,现在不买还等什么?抢啊。

所以是疯狂的购买,现在苏州城周边几乎所有的百姓,买书都只买神仙村印刷的活字书籍了,不为别的,就要问物美价廉,便宜。

当然,谨遵李小鱼这位村长的指点,神仙村的村民也没有吃独食,在他现目前唯一的便宜徒弟张载的带领下,是跟苏州城内的大小书社都打成了合作,一起买书。

是把书籍卖遍了周边各个地域,销量出奇的好简直供不应求,所以这才拉动了全村百姓的就业,帮着造纸的造纸,制作活字的制作活字,排版的排版,印刷的印刷,装订的装订,每个人都有事干,忙的不亦乐乎。

而且他们在李小鱼这位村长的指点下,不光印四书五经这类考科举的书,毕竟这种书太寄出了,文人世子们买个基本就够了,不需要了,还可以传代留着自己儿子孙子用,实在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更多的,是印各种志怪小说,甚至请了好些个不得志的文人秀才,专门来神仙村内写这些志怪小说。

根据李小鱼留下的后世网络小说大纲的写法,是三回一小高-潮,五回一大高-潮,十回一本,半个月出一版半个月出一版,把那些平时只读过四书五经的家伙给迷的不要不要的,纷纷中毒,吵着闹着催更。

甚至真有中毒太深的家伙提着刀跑来村内催更,简直吓skr人,好在村内的安保工作不错,放狗给咬出去了,不然指不定出什么大乱子呢。

总之,一切都在李小鱼事先的安排下发展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一派祥和景象。

………………

好了,又暂时抛却神仙村的事情不提,继续咱们前文诗酒财气大词人的话题。

说了那么多大词人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么还有几位,也不得不提,不然就说不过去了,而这里面,自然有陆游一个。

的确,陆游也是宋朝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享年85岁。

浙江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市人)。

他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他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长期过着逃亡生活。

不过幸运的是,活了下来,并没有死于战乱,并且在家里受到很多的爱国教育,自少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思想,所以后来成了伟大的爱国词人。

当然,这是后话,其实他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应进士试,就名列第一。

可惜次年礼部复试时,因喜论抗击金朝,收复中原,那时正值秦桧当道,所以不幸的被秦桧回除名。

在秦桧死后三年,才始为福州宁德主簿。

孝宗继位初,赐进士出身。

公元1163年,替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又被罢免了官职。

公元1170年,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抗战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

也正是这次军旅生活,大大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可惜因王炎积极抗战,也被南宋小朝廷调离。

于是陆游的积极抗金又一次受到打击,后来他又作了四川制置使范大成的参议官。

陆游看到自己的抗战主张,没有希望实现,常常作诗喝酒,消磨壮志。

有人笑他放荡,他就自称为放翁。

陆游一生嗜酒,写了许多有关酒的诗词。

而在他写的饮酒诗篇中,不必多说,自然是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热情。

于公元1178年又回到临安,以后又作了几任地方官,替民众做了些好事。

可因为他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

也不知道是祸还是福,总之丢官后,他晚年大部分时间在故乡山阴度过,因而经常接近民众,写了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

他的诗现存9300多首,内容非常丰富,对后世诗歌有深远的影响。

就连主席都非常赏识陆游的诗,他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反其味而和之。

像是1167年,陆游被罢官在家闲居时,写了一首诗《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西村是绍兴市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

这首诗想必大家都读过,十分有名,入选过课本,描写的是农家招待客既诚恳,又纯朴热情。

自酿的酒虽然浑,自家养的鸡,养的猪,有什么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客人,一片真情。

这个山村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山水环绕,柳树合围,花木茂盛。“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有绝路逢生的哲理,多被后人所引用。

一队人的吹鼓手,吹吹打打地走过,原来是春社的日子临近了。

农民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非常简朴,保存古老的风俗。

从今以后,如果允许,我们将乘着月光,拄着拐杖,夜晚来串门。

陆游从陕西汉中到成都,在细雨蒙蒙里经过剑门山,写了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来,细雨骑驴入剑门。

作者骑着驴子,在凄风苦雨中,经过剑门关,许多感触涌上心头。长途跋涉的征尘和污渍的酒痕,被雨淋湿。

途中的风景虽然秀丽,但是作者卫国杀敌、收复失地的壮志,一再受挫折,壮怀激烈,满腔悲愤,作者不甘心的发问:难道我就是一个骑驴吟诗的人吗,

到1177年,范成大奉昭东还临安,陆游一直送到眉州,并写了一首《送范舍人还朝》,诗的开头四句是:

平生嗜酒不为味~月卯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意思是说,我平生爱喝酒,并不是谗酒,只是借酒暂时地麻醉自己,忘却一切。

此外,陆游还有两句诗: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无醉亦休。

但麻醉只是暂时的,酒醒客散后,独自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陆游的饮酒诗,都是爱国诗。

他饮酒也罢,酒醉也罢,都怀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陆游用浪漫主义手法写作的《长歌行》,是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世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安期生传说是秦始皇时的仙人。

李西平是唐朝师的李晟,因平定朱的叛乱有功,被封为西平郡王,所以叫李西平。

一个有理想有豪气的人,即使不能像仙人安期生那样,入东海,骑豪鲸,也应该像李西平那样,做一番英雄事业,永垂史册。

可是我自己呢,虽然有杀敌的雄心,却没有报国的机会。

大半辈子已经过去,金煌煌的大印没到手,却生了一头白发。

闲卧成都古寺,落日的余辉照跃着寺僧的窗傍。

难道我就不能骑马破贼,就应该在这里低声吟诗,像寒蝉一样低鸣吗,

酒兴发作时,我想把市场桥边酒店里的酒都买下,让酒瓶子把大车堆满。

让悲壮的音乐助兴畅饮,让黄河开堤往巨野湖里泻洪一样。

平时滴酒不沾,为胜利豪饮的气概,立即使千万人惊讶。

国仇未报,身躯已老,连佩带的宝剑也不甘寂寞,夜深人静时,在剑鞘里丝丝作响。

什么时候能凯旋归来,在飞狐城的雪夜宴请三军将士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雄心勃勃的爱国豪情。

1166年,陆游四十二岁,以“结交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

陆游回到故乡绍兴山阴县南的镜湖之北,三山之下,湖光山色,兼擅其美。

作者诗人的气质,抑制不住对大自然优美的赞叹。

另一方面,他壮志未酬,心中不平,发出由衷的悲愤。

从他写成的两首《鹧鸪天》词中可以看出。一首是:

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

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里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

老却英雄似等闲:

诗人闲居的环境,非常优美,非常洁净。

丝毫尘事没有。作者的生活也很悠闲,喝完了玉瀣美酒,穿行竹林探幽。

看完了一卷轴黄庭道经,就躺下观赏青山。

诗人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任凭终老田园,随遇而安,处处开心。旷达到了极点。

既然上天有意,老却英雄,对英雄的无所作为等闲视之,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这里说的上天,实际上是指当朝的统治者。

包括作者在同一时间写的另一首《鹧鸪天》词,写自己无所事事。

酒也醇,肴也美,看似开心,实则心痛。

懒向青门学种瓜~

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

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飘渺~垆呕哑~

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

笑指船儿此是家。

汉初的邹平在长安清门外种瓜。

作者懒得向都市清门外学习种瓜,只想借助渔钓打发年华。

青山环抱的鉴湖水面如镜,双双新燕飞向彼岸,片片轻鸥落在湖边的沙滩上。

歌声飘渺,橹声呕哑,酒如清露,肴美如花。

这种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也是很惬意的,所以若是有人问我归何处,我就笑着告诉他,船儿就是我的家。

1172年,陆游四十八岁。

这年春天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参加了九个月的抗金生活。

南郑当时是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非常相投。

这年七月十六日晚,陆游登上南郑城西北的高兴亭,遥望被金人占领的长安和横亘长安南的秦岭,收复关中失地的热情不可遏止,写了一首《秋波媚》词: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

凭高酹酒~

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

曲江池馆~

应待人来。

秋天的边城,报平安的烽火招跃着高兴亭。

作者在高兴亭上,悲歌击筑,凭高洒酒,收复关中失地成功在望,想到此兴奋不已。

长安南秦岭的高峰谓之南山。

作者在高兴亭上,看到南山上的月亮也多情,驱散暮云,照着月下的长安让他看个够。

作者想到长安城里灞桥烟柳,曲江池馆,都在等待宋朝军队的到来。

全词充满乐观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

1180年,陆游于常平提举任上,每逢江西发水灾,据《宋史?陆游传》记载,陆游因“奏拨义仓赈济”得罪权贵,又被罢官回乡。

他写了一首《点绛唇》描写他乡居生活:

采药归来~

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障~

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

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

遮回疏放~

作个闲人样。

本词以采药、饮酒、荡舟为线索,上片写采药归来独沽酒,下片写醉后弄舟江湖上。

似写放荡山水的闲情逸志,实则发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陆游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但壮志难酬。

晚年退居故乡山阴,感叹“壮志凄凉闲处老”,“报国欲死无战场”。

这种心情,在他写的一首《诉衷情》词中,充分表达出来: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戌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心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沦洲。

1172年,陆游单身匹马,投奔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雄心勃勃地要做一番事业,收复关中失地,梁州就是陆游所在南郑豁内。

但陆游在南郑前线仅半年就被调离。

如今南郑前线的关塞河防,只能经常在梦中出现,眼前只有当年穿的裘衣,已经陈旧,落满灰尘,它能引起对当年的回忆。

下片好理解,作者无限感叹,胡虏未灭,鬓发已白,老泪横流。没想到老年时,心神骋弛疆场,老身却僵卧孤村。

连主席都对陆游的一首爱情词《钗头凤》非常欣赏,曾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读起这首词。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大家闺秀,叫唐婉。结婚后,他们夫妻情投意合,非常恩爱。

不了陆游的母亲对儿媳产生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陆游百般劝谏、哀求都无能为力。

两人只好分离,唐婉改嫁赵士程,陆游另有婚配,彼此消息也隔绝了。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绍兴沈园遇上唐婉陪同丈夫赵士程。

唐婉在征得赵士程同意后,备酒备肴,月卯对陆游抚慰之情。

陆游见人感事,百虑翻腾,乘醉吟成《钗头凤》词,信笔题于园壁上。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起首三句,为回忆往昔与唐婉偕游沈园的美好情景。

想当时,唐婉用红润的双手,把尘封的黄酒斟满,柔情似蜜地端坐在作者前面,满城春色,夫妻沉醉在美满幸福中。

东风恶数句,说的是恶风作践了美好春景,指的是封建恶势力拆散了他们的幸福婚姻。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

一怀愁绪,折磨几年,至今受熬煎,只能沉痛地感叹,错,错,错~

下片写这次沈园重逢,春天如旧,和上次一样,但人却今非昔比,她憔悴了,消瘦了,可想而知她受的折磨和熬煎。

她流的泪,把鲛绡浸透了。

挑花凋谢,园林冷落,东风无力百花残,自然规律和社会势力都是不可抗拒的。

山盟海誓虽在,但无法寄托,不能表达。

表达又有何用,只好认命了,感叹莫,莫,莫~

陆游的发妻唐婉,也很有文才,很重感情。

她读了这首《钗头凤》后,也回赠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除此之外还有名冠千古的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了。

辛弃疾,字幼安,号嫁轩,山东济南历城人。

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

辛弃疾生活的年代,是北方的金国和南方的南宋,既不断开战,又时时议和。

与此相联系,南宋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两种势力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辛弃疾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

如果我们以上帝视角综观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

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

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

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

于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

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可惜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着。

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

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2年,从43岁到63岁。

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

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四、晚年时期:

1203年至1207年,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有620多首。

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

词评家曰:嫁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的词,继承苏东坡豪放词风而有所发展。

后人把苏辛并称,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

光复故土,还我山河,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辛弃疾的词作里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