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心里有了答案(1 / 1)
今日的场景在元渭脑海里一幕幕飞快掠过,手指有一搭没一搭敲击着竹榻。
夜深人静,只有这细微的声响,显得有点突兀。
不知过了多久,他敲击的手指倏然定格。
“是她!”
他一跃而起,双眼似有亮光在跳动。
在宫中瑰如宝楼落成那一夜,那位清丽又暗含锋芒,名唤安若轻的女子。
她曾经提及那掩埋于深处的记忆。两年前,襄州,雾山孤松图,那献图的女子,安若兰。
他也想起来了,曾经听到这琵琶音,也是在襄州香雾山。
那一日,他突然就厌倦了纸醉金迷的日子,独自一人跑到香雾山上饮酒,醉的不省人事。
那仿佛有生命一样的乐音措不及防闯进了他的梦境。
迷迷茫茫之中,世界是那么虚幻,只有那直透心底的曲调是唯一的真实。
醒来之后,却只有一个傻头傻脑的仆人打扮的男人在守着他。
问他什么也一问摇头三不知。但是,他发现了盖在自己身上的披风,洁白无瑕的缎面,绣着清幽的兰草。
他有心把披风留了下来。
在回程的当天,突然有个长相清秀的女子献上一副雾山孤松图,求他将她纳为女才人。
她说她叫若兰,是流落的孤女,一心倾慕,愿意伺候左右。
他看到那画卷,惊叹于作者画技精湛,画卷气韵孤冷,乃是独具匠心的上乘之作。
他以为出自她手,毫不犹豫地将她带回了淮京。
原本因为雾山孤松图对若兰欣赏不已,一连几日召她切磋画技,却发现并不如料想之中出色。
他并不死心,又让她演奏乐器,跳舞,乃至女红都试了一遍
最终不得不以失望告终,此女确实资质平庸,如同她的姿色。
枉费了当初他如获至宝的欣喜之情。
失望之余,他便从此将此女冷落一边,再也没有过问过。
“安若兰,安若轻……”元渭重新坐回竹榻上,眉头深锁。
安若兰的斤两,他自认为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只是想不明白,那样资质平平的她,如何能画出雾山孤松图这般的意境与格局。
如今见过了安若轻的风华,再前后联系想想,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没猜错,弹琵琶的人是安若轻,画雾山孤松图的人也是安若轻。
他再次跃起来,走到内室的柜子前面,打开最下面一格,当年那件披风已经被洗的干干净净,好好叠放储存于此。
他把它小心地拿出来,轻轻抚摸着上面精致清秀的兰草绣花。
那么,这件披风应该也是她的。原来,当年她就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不仅如此,她还守候过醉酒的他,为他弹奏过琵琶曲,还留下人保护他的安危。
“原来是故人。”元渭自责地拍了拍自己的头,“旧人相见,我却不识。当真是有眼无珠之徒。”
“方林!”他朝门外吼了一声。
进来值夜的一个小内侍:“王爷,您找方公公,奴才这就去通知。”
很快,方林就带着惺忪的睡眼赶到了元渭的卧房。
“奴才叩见王爷。”
元渭问:“我问你,两年前王府里有个叫安若兰的女子,现在人在何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