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节:第六百八十七章 国内影响(2)(1 / 1)
发现搜索到的新闻链接超过上百万个,随便点开一看,就发现几乎所有“红星实业”的新闻都是这一条,而里面都会提到“红星实业”就是“红星汽车”的母公司,顺带着也给红星汽车打了个广告。
不过袁朗关心的不是这,他关心的是网友们的评论。
于是他继续看下去。
“真赞啊!红星汽车竟然还能生产军火!那他们的汽车肯定是刚刚的啊!”
“楼上懂个屁,执法者本身就是作为军用车出口国外的,你没见国内除了政府部门之外,一辆执法者都没有吗?”
“楼上那么清楚?莫非是红星汽车的内部员工?”
“呵呵,我是有个亲戚在红星汽车而已!”
看完这些评论之后,袁朗才算是放心了,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评论都是支持红星实业的,而且多是觉得红星实业能出口军火出去,很牛逼,扬我国威。
倒是也有少部分人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不过点开这些人以往的发言,就能看出他们是什么货色了,袁朗反倒也不担心。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人就是“公知”,凡是中国取得的成就,他们就会反对。
同样一件事,在中国和外国都发生了,他们评论中国就是制度的错,评论国外就是制度的优越性。
简而言之,他们说话是不通过大脑的,而是屁股决定脑袋,所以他们的话袁朗完全可以无视。
为了保险起见,袁朗回去时没有直接到红星实业的新基地——位于江东县和江宁市中间的三万亩厂区,而是去了位于江宁市区红星汽车的4s店。
虽然是工作日,红星汽车的4s店里还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围着店铺里那四辆颜色不同的执法者看个不停。
更有不少人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翻阅着执法者的资料。
袁朗刚进去,就有穿着正式的服务员上来询问:“先生,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服务的吗?”
袁朗笑了笑,说:“我随便看看!”
服务员见惯了这种场景,事实上服务员也很奇怪,这年头开4s店都是为了卖车赚钱的,唯独红星汽车的4s店只是做展示的,放着这么多人人气不卖车,真是损失太大了。
她哪里知道袁朗这是在严重的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用这一招来吸引人们对红星汽车的注意力了。
不过这一招用的也很对,这种奇怪的4s店都吸引了不少电视台和媒体的报道,给红星汽车免费打了起码半年的广告。
而网上的讨论更是一直都没停过。
服务员说:“那您先看,有什么需要的可以随时招手叫我!”说完就退了回去,给人很舒服且不突兀的感觉。
袁朗满意的点头,心想把4s店交给周熙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不盈利的4s店,服务人员的服务比一般4s店还要好,仅此一点,都吸引了网上不少人的讨论。
袁朗随便找了个沙发坐下,听旁边人的对话。
有人就问服务人员:“听说非洲有个叫科什么的国家,有你们红星实业卖出去的武器?是真的吗?”
服务员一脸神秘的说道:“对不起,这个无可奉告!”
等服务员走后,问话的那人才对身边的人神秘兮兮的说道:“怎么样,我说的对吧,绝对就是他们卖出去的!”
“你怎么那么确定?人家说的是无可奉告啊!”
“笨啊你!要是真不是,人家直接说不是不就得了?至于说无可奉告吗?说无可奉告的意思就是,是我干的,但我不告诉你!你连这都不懂?”
“哦?原来如此?”
“那当然,红星汽车牛逼吧?我就说了,军品啊!唉,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正式开始卖车,准备卖的时候,我一定要买一辆!”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4s店内随处可见,袁朗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心想国外媒体如此报道红星实业,反倒是在给红星实业打广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