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为所欲为(1 / 1)
汤品成的事情说完了,飞机不久也到了渝州。几人没有磨蹭,包了辆车回了学校,拿了毕业证以后就离开了。事情不大,就是回学校看一眼,也没有什么留恋的了。水平不够的学校就是这样,学生离开了也没有什么归属感,因为学生其实也没有从学校得到什么,反而对学校的诸多方面都表示嫌弃。
“要不,我自己盖个大学玩?”王岐脑海里突然就有了个想法。看着自己的母校质量一般,又想起自己上学时候对于学校各种憨批规定的嫌弃,王岐下意识地就想自己弄个学校玩一下。
忍不住上网查了一下信息,私人创建高等院校有那么几个条件。
称为大学的,须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在文科、政法、财经、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
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但边远地区或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称为学院的,须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八大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三千人以上。但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科类或有特殊需要的学院,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称为高等专科学校的,须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培养高等专科层次的专门人才;以八大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一千人以上。其余条件和前面的一样。
学校的规模、硬件设施对王岐来说都不算什么,就是招生上对王岐来说比较有难度。自己创建大学,就算硬件设施直接到了顶级,也不一定能吸引五千个学生。王岐要办,那肯定是办大学。大学基本都是公办的,更受考生信任。
自己弄个新的大学,谁都没听说过,能靠着自己考上一本的考生,谁会冒着风险去干这个?因此,既然想要自己建设一个大学,必须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在学校的历史不久的时候,往往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质量的代名词。
但是教师从哪里找呢?王岐突然琢磨着去国外挖几个人过来。倒不是王岐看不起国内的,实在是国内的墙角比较难挖。国内好的教授都在学校里有不小的威望和基础,让他们为了一点钱就跳槽,这个不现实,倒不如国外的所谓教授,受资本影响,他们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