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杨乾的应对之策上(1 / 1)

加入书签

第301章 杨乾的应对之策上

这边的杨乾还在因为自己的一番完美的操盘,而在那里幸灾乐祸的时候。此时此刻围在杨家城楼门前的那群骑兵们,却陡然炸开了锅一般沸腾了起来。

不明白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杨乾,第一时间也是略微的颤抖了一下,毕竟他也曾经遭遇过被其他人围城的惨痛经历。

并且那一次的兵乱之中,他非但亲自站在城楼上,接受了敌军箭雨的洗礼,更为重要的则是自己最为疼爱,也是自己儿子当年作为继承人培养的那个亲孙子,不幸死在了敌军的流矢之中。

这其中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让杨乾久久不能释怀。尤其是当那个自己父子俩都当做家族未来继承人,而倾注了许多心力去培养的嫡孙,就这样被敌军那不值几文钱的飞箭,给定死在自家城楼上的时候。

那样惨痛的场面,让任何人放在这里,都不可能用一种平淡的情绪去面对眼前发生的惨状。

杨乾本以为,那一次莫名其妙的,兵乱已经是他这辈子所遭遇的最后一次劫难了。毕竟经历过改朝换代的他,已经在新王朝成立的时候,给这个新成立的大明政权下了重注。

如今自己虽然在私下里还有着一番见不得人的操作,但在明面上他已经是整个大明政权在咸宁县里最大的拥趸之一。

眼瞅着平强马壮的明军,已经将整个关中地区涤荡了一番。在此处盘踞已久的元军,以及他们当年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附庸们,尽数在明军的战马快刀面前或身首异处、或跪地求饶。

这一辈子经历过无数风波的杨乾在见证了这样大场面之后,内心里对于这支明军有了相当清晰的认知。

当年的他虽然不过是自己老师手下的一枚棋子罢了,但是就是因为自己老师对自己提过的那些见不得光的要求,使得当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当时盘踞在奉元路一带的元军士兵。

在彼时地位尚且不高,甚至说多少有些卑微的杨乾眼中,那些拥有着齐备,武器与战马的元人士兵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精锐的存在了。

那个时候的元军在奉元路里可微说是无人可以抵挡。

别看那个时候,这个地方的主要政务都渐渐的由县令一级向乡贤放权,地方上的主要事物往往都由本地的地主和乡绅来负责管理。

但是这只是平时安然无事的时候,若事情一旦发生转变,或者地方上的局势发生任何的波动,这些元人的士兵就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将整个地方上的态势完整的拿捏在自己的手上。

甚至于,有些时候他们借口插手政务的时候,都不需要等到,地方上有任何变动。只要感觉到自己军队的利益遭受到了一点点的侵犯,那么他们即刻就能打着一些,让人十分畏惧的口号,黑压压的朝着地方上席卷而来。

而就是这样一直在杨乾眼中几乎是无法抵挡,不可能被其他人所击败的精锐们。

却在大明的王者之师降临这片大地之后,以一种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疯狂的逃窜。

这一前一后多少有些让人啧舌的巨大反差使得杨乾将心里对于这些元人士兵的畏惧,转而变成了对于大明天兵的无限崇拜以及敬畏。

于是乎在见证了那些拿了自己钱还不好好办事的元军士兵,到底是如何飞速溃败的情景之后。以杨乾为首的杨家,便死心塌地的彻底倒向了大明军队的这一方。

原本在他的想象里,在整个关中地区,逐渐安稳下来之后,他这么一个率先投诚的家伙,虽不敢说在这场战役当中得个多大的功劳。

但最起码也不会被这个新成立的政权当做眼中的肉中刺来看待。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缘故,使得杨乾在之前那么一段时间里,对于明军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备,甚至于在得知了大明已经将敌军完全赶出了附近区域的时候,他将自己家原本还颇为缜密的一套,防御计划也逐渐的松懈了下来。

毕竟提心吊胆的这么些日子,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构建起来的这些防御体系,是时候该松一松了。再这么坚持下去,非但杨家的金钱不能无限的填补这个几乎无穷无尽的黑洞,就是过惯了安稳日子的杨家众人,也终会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一一被打倒。

可是杨乾怎么都不会想到,就在自己决定马放南山的之后不久,却会有这样一直突如其来的大明军队,围在了自己的家门口。并且按照其来势汹汹的样子来看,这些人并不像是来跟自己说好话的。

不过虽然面对着如此危急的场面,但杨乾毕竟也不是什么刚经历江湖的生瓜蛋子。虽然脑门上已经不由得惊出了几次冷汗,但旋即他那吊着的心便放下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案,意识到只要自己拖下去等到援军到来的时候,事情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当他第1次见证到大明这只王者之师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和其他军队比起来,无论是当年不可一世的元军,还是后来在关中地区风起,而涌的各路义军亦或是那些不知来历的流兵。

在他们面前大明的这支军队呈现出的状态,多少还是要些脸的。

他们军队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烧杀掳掠的现象,但是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并不像以往军队那样大张旗鼓的,甚至将这视为一种恶趣味来进行。

明军有着一套切实可行的纪律方案,如果一旦发现了有人触犯了军纪,只要地方上反映的声音足够大,那么大明的将军们为了维持住面子,处理起这些渣子们来也是不遗余力的。

而也正是明军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仁慈与要脸,使得此刻尽管已经被大军踹到了门口,但杨乾也并没有以往面对其他军队那样的慌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