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小企鹅(上)(1 / 1)

加入书签

1999年,在很多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是个值得记忆的日子,在改革一代,在80后一代,这个日子可能更突出更值得回忆。

国际大事是欧元诞生,国家大事是新中国诞生50周年和澳门回归,科技大事是克隆羊出世和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政治大事是***理论写入宪法、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上升、影响巨大的邪教组织被依法取缔等。

大事毕竟是大事,很多人都知道,却不见得和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直接的关系,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却是一款通讯网络工具的出现。

不知道现在能找出多少中国人从未使用过qq,虽然进入21世纪10年代之后,微信成为更多人使用并且喜爱的通信服务程序,可是qq是划时代的,是中国人走向网络生活的第一个重要工具和载体。

网吧对于21世纪10年代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可是对于改革一代和80后来说,确实一种深沉的情怀。那个时候没去过网吧的大学生可能真的是凤毛麟角,这种想社会公众开放的盈利性上网服务场所,可以为人们提供上网的硬件供大家使用各种软件实现自己的消费目的,比如看新闻、学知识、聊天、电影、音乐、看小说、交友等等。

网吧是最适合年轻人消费的休闲场所,也是培养网络应用的最佳平台。互联网登陆中国的阶段,是网吧让广大群众接触了网络,带动了整个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自从上海首家网吧出现之后,在宁声涛读高中的时候,网吧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网吧不仅仅提供上网,更重要的是替代了街机游戏成为最重要的游戏场所,不过98年以前的网吧一般都是单机游戏为主。

在宁声涛读大学的时候,网吧开始迅速膨胀,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价值。尤其21世纪到来之后,网吧开始成为网络游戏消费体验的重要场所,一直到10年代,十多年不衰!

qq的诞生恰抓住了网吧飞速膨胀时期的关键点,宁声涛不知道是网吧推动了qq,还是qq推动了网吧,或者是两者互相推动,共同成就了对方。

宁声涛回忆起自己离开宁坚去嘉首读大学的时候,宁坚只有一家网吧,他02年返回宁坚的时候,宁坚一条几百米长的小街可能都有三四家网吧,城区里就算没有上百家起码也有**十家,而且已经是经历过最残酷竞争剩余的数量,高峰期,估计全宁坚城起码超过二百家网吧。

当宁声涛大三迁到新校区去,最初这个距离嘉首城区10公里的近郊乡镇仅有一家网吧,电脑十多台,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叫做红帆的小镇最多时拥有60多家网吧1500多台电脑,到宁声涛大学毕业时,经过残烈竞争剩下11家网吧900多台电脑,最大的一家电脑超过180台,最小的也不少于60台。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一直坚持使用,也不知道到了2019年,还有多少人坚持了20年一直都在与小企鹅为伴。

宁声涛在最初并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