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变化太快 下(1 / 1)

加入书签

一切都变化太快,从中国的桥梁就能看出中国发展有多快。

首先是中国的桥梁越来越多,因为无论是城市交通还是路交通,桥梁都是必须的。从东海大桥到胶州湾大桥,到杭州湾大桥再到港珠澳大桥,中国的“基建狂魔”的称号其中一个代表就是桥梁建设。想当年,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需举全国之力,其艰难和艰辛难以想象;几十年后,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不断刷新世界之最,成为中国亮丽的“新名片”。各项桥梁的统计排行榜,中国桥梁都几乎占一半以上甚至绝大多数。

其次是中国桥梁建设又多又快,却还是在很多地方出现拥堵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就在于当年建设桥梁时的计划跟不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宁坚是依托资江建设起来的城市,宁声涛研究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发现,越有历史的城市越是依托大江大河而成。人类文明摇篮中四大古文明都是依托大江大河发展产生的,黄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

即使不是依托大江大河而生的名城,一般也有着名的河流,比如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莫斯科的莫斯科河、首尔的汉江、柏林的施普雷河、罗马的台伯河等等。

依托大江大河的名城更是如同珍珠一样被一条条彩带串在一起。

长江从宜宾到上海,贯穿着重庆、宜昌、武汉、南京等名城;黄河从兰州到郑州到济南贯穿着数十个大大的城市;尼罗河边有喀土穆、阿斯旺、乐蜀、开罗等名城;密西西比河则串起了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圣路易斯、孟菲斯、巴吞鲁日和新奥尔良等美国中部的诸多城市;从伊基托斯到科阿里再到马纳卡普鲁,从玛瑙斯到伊塔夸蒂亚拉再到马卡帕等,支流广博的亚马孙河更不像一条珍珠链子而像一幅珍珠帘子。

世界着名的跨国河流多瑙河不但串起了一串城市,而且串上了一串国家。

宁坚到10年代末建成了5座跨资江的城区大桥。一桥是新中国建国之初改造过境国道的时候修建的,当时仅仅设计为双向两车道外加自行车道;二桥是改革开放之初修建的,双向两车道静态四车道;三桥是1世纪初修建的,双向六车道;四桥是1世纪10年代初建成的,双向六车道;目前四座桥梁都拥挤不堪,尤其是一桥和二桥,相比较而言,三桥和四桥暂时还勉强能够保障通行。五桥是10年代中后期建成,双向六车道,由于桥的两头属于新开发的地方,暂时未能发挥城市交通桥的作用。

宁声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