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不准跪(1 / 1)
秦王的命令既然已经下达,胡轲也不再犹豫,立马行动起来。
片刻的功夫,他的信就已经写好。
“你的这个字虽然有些杂乱,但笔尖到是有一种说不上的畅快感。”朱樉拿起胡轲的文书大致的扫了一眼,然后发现这个家伙写的字并不比自己好看多少。
“让殿下笑话了,属下这字确实少了几分历练。属下家里不富裕,识字已是十岁之后的事情了。至于真正拿起笔来写文章,更是到了军队以后才有的事情。
这军队里的事情殿下也清楚,凡事都讲求一个效率。属下本就是赶鸭子上架,后面每份公文还都得第一时间反馈上去,这一来二去就逼出了这么一手难看的字来。”
胡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他是武官出身,这些年虽然已经努力的练字了,但这毕竟不是童子功,一时半会还真就没法练出一手好字来。
而朱樉也没有在这笔墨文章上过多纠缠,很快便重新将话题给转了回来。
“西安府的事情办完之后,本王许你一个月的假。回去好好跟家里人道个歉,你如今虽然做了官,但家里的事情毕竟不同于官府,凡事都得商量着来,那可都是你的亲人,信不过他们就等于断了你自己的退路。”
这一世的朱樉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灵魂却已然经历了两世。上一世的时候他和家人一开始的关系也并不愉快,他总觉得家人是自己腾飞路上的束缚,平日里对于父母的嘱托他总是显得不屑一顾。
直到一次因为政策上的改变,使得他原以为傲的事业被拦腰斩断。自己辛苦多年积攒的家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不说,名下还多了不少的债务。
而那之后,一直觉得已经走投无路的他几次想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最终,还是父母站出来东拼西凑,并且用自己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全部人脉为儿子和债主谈判、和银行打官司。
这才终于给了朱樉一个喘息的机会,也为他最终能从苦海中脱离出来奠定了基础。
这次的阵痛之后,朱樉用亲身的惨痛的遭遇印证了这个道理,无论何时家人永远是自己最强大的依靠。
“属下叩谢殿下天恩。”朱樉的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了,胡轲那里还能不明白秦王对于自己的期望。感激的情绪酝酿至深,自觉现在无以报答秦王后恩的他只好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起来,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动不动就跪拜本王,那是前元蛮夷用来打碎我汉家儿郎脊骨的手段,不是你们用来感恩的工具。”朱樉不满的说道,不过他也并没有就此事继续发火,而是走上前一把将胡轲给拽了起来。
在南宋以前,跪拜是一项极为郑重的礼节。非是祭祀以及感谢厚恩之人,这个动作根本不会被轻易的拿出来使用。
而见面互相拱手作揖,这才是自先秦传承下来的常规礼节。
漫说老百姓不会无事跪拜官员,就连京里的高官平常进宫面圣的时候,也不会见面就先表演一出三跪九叩。
除非是每年的大朝会,或者是皇帝陛下特地在皇宫正殿召开的一些大型会议,其余时刻官员面圣都是可以站着的。甚至在唐朝的时候,位高权重的大臣面圣时还能分到一把椅子,能够坐着和皇帝说话。
朱樉如今既然想要完全改造这个世界,那这般用来侮辱人和驯化人的手段自然是必须要摒弃掉的。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元人统治这片土地近百年,如果再把时间放长,黄河一北的沦落异族更是超过了二百五十年。
而更北一点的烟云十六州,以及辽东、河套、朔方、云中……更是在唐末的乱世就已经脱离了中原文明的影响范围,而从黄巢打进长安算起,至今已经五百多年。
如今,重新一统了九州大地的大明,终于让这片土地看到了重获文明的希望。
然而文明的传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缠在十几代人身上厚重的枷锁,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被卸下的。实现这项伟大事业的道路,必然也是无比曲折的。
不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既然目标已经确定,那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路总是被人走出来的。
而改变身边人,就是朱樉为了这个目标所迈出的第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