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不曾起舞的日子(1 / 1)

加入书签

“这层你且放宽心思。南齐贵楼早就入了轨道,逢至大事玉姝拿个主意即可。不太紧要的老邓自会打点。”顿了顿,秦王沉声又道:“不止南齐,所有贵楼都要交给玉姝。”

不知玉姝得到这份大礼会作何表情。秦王脑中浮现出的不是玉姝,而是抿着小嘴的阿豹。直觉玉姝看到信的时候,必定会与阿豹同样神色,忍不住畅意大笑。

秦王原本也指望唐延能替他分忧,可唐延一次又一次令他失望。于是,秦王就把府中不甚关键的事项交给唐延处置。类似贵楼这种关乎秦王府生死的产业,他绝不让唐延沾染半分,甚至都没打算让他知道天下人谈楼色变的贵楼属于东谷秦王所有。

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一半是因为唐延对安义的态度,另一半,则是因为唐延的才德心胸不足以担此大任。尤其秦王与玉姝相处之后,愈发觉得唐延行事比不上玉姝大气豁达,没有身为男儿的魄力与气度。

做此抉择,委实不易。

“我先给老邓写封信,让他去谢府一趟,认认玉姝这个主子。”秦王说着,抓起狼毫蘸饱墨,刷刷点点,在衍波笺上书写起来。

谢绾对秦王此举,可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玉姝在南齐并非孤军奋战,遇到事情,有贵楼为她分担。忧的是,唐延自恃长子嫡孙,觉得理应承继秦王一切。倘若他日,知晓秦王把贵楼交给玉姝,会否与秦王与她离心,甚至翻脸无情?!

思及至此,谢绾伸手按住秦王手臂,“明达,事关重大,再斟酌斟酌吧。”

秦王不解的看向谢绾,见她眸光闪缩,似有难言之隐,便住了笔头,问道:“嗯?你到底在怕什么?”

谢绾了解秦王,同样的,秦王也了解谢绾。

她绝非担心玉姝身体无法负荷那么简单。

“我是怕延儿知道此事之后,不会善罢甘休,他的脾性,你是知道的……”

虽然话说一半,秦王已经了然。

沉声说道:“身为秦王府世子连是非好坏都分辨不清,又岂能做大事?”

秦王口中是非好坏,指的是安义母女俩。

“其实,这也怪不得延儿。他不知晓安义身世……”谢绾叹息。唐延从小就把安义当做亲生妹妹一样疼爱,长大了感情日渐深厚,谢绾才觉出不妥。

身为父母没能教好子女,才是大错特错。

秦王闻言瞪大眼睛,“万万不可说与延儿知晓!”

“我省得。”谢绾郑重说道:“以延儿的性情,说了还不知会闹出何种大事。”

谢绾顾虑的是,唐延一旦知道安义与他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他对安义的兄妹之情会转变成为男女之爱。

这才是谢绾焦虑的真正缘由。盼只盼安义快些去到南齐,与延儿永不再见。

秦王听出谢绾话里有话,便道:“安义嫁去南齐,我们就能松口气了。”

“明达,关于贵楼,还是从长计议吧。”

从玉姝决定要去京都之日起,秦王就在思量此事。谢绾此时的犹豫,秦王也曾有过。可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的这个决定。

秦王拂开谢绾的手,继续书写,“延儿承爵已经是他的造化了。我费尽心血,一手缔造的贵楼必定不会给他。”

谢绾无奈的拈起墨条,叹道:“延儿若能学到玉姝一半,我也就不用为他伤神了。”

秦王不多言语,写罢这封,撤下衍波笺,再写给玉姝。将贵楼和安义等等事体交代清楚,并不容易。待他完成,已是三更天。

院墙外,声声梆响。

赵尧听的真切,三更天了。便依依不舍与玉姝告辞,坐上马车回返皇宫。

他刚走,府中等人就从各自居处晃悠出来赏灯。

这其中,最为心急的要数高括了。他早就按捺不住,亏得慈晔和秋昙哄着他。

张氏仰着头,一盏盏看过以后,由衷赞道:“不愧是宫中御赐,就是比通衢的花灯做的精巧。”

金钏掩嘴偷笑:“张娘子,这还是大皇子亲自送来,亲自指挥宫人悬挂的呢。”

张氏听了这话,面容一僵。

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荣宠太盛,或许是祸事。

张氏惴惴望着泰然自若,负手立于灯下的玉姝,整颗心揪成一团。做了少年郎装扮的玉姝,瘦削羸弱,可她一对凤眸闪烁着耀目华彩,唇角微弯,似笑非笑的神情略带顽皮。闲闲往那一站,就把院中所有熠熠烛光都比了下去。

许是感应到张氏投来的灼热视线,玉姝转过头,与张氏对视的同时咧嘴一笑,齿若编贝,与灯火辉映,愈发洁白赛雪。

张氏的心立刻化作一汪春水。情不自禁迈步向着玉姝走去。

玉姝迎过来,二人恰好停在那盏走马灯下,灯里人马依旧行走不停,光影映在玉姝与张氏面庞,固然迂缓却不知疲累的朝着没有终点的地方步步迈进。

“阿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