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胡轲的忠心(1 / 1)

加入书签

果然,朱樉在听了孙行康的话之后脸色瞬间大变。

众人都不紧在心里替这位可怜的医师捏了一把汗,先得罪县令胡轲,这下更是直接冲撞了秦王殿下,这老小子九成九要吃些苦头了。

“殿下,这老倌就是心直口快了些,不是故意要让您难堪的。”

这时先开口求情的竟然是之前一直在吐槽的胡轲,他看见朱樉的眼神瞬间数变,赶忙出口解释。

他想着以自己因功受伤的几分薄面,稍稍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想什么呢,本王在胡县令心里就是如此小气的一个人?”看见周围人的反应,朱樉陷入了短暂的懵逼。

他是被孙行康的话给镇住了,可是这和“有辱斯文”这四个字没有半点关系,他也对孙行康这个人没有半分恶意。

朱樉所惊讶的是孙行康对《西游记》的来龙去脉竟然如此了解,这让他有点始料不及。

本来在他的计划里,茶馆说书是今后一个重点发展的方向,原本还想着自己先把四大名着搞出来,培养几个说书先生去开拓这个市场。

现在看来是自己太年轻了,这种故事的流传程度早已超过自己的想象。

“不知孙医师为何对《西游记》的故事如此了解。”朱樉好奇的问道。

“这个、这个嘛”方才还口快心直的孙行康一下子竟忸怩了起来。

“殿下问你话呢,你有话赶紧说呀。”

一旁的胡轲见形势有所转变,立刻冲着孙行康说道,着急之下竟不顾伤口的疼痛径直坐了起来。

“回殿下的话,其实也没啥,这不就是因为家父给起了‘行康’这个名字,所以平日里就免不得对‘孙行者’多了一些关心。”孙行康不好意思的说道。

其实他心里还存着一个不好意思开口的秘密,当初他第一次听到孙行者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真以为这是自己的哪个兄弟。

周围听见孙行康的解释之后,也不由的一起笑出声来,已经行将六十的孙医师,这时也不经在大家的笑声中羞红了脸。

“行了,大家先下去吧,本王跟胡县令有几句话要说。”

看见胡轲已然坐了起来,朱樉微笑着对众人说道。

目送其他人离开后,朱樉端过一把椅子,坐在了胡轲床前。

“看不出来,你倒是个嘴硬心软的家伙。”

先前胡轲一直在吐槽孙医师,可当真的有麻烦时,胡轲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维护他。

“回殿下,那可是下官的救命恩人,下官岂有不维护的道理。”

胡轲也知道朱樉说的是这件事,当即笑呵呵的答道。

“你的救命恩人可不止孙医师一个。”朱樉带有深意的看了胡轲一眼。

“属下知道,我这条命是殿下给捡回来的,从今往后胡轲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胡轲扒开了衣服,亮出了朱樉亲自缝合的伤口,上面还残留着烙铁留下的伤痕。

“想得美,你一个区区正七品的中县县令,也妄想把给自己在王府挂个号?

刚立了点屁大的功劳,就敢谈跟本王谈效劳的事?”朱樉没好气的说道。

“你仔细想想,本王若是接受了你的投靠,咱俩到底谁占得便宜多一点。”

没有想象中的忠臣贤王的戏份,朱樉直接一盆冷水浇下。

“下官倒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报答殿下,绝没有攀附的想法。”胡轲对朱樉的话没有一点点的防备,只好挠了挠头说道。

“你没有攀附的意思,可事实上都是攀附的动作。”朱樉淡淡的说道。

“下官、下官……”

胡轲想换个说法重新表达自己的忠心,可思来想去自己的脑海中的每一句话,说出来确实都是攀附的意思。

“行了,实话告诉你,本王已经看上你了。好好养伤,到时候伤好了有你辛苦的时候。”

胡轲的能力朱樉其实并没有看到太多,以他目前的表现,不过是个经年老吏该有的水平罢了。

但胡轲身上那个机敏劲,以及留遗言时所体现出来的藏在骨子里的良善,让朱樉看到了他的闪光点。

能力可以培养,但人的本性通常很难改变。

“愿为殿下效死!”

胡轲闻言立马激动了起来,两行泪水瞬间从眼角涌出。

强忍着伤口的不适,噗通一声就从床边直接跪在了地上。

“死个屁,你死了对本王还有屁用。”朱樉没好气的把胡轲拉了起来,掀开绷带一看,果然鲜血又从伤口流了出来。

“你要作死别当着本王的面,要不然回头查起来本王还得费劲做套笔录。”朱樉仔细看了一下伤口,发现只是伤口裂了一点,并没有什么大碍。

“殿下如天之徳,来生必结草衔环、以报殿下。”胡轲闪着泪光说道。

“上一个跟本王说这话的人,已经被发配到宁夏卫了。”

朱樉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任厂长,算算日子,这小子应该已经到庆阳府的地界了。

“行了,本王有正事找你。”朱樉说道。

“殿下但凡有差遣,下官必竭力去做。”

“这话就说不错,有事用心去做就行,整天效死效死的到底是在糊弄谁。”

朱樉伸手拍了一下胡轲肩膀,眉头也终于完全舒展开来。

“杨村的事情你是否了解。”朱樉沉声问道。

“殿下所指的是哪个方面?”胡轲回道。

“在前元时候,听闻杨村曾加入过天理会。”

“这事下官知道一点,不过杨村可不是加入,哪个破会当时就是杨乾带人组织起来的。”胡轲答道。

“那曾经的事情还能彻底查清楚吗?本王说的是彻底查清,杨乾干了什么好事坏事,都得调查的一清二楚。”

“这个没什么问题,天理会那档子事大概也就是在八年前,现在经历过那事的人可不少,就是调查起来可能会稍微麻烦些。”

胡轲稍加思索,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麻烦在何处?”

“事情到底已经过去了八年,大伙的记忆难免有些偏差,得把信息汇总上来,再加以辨别,才能得到最后的真相。”胡轲答道。

“需要经费就派人去府里知应一声,若是遇到其他什么麻烦,可以直接来找本王。

这个事情一定要做扎实,所有记录都必须是让杨乾能心服口服的那种。”

朱樉背着双手,看向了窗外的明月。

而在不远处的杨村,刚扇了杨英奕一巴掌的杨乾,也无奈的抬头看向了天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