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服侍太后(1 / 1)
皇上的目光瞥到了一旁的嫣凝,眼中有着惊异之『色』。“皇额娘,这就是日前跳孔雀舞的那位姑娘?”
太后微微颔首,架上的凤凰欲展翅飞舞,她看了一眼福康安,缓缓开口:“这是康儿未纳的夫人!”
“哈哈······好啊!”皇上的笑声爽朗有力,完全不像是过了六旬的老人。“美人、英雄实在是佳话一则啊!”
从始至终,福康安都垂首立在一旁,一句话未说。像是这宫中的一切都与他五关。
嫣凝隔着殿堂,望着面无表情的福康安,担忧的看着他。她能感觉到此刻的福康安正处在煎熬之中,而他只能用面无表情掩盖自己的痛苦。
本为父子,却终日里以君臣相见,本为皇子,却只能流落宫外,嫣凝看不透福康安的心思,更看不透端坐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的心思。
为了让太后出宫走动一些,皇上便让吴书来传旨,邀了舒妃、容妃、敦妃、颖妃、循嫔、婉嫔一同去御花园。
宫殿顶端的黄琉璃瓦在光辉下更加威严摄人,整齐划一的方砖红墙,干净无尘。一道又一道的宫门,层层叠下。
皇上与太后的步撵并驾齐驱,福康安骑马护在皇上与太后身后。
嫣凝与一众嬷嬷、宫女、太监步行紧随其后,沿路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嫣凝看着人群之上的皇上,端坐在一片金光之中,在这种的气场下,怕是想不生出敬畏之心都难。
龙撵停在了一座单孔石桥前,桥下缓淌着一池碧水,金『色』的鱼儿游嘻在清雅的睡莲之下。桥上建一浮碧亭,在亭南伸出抱厦一座。
皇上把太后扶下轿撵,妃子们早已跪着相迎。
“臣妾见过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臣妾见过皇上,皇上万安!”
齐齐的女人声传来,听在耳中柔和动人。
为首的是一脸病倦的舒妃,皇上扶着太后坐定后,拉住了舒妃。“近日里总瞧不见你,入夏了,更要多出来走动。”
舒妃福身一礼,脸上的病态也似闪了光般,“劳皇上挂念,是臣妾的罪过。”
嫣凝立在太后身旁瞧着这些后妃,服饰华贵的多是四五十岁的年岁,只有那些位分低的倒是双十的年岁。循嫔则和嫣凝年岁相仿,看到循嫔,嫣凝方知道太后为什么始初就告知皇上,自己是福康安未过门的夫人。不觉身上又暖干了一层冷汗。
皇上每和一个嫔妃说话,嫔妃们都要起身回答。渐渐的,皇上的脸上有些不悦,直问到敦妃处。她三十年岁的面容上厥起少女的不满,“臣妾都以为皇上要忘了臣妾呢!这真真的把所有的姐妹都问了一遍,才想起来有臣妾这个人!”说着便不再理皇上。
龙颜不怒反而开怀大笑,“这话也只有敦妃敢说!”不免又多看了敦妃几眼。
“奴才和珅,给太后请安、给皇上请安、给各位娘娘请安!”只顾看皇上的嫣凝不曾注意到和珅已跪在亭子外面。
皇上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平身!朕方才还在想,想出如此法子的人怎么能少了呢?你就真的来了!”
和珅眼睛笑若弯月,“臣是皇上腹中寄养的虫子,整日里靠皇上给予才能存活,又怎敢不明晓皇上心思!”
一句话更是逗得皇上与太后及众妃开怀大笑。
福康安仍是面无表情的居高临下的看了一眼和珅。
在皇上的招呼下,和神走到皇上的身旁,与一旁的福康安站齐一线。皇上伸出双手,对众人说道:“这可是朕的左膀右臂,大清的文武双将啊!”
一向不与和珅交好的福康安,听到皇上把自己与他相提并论,福康安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的不快。
亭子之内,嫣凝的双眸一直注视着福康安,而福康安的眼睛却只看向地面。和珅的双眼在嫣凝与亭子众妃子间游走几次,更多的是看着皇上的脸『色』。
花丛之内,嫣凝一身白纱轻柔的孔雀羽衣点缀着银片,令嫣凝整个人都熠熠生光。身影跳跃隐匿在百花之间,若隐若现。
裙带拂过花簇之上,带下片片花瓣。凉风一吹,沾染在嫣凝的衣裙上,似若白雪红梅相映,立在炎炎盛夏之中。
没有琴瑟相伴,没有笛箫和鸣,只有清风徐来,树叶沙沙相奏。孔雀追嘻着嫣凝,灵越林中仙子,此刻的嫣凝更像是百花仙子。
即使之前看过嫣凝跳孔雀舞的人也被花园中的嫣凝再一次震撼。
嫣凝的纤纤玉手拂过面纱,掂起裙摆一角,双眸含光的看着亭中相望的福康安。
和珅、福康安早已被眼前舞动的人儿吸引,此刻和珅看着脉脉含情相视的嫣凝与福康安。内心一股苦涩蔓延在气息之间。
皇上内心已是欢喜过甚,如今又见太后脸上的病态减了不少。龙颜更是大悦,“赏!吴书来,要重重的赏!”
嫣凝跪在亭子外的台阶下,垂首叩地,“谢皇上赏赐!”
和珅在吴书来动身之前跪在地上,“臣见太后只半日就面『色』红润,想必嫣凝姑娘是身带祥瑞,不如就让嫣凝姑娘侍奉在太后左右,愉悦太后,驱除病魇。”
嫣凝看着把自己说的像灵丹妙『药』似的和珅,终于知道皇上为什么那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