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紫微东移(1 / 1)
双生子的周岁生日刚过,紧接着就是八月十五,四爷身体一直不再爽利。
可是,担心万岁爷一下子失去三个自己很看重的亲人,而伤心;也担心德妃娘娘,所以,四爷拖着生病的身子,带着嫡福晋和三个侧福晋们进了宫。
《大清会典》中有记载:“凡夕月,每年秋分酉时祭;遇丑、辰、未、戌年祭,余年遣大臣摄祭,玉用白璧,礼神制帛一,色白,牲用太牢,乐六奏,用光字,舞八佾。”
因为1703年是羊年,所以康熙爷要亲自前往阜城门外的月坛祭月,后宫的妃嫔,皇子和他们的女眷都会参加。只是在皇家的祭祀中,唯一没有男女分开祭祀的一项活动。
傍晚六点钟,皇帝亲自率队,浩浩荡荡的前往月坛。祭拜的时候,香香作为侧福晋,几乎是在女眷们最后,最角落的位置。
皇帝拜月,其他的大臣可以不参加,可钦天监的大臣是要提前准备,并且在场参与整个拜月的过程。
今儿个的月色很好,月朗星疏,皇帝到月坛的时候,紫微星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在皇帝身边伺候祭祀的何君锡看见了,还看见了紫薇星后,双星连珠再次出现,隐隐发着紫色的光芒。
何君锡心里一惊,脑袋上汗都下来了。皇帝要开始上祭了,赶紧正了正精神,伺候着。
何君锡侧立祭坛边,诵读祭文,皇帝带着众人,开始叩拜。两束紫光从连珠双星直泻而下,投射人众中,待众人起身的时候,紫光又消失啦。
只有没行叩拜礼的何君锡,看的清清楚楚,那紫光,一来正好打在了四贝勒爷的身上,一束打向了后面女眷众里,一位穿青色旗装,头上只有一束红色秋海棠的年轻女子身上。
待众人再次叩首,那个青色女子被微微紫光包裹着,在众人堆里有些显眼。
何君锡为那个女子捏了一把汗,怕被人发现,可众人起身,紫光已隐去。
唉!真是吓死人了!何君锡读个祭文的满头大汗,而且是在这凉爽的深秋。
别人也许没有注意到,时刻注意着万岁爷的梁九功却注意到了。最后一次叩拜的时候,梁九功冒着生命危险,侧头顺着何君锡的目光,看了一眼――四贝勒爷。
他在看的是四贝勒爷?而且,四贝勒爷的身上,好像有什么光芒在他望过去的时候,隐去了。
众人行完礼,退下月坛。月坛四周还有各种灯笼,众人可观赏一番,还有各种孔明灯,可以祈福放飞。
逮到一个机会,梁九功靠近何君锡:“何大人,看今晚这个天象,有何不妥?”
“没有,没有,一切很正常。”何君锡赶紧摆手否认。
“该咱家还不说实话,咱家还嫌冷呢。你看你,汗都把衣服打湿了。”梁九功一语道破。
“这……公公比下宫更懂,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所以呀,你说说,咱家听听,也无妨。”
“也没什么大事?紫薇星有东移之象,今年两位王爷相继去世,这也正常。只是……”何君锡看了看远处的四贝勒爷,正好和那个青衣女子,拿着孔明灯。
“只是,连珠双星,又发光芒了!?”梁九功也顺着他的目光望了过去。
“梁公公大财,连天象都会看了。”
“当时没有人敢抬头,抬头的应该都会看见吧?否则大人何故一头的汗?”
“梁公公是聪明人,下官佩服!”
“万岁爷经常念叨,何大人不善说话。其实在咱家看来,大人很多时候,是不便说话。”
“哈哈哈!公公英明!”何君锡哈哈大笑。
而这两个人的目光所向中的人,却毫不知觉,还在孔明灯上写着字,画着画,祈求家人和孩子们平安!
从月坛回去以后,众人带着万岁爷的赏赐,可以各自回府了。回了府,秦嬷嬷已经奉嫡福晋之命,在前院准备了月席。后院的其他女眷也都在候着了。
中秋佳节,一家人还是要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顿饭的!四爷第一个端起酒杯,敬了大家。
除了只留宿沁香阁之外,四爷对任何一个人都很好。逢年过节,每个女眷都有赏赐,都有礼物。
特别是在大格格的事情发生以后,四爷时不时的去每个有孩子的院子里吃饭,陪孩子玩一玩。或者,经常让人把孩子们带到自己身边。
虽然,他去其他院子里吃饭,都只限于午膳。但是,曾经冷漠的四爷,对任何人都多了一份温和。
就像现在,他端着酒杯,一个人一个人的敬酒。而且仍然非常贴心的,给每一位女眷都准备了一套首饰,作为中秋礼物。
四爷的变化,众人都看着眼里,都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怒。而其实,很多时候,她们都是悲伤的。
因为,四爷的改变,似乎都是因为钮氏香香。而这钮氏香香平时待人温和,也不仗势欺人,也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