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制度(1 / 1)
卧……卧槽?!!
我掉马了?
我啥时候掉马的?!
这个机器可以检测出人的真实年龄??
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就不能让我好好的装个乖宝宝吗!!
这样我们还怎么愉快的玩耍!!
玉灵感觉自己要炸了。
装了那么久的乖宝宝傻孩子,结果告诉她她的年龄早就暴露了。
她刚刚的表现只是徒添笑料,这让她怎么不气。
玉灵努力维持脸上的微笑。
好气哦,但还是要微笑。
帝夜含笑地看了眼努力维持微笑的玉灵。
虽然面上看上去与平常并无两样,但是熟知玉灵性子的帝夜怎么会不知道玉灵此刻内心已经炸了呢。
他轻咳两声,憋住自己的笑意,“我们对星际都不太熟悉,您可以跟我们讲讲相关的事宜吗?”
“当然可以。”
之前不知道帝夜和玉灵的天赋实力,他们并没有打算帮他们处理各项事宜。
原本只是想着等身份芯片收到后,找个时间回联邦,顺便将他们送过去,然后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的。
现在知道了他们的潜力,自然是打算把所有事情都给他们办好,好和他们打好关系。
所以对于帝夜说的这点小事,彼得将军自然是一口应下。
根据彼得将军的叙述,他们知道,星际时代的学校分为初中、高中和大学。
小学早在几十亿年前就被淘汰了。
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里和父母或者在星网上学习生活知识的。
通常人们在18岁可以开始上初中,上三年,然后22岁开始上高中,上四年。
初中高中都是教一些理论、基础知识和强化训练,同时也让大家清楚未来前进的方向。
27岁开始上大学,上八年,35岁毕业。
星际人成年在30岁,也就是在大学时代成年。
而35岁是他们褪去稚气,向成熟进发的年龄。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明知道玉灵已经21岁了,但他们依然不觉得玉灵乖宝宝的样子很做作的原因之一。
毕竟星际人的平均寿命是400岁,哪怕彼得将军看上去仅是中高年,但如今其实已经一百来岁了,就连艾薇儿也差不多一百岁了。
所以玉灵的举动在他们看来还是很正常的。
不过他们倒是觉得帝夜不正常。
他们原本以为帝夜会有30岁呢,没想到才21岁,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玉灵知道了他们这里的年龄段划分和他们那里不一样后,也松了口气。
还好,这样就可以继续装嫩下去了。
诶?我为什么非要装嫩呢?
玉灵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眼里划过一道茫然。
她原本只是想扮猪吃老虎的。
结果现在貌似扮猪扮上瘾了,开始朝猪的方向发展了。
这是咋一个肥四勒。
讲完了这些,彼得将军就开始讲大学。
“最好的大学大部分都在主星附近的星球,特别是学府星,囊括了星际前五的大学。不过学府星的大学也特别难上,别的不说,就理论满分和双A级的潜力就吓退了不少人,而且就算这样,也得凭运气和关系,要是达到两个条件的人数超过了他们的招生人数,也是可能会被刷下去的。”
听到这,帝夜忍不住提问:“一个大学招生人数应该有二三十万吧,双A级以上潜力的人虽然可能会超过这个数,但是加上理论满分的限定,五所大学不至于收不满达标人数吧?”
彼得将军没有因为他的质疑感到不愉和恼怒,他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算的。”
“艾薇儿之前应该和你们说过了,联邦人口最多的一大势力,里面的人口粗略估计有几千亿几万亿之多,这样的话,哪怕双项潜力都在A级以上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那也有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
“而且大学里面并非只有机甲战斗系的,还有一些药剂系、指挥系、机甲设计系、机修系、培育系等等不同的院系,每一个院系的招生标准也不一样,不过机甲战斗系和指挥系都是最难进的。”
帝夜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
这样就合理多了。
“现在距离下一个大学招生考试日还有半个星际年的时间,足够你们去思考自己到底要去哪一个院系了,所以我才问你们自己的想法。”彼得将军解释道。
“不过你们要是想去顶尖大学的话,恐怕理论科这方面有点困难,我还是建议你们选普通点的院校的,或者你们可以先在高中修读,等了解透彻了理论知识之后,还可以选择跳学到高四,参与那一年的大学招生。”
帝夜想了想,问:“那如果我们选择先读高中的话,现在可以入学吗?”
如果不可以的话,那何必再浪费一年的时间去读高中呢?
还不如挑战一下自己,半年内冲刺顶尖大学呢。
反正实力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主要还是理论部分。
“一般情况下自然是不行的。”
说到这,彼得将军骄傲自信地笑着说:“不过如果有我引荐,那就不一样了。”
帝夜挑眉。
这就是说靠关系还可以空降插班生咯。
啧啧啧。
有点爽是怎么回事。
“那我们就先读高中吧,下一学期跳级到高四,然后参与大学招生考核。”帝夜下了决定。
“一年半?你确定够?我们这理论知识可是很多的,牵扯的范围也很广,而且不是你死记硬背就一定能满分的。”彼得将军劝到。
在他看来,如果真的决定要考顶尖学府的话,那至少也得准备两三年,好确保自己能顺利考入。
不然失败了就只剩一次报考机会了。
星际的大学招考,每人只能考两次,如果两次都考失败了,那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机会。
之所以只报考两次,是为了考验你的判断能力和告诉你做人要务实。
在理论考试结束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判断出自己能达到标准的大学范围,如果判断错误导致你无法正常上大学,那没关系,还有下一次,下一次就要认真分析判断了,坚决不能判断错误。
如果两次都判断错误,那只能说明这个人不会切实地分析判断事情,或者存在巨大的侥幸心理。
如果有的人非要考上顶尖学府,而自己又没那个实力,那不是浪费财力物力精力嘛,所以要让他们知道,做人要务实,不能好高骛远。
做不到的事情就放下,努力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说不定最后你所获得的比你坚持去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所能得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