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杨村众人的质疑上(1 / 1)

加入书签

第309章 杨村众人的质疑上

事实证明杨善说这一番话,并不是凭空的向周围人保证一些虚的没的的东西。

一定下定决心的,他在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的确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不过他的这些努力放在周边村民的眼里,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为尽管他们将现在的杨善当做整个事情的主心骨来看。但是再都知道,那会来抢劫自己士兵的背景之后,这群人即使之前对杨善在多么的信任此时此刻也多少对这件事情能够得到解决,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他们虽然也都是杨村里生活在最底层的那么一群被人剥削的普通民众,但是他们与外人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这群人在杨乾当初制定的那个教化乡里的方案之下,一定程度上都是受过教育的。

当初杨乾在解决了自己家族在这边土地上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第一时间他便将自己心里隐藏已久的那个想法给拿出来进行了实施。

而这个他心里一直有着念想,却因为之前家里在受到打压的环境之下,并没有机会去施展的想法,便是他要让杨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小时候读上书。

而杨乾的这个想法也是十分单纯,他在执行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其他任何额外的目的。

那个时候的他,虽然已经经历过了不少这世间的不公平的事情。也因为自己那个只顾着剥削自己,而不给自己提供任何帮助老师的压榨。

后来更是让王老与扩敦帖木儿家族,来回当做工具人去使用。这其中那种辛酸的经历使得杨乾非常清楚,这人世间的生存是非常险恶的。

然而尽管经历过了人世间最黑暗最阴暗的那些事情,也面对过那些把自己根本不当一回事的上位者,对自己的剥削压榨。

但那个时候的杨乾还秉持着一份读书人的信念,那个时候的他,虽然已经被世俗所污染了不少,但在他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依然对自己当初没有能够将学业进行到底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原本在杨家最初的设计当中,杨乾这个二公子所承担的任务便是好好读书,将来通过科举一道进入官场,以形成对杨家在这片土地外的更大的一个助力。

而杨乾在小时候也没有辜负自己父辈的期望,身为家里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唯一读书的,他在学习这一道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身心与力量。

后来当他对杨善所制定的那些看似非常严苛的学习计划,其实就是杨乾当年读书的时候,自己鞭策自己的基本准则。

那个时候的他亲眼看着自己家族一步一步陷入了没落,那个时候还有着少年稚气的他,坚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在自己手里继续恶化下去。

也正是出于这一份少年心气,是的,在已经被安排好未来的发展道路之后,杨乾便没有了丝毫的犹豫与顾虑,他知道自己现在的任务就是将手头读书这一方面做到极致。

他也很清楚的明白,如果自己通过读书,而未来在朝堂上获取了一官半职。那么这一家族现在面临着这种受人非议让人随意欺凌的现状,便能在转瞬间立刻发生变化。

这样的一份隐藏在心里压抑已久的情绪,使得杨乾在读书的时候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当初祖逖兄弟为了读书练武,为后人创造那么一段闻鸡起舞的励志故事。

而那个时候奋命读书的杨乾非带是闻鸡起舞,同时更是做到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那个时候在读书遇到几乎疯狂的杨乾,根本不给自己任何可以偷懒的机会。

那时候家里的那几本儒家经典早已被他翻得全部卷曲了起来。

而杨乾父亲为自己儿子所准备的那些纸笔,也在杨乾的刻苦共读之中飞速的消耗着。

不过虽然杨乾在读书这一道上可以说是说自己全部的精力,也把自己终身的目标都压在了这个方面上。

可是这读书一道远远不是你自己刻苦攻读,玩命拼搏就能取得结果的地方。

相较于其他各个可以靠蛮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的行业,读书这一道是极为讲究天分的。

自古以来的所有创业,他们除了脑子灵活,对儒家经典理解得滚瓜烂熟,并能结合时事。把自己的观点融合进策论之中,并以此来说服君王之外。

他们普遍拥有的一个最基本的特质便是过目不忘。

当然这里说到的这条天赋对于大多数来说都是天方夜谭,不可触及的东西。

然而读书遇到所追求的天赋,却也并不止这种,基本可以称得上特异功能的能力。

但就那些四书五经中所收录着那些微言大义,若是有天分的人,经过一番简单的学习,便可以结合当今的实事以及这些微言大义被创造出的环境,体会出这其中符合当今统治者要求的意思来。

而没有天分的人,任你把这些东西背的再滚瓜烂熟,你终究也只能了解到这些东西字面上,以及他们里面最浅薄的那一层道理。

这种情况也就是常人所到的那种不知变通。

要知道这世间的人,能够把书拿起来,便已经不可能是一个蠢人。

而作为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之所以能够在有些时候表现的不那么的自信,做起事来被人诟病不知变通,其中最核心的原因便是他们。在之前学习的经历当中,对于有些人生的道理并没有充足的理解。

而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才是他们显得不会变通的最根本的原因。

也就是说这群没有天赋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知变通,根本不是人情世故上的缺失,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还能往另外一个方向去变动。

这种缺乏天赋的情况,在当时的读书人当中普遍的存在,因为大家的出生环境就决定了周围都是一群缺乏读书机会的可怜人。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没有共同之间的讨论以及思想的碰撞,有些东西凭个人的能力实在是难以突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