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 红兵VS庖丁(1 / 1)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yu行。”——题记
——记平凉市西开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兵先生
山东东明县属齐鲁故地,礼仪之邦。有史记载可追溯至夏朝,秦始皇命名为东昏,西汉王莽改制置东明县。先秦思想家庄周、西汉丞相陈平、东汉丞相卞壶、唐英国公徐懋公、唐宰相刘晏、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北宋宰相张齐贤、明兵部尚书石星以及当代亚洲巨人穆铁柱等东明籍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sāo。
本文主人公张红兵先生便生长于东明,其发达,却在甘肃平凉。亦可谓之天运时势而不能不成者。
初识红兵
初见红兵,正是平凉街头华灯初上时。
由朋友约了好几次,yu识红兵的记者才有幸被红兵约到一名曰绿岛的休闲小驿前,但及记者先至时,却意外发现该地正在装修。私底下红兵其人的印象便在记者心里打了折扣。一个这样的名字,一个这样的细节,红兵红兵,大概是红卫兵年代的痕迹吧?要不怎么会把人约到一个正在装修的地儿?
朋友与红兵通话,对方说三分钟到。记者略略地有些惊讶,在平凉这个慢节奏的小城里,论时间的单位一般是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绝少有人会如此准确地强调时间单位是分钟,而且是三分钟到。
带一丝挑剔,记者盯着腕上的时间。意外地,准三分钟的时候,一个人站到了记者的面前。个头不高,三十来岁的样子,笑着,很是阳光。
“那么,现在去哪里呢?”红兵声音沙沙地,不急不徐。
“老人家,劳驾您,这附近哪儿有喝茶的地方?”红兵转身向坐在一门店前纳凉的老人打听。
真是咄咄怪事,小小平凉城,休闲的去处不外乎那六七家,身为资产达3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可安置400人就业、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创利税2000万元的平凉西开牧业公司老总,居然不知道哪里可以请朋友喝茶?
真是咄咄怪事,被认定为甘肃省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平凉市崆峒区委、区zhèng fu评为2004年“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十大典型”、被甘肃省zhèng fu授予2005年“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自2006年连续三年被平凉市崆峒区委评为“优秀**员”的西开牧业老总,居然就那样请教一个守门店的老人,问哪里有茶居?
记者本属无好奇心之人,这一小小细节,却被吊足了胃口。张红兵,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其所创的西开牧业,又是怎样一个企业?
终于,落坐在一家休闲茶楼,是红兵一个老客户的产业。因为问来问去,他熟悉的就只这一家。
侍应生拿来茶水单,红兵递给记者说,看看喜欢什么,自己点。然后回头问一直默默随在他身后的耿会计:“你来点什么?”耿会计含笑摇摇头,举举手中那瓶水,什么也没要。“那么,给我一瓶冰水吧。”
记者面前藤椅上的红兵,中等个头,中等形体,架一幅细边眼镜,手里一瓶矿泉水,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却不然,在他开口说话的时候,那声情并茂的手势动作,串串颇有诗情画意的句子,信手拈来的如珠妙语,尤其是那一脸感染力极强的笑容,一下子把他整个人都点染得鲜活无比,绝非平常。
胸无城府,待人挚诚,xing格飒爽,这就是红兵吗?
“没有什么路比从军的路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没有什么职业比军人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校更能培养造就人。”红兵如此表达自己从军的收获。
1990年,年满17岁的红兵,怀着对军营的美好憧憬,应征入伍。部队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的争先创优氛围,也许是他立志成就一番大业的第一课。
1994年4月,24岁的张红兵从山东东明县委宣传部离职下海。那一次抉择,简单里的惊心动魄,该是红兵为自己悬起的一柄剑吧!
虽然以后打了胜仗,但第一口“海水”却呛得不浅。下海后,年轻的红兵**澎湃。与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及老领导的一个朋友一起办了个化工厂,考察市场、培训员工、改造旧设备、购置新设备,不到两个月高息借来的十多万元就花完了,后因种种原因化工厂中途夭折。红兵念老领导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赔的十多万没让老领导摊一分,而老领导的朋友却也没有承担一分钱的债务。首战失利,这对初次涉水尚未认识水xing的红兵来说,这一击是致命的!光每月高达2500多元的利息就让红兵喘不过气来。红兵说,那一年正值岁末,别人家都欢欢喜喜过年,他们家却哀哀怨怨长叹忆及那段山穷水尽的ri子,红兵喟然长叹:“的确是一场噩梦。”
记者平ri很喜欢读一些名人传记,每个名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jing彩故事,但无疑有一个特质是他们所共有的,那就是: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jing神。无疑,红兵有着同样的jing神特质。此后,红兵卷土重来,先后在山东东明、běi jing密云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从事农业和牧业开发,并在běi jing等地经营高档肉牛及牛肉购销业务,经济上虽无大的进项,但个人对行业把握的功底却明显见长。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勇搏击,这就是红兵吗?
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中,有一个必然xing与偶然xing问题,偶然xing通俗地讲就是运气,必然xing通俗地讲就是人的行为。如果说红兵下海、办厂,承包土地从事农牧业开发,只是一个偶然,那么他乐观的xing格,执著的信念,勤奋的工作作风以及广博的仁善之心则是他成功的必然。他有可能不下海而留在东明县宣传部,继续他的公务员生涯,有可能不来平凉而去沿海,也有可能不从事农牧业开发而进军热门的信息行业或者去经营其它什么,但成功一定是必然,他会以不同的方式退到成功这一必然结果。
债务缠身,考虑到自己的实际,红兵开始主攻比较感兴趣的“牛”行当。
养牛,贩牛,研究牛,最终而解牛,红兵在血腥的红海商战里,为自己量身打造出一片清冽洌地蓝海——复制庖丁,解庖丁
敏锐,自信,刚毅,这就是红兵吗?
西开牧业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翁原本是一个穷人,白手起家,靠拼搏创下了一份大事业,人们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他让大家猜,如果谁猜中了,就给他一百万。猜想的结果众多,有人认为是勤劳,有人认为是智慧,有人认为是运气,有人认为是上帝的安排……富翁统统摇头,最后有个十岁的小女孩猜中了,秘诀就是——野心!
从旁观者欣赏的角度来看,红兵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而这种野心,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弄出了一些小名堂后才生成“野心”,那这不是真正的野心,只是头脑发热,志得意满而已,这样的“野心”是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一遇到困难和挫折,“野心”也就消失了。而真正的野心是不为困难和挫折所左右的,它成为人的一种本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持不变。红兵从小就有不甘人后的心理,喜欢争第一,这大概是野心的朦胧显现吧?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解牛乎?”
解牛之宗祖是庖丁,红兵要做的,就是复制庖丁,解庖丁!
在běi jing等地苦心经营7年,红兵创下了千万元资产的家业。有了自己的育肥牛场,有了自己的农场,有了自己的运输车队,那么,复活庖丁,复制其技艺该是时候了吧?
对,是时候了。
山东阳信肥牛收购网点建成!
山西闻喜肥牛收购网点建成!
河南渑池肥牛收购网点建成!
陕西大荔肥牛收购网点建成!
安徽蒙城肥牛收购网点建成!
四川达县肥牛收购网点建成!
甘肃灵台肥牛收购网点建成!
1999年,从郑州到běi jing的高速公路上,每天都有十几辆红兵的运牛车。
难怪中国牧工商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志良说:“红兵,你现在可是中国最大的牛贩子了!”
2001年7月,红兵来到平凉,来平凉的红兵是为了考察平凉的“红牛”。考察的结果是:
“平凉要把养牛业当作全市的主导产业来抓!”
“平凉要种200万亩优质牧草!”
于是,西开牧业有限公司诞生。用红兵的话说:“西开西开,西部大开发嘛!西部大开发,大好时机,借势乘风,做大西开,做强西开。”
2001年10月上旬,红兵以租期13年、年租赁费35万元租赁了原平凉市柳湖乡标准化屠宰生产线、泾滩三社清真冷库。
2001年10月中旬,红兵投资110万元改造屠宰车间、吊牛轨道、翻板机、新建了三座预冷库,购买了高档肉牛屠宰、分割、真空包装的专用设备。
2001年11月12ri,在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志良的支持下,生产线正式投产,年屠宰能力3万头。
在此期间,中牧集团委派了高级工程师代培员工,指导相关改扩建工程,负责生产并包销产品。
复活庖丁之技艺,红兵的梦填补了西北五省不能生产高档肉牛的空白。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003年10月,于红兵而言,正值桑林之舞境界,事业如ri中天,销售旺季滚滚而来。但,市政新城区规划,崆峒区领导在该屠宰生产线调研后指出,该企业地处新城区规划中心地带,与城区整体规划和城市卫生环境要求不符,停止扩建,应搬迁新建到二十里铺工业园区。
作为在商言商的红兵来说,此次搬迁损失太大,但时任崆峒区委书记张军利及区有关部门领导的动员和诚挚实干jing神感动了红兵。
随之,红兵停建了速冻库、贮藏库、高档肉分割车间、羊屠宰线的工程。
2004年12月,西开牧业在平凉二十里铺工业园区重新建成年加工肉牛3万头,羊5万只的屠宰加工生产线,并于2005年1月2ri投产生产。
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搬迁建设到生产的全部过程,一边生产一边新建,没有因新厂的建设而影响老厂一天的生产,这样的速度与效率在平凉的商业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期间,也多亏了平凉市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红兵如是说。搬迁这件事对红兵的震动很大:“只要敢于接受挑战,就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在退伍后12年的艰苦创业中,红兵多次遭遇山穷水尽,但走过了,又是一次柳暗花明,趟过了,又是一个辉煌战绩。
“要图天下,制订正确的策略是关键的一着。”挪借此言:在当今,要想立于商海cháo头,必得有政治家的大视野,必得有对市场透彻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才能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策略。否则,好像瞎人骑瞎马,乱碰乱撞,未有不翻跟头,或摔死的。
于红兵而言,最耗心神的问题就是:哪一种才是西开做大做久最正确的策略?
细究中国肉牛屠宰行业的竞争:一是牛源,一是市场。
牛资源再生xing周期长,各屠宰企业的竞相抬价收购牛源。成品销售时,又一窝蜂地竞相抢占市场份额,又竞相低价出击。恶xing循环导致中国90%的肉牛屠宰企业亏损,那10%,也只能以微利苦苦支撑。最致命的一点是:屠宰业不是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屠宰场能生产高档牛肉,小屠宰场投资百十来万也能生产,几个人打地滚宰牛也一样能捣腾出牛肉,且是自宰自卖,成本极低。
《孙子兵法?计篇》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而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者,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红兵的胜算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一鼓作气开发新产品56种,其中最具代表xing的是s腹牛肉,其出厂价达到180元/公斤。
从核心技术上讲,西开在短期内就跃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五省第一家采用欧共体卫生标准及德国先进的肉牛屠宰分割技术的肥牛加工企业。
就产品销路而言,西开产品通过中牧华安公司进入了国宴和驻华使馆。替代了进口肥牛,又为进入中国的外国餐饮企业,诸如韩国料理、ri本料理、美式汉堡等提供了原料。
为了建立更稳固的产业链,2005年,红兵在山东老家菏泽开了第一家3000平方米的西开肥牛城,生意火爆!
2006年4月,红兵在西安开了第二家西开肥牛城,生意火爆!
小荷露尖尖,出水成奇葩。这就是红兵吗?这就是蓬勃的西开吗?
民心、军心、将相之心
ri本各大企业竞相研究百年不衰的《三国演义》如此论:争天下,胜败决定于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包括民心、军心、将相之心,这“三心”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这“三心”缺一不可,得这“三心”必兴。
红兵说:“经营一个企业实际上就是经营一个老板的理念。”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西开公司的人,特别是公司的中高层领导,都是红兵从山东老家一个个挑选出来的,他觉得从老家找来的人,知根知底,容易磨合,工作上很快会默契,这样企业的运转就顺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商言商,商之道,人是关键。对西开而言,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就是一切关键的关键。所以,每一个掌握西开核心技术的人,无不是红兵一手培养起来的。先是在老家物sè,然后带到平凉,培训,上生产线,从最低层做起,如果做得好,脑子转得快,人也诚实肯干,就慢慢成为了西开的核心人才。
红兵平时与员工相处随和,从不摆老板架子,实际上他也摆不出来。没有做老板的自以为是,员工们都爱提意见建议,因为所有的意见建议红兵都乐于认真倾听,不管他认为是对还是错,他都以商量的态度与之讨论,不会因为提出的意见建议不合已意,就加以训斥。员工们在“张老板”手下工作都感到舒心,受他的感染而诚心,与他相处久了莫不对他忠心,自然而然在工作上就尽心。
4月的西安,夜风过处,微微泛寒。一酒楼里,灯火阑珊,人气淡疏,生意萧瑟。唯一桌客人,热闹非凡,酒正酣,意正浓。“哈哈,抱歉,给你找得下家今天不来了,干脆,你这酒楼我接下算啦?要不然好不容了易找着婆家,可女婿娃却跑啦,岂不显得我这朋友没有诚意?”说话的就是红兵。
“真的?一言为定?”惊喜交集的那位,就是这家酒楼的老板,红兵的好友。由于不擅经营,酒楼生意举步维艰,委托红兵觅人转让。红兵介绍了一位山东客商,本约好今晚来谈相关事宜,临了对方却推托未到。仗义通财路,玩笑成真,红兵出手接下酒楼。经一个月的紧张装修,西安多了一家名叫“西开”的肥牛火锅城。不懂餐饮经营的红兵,用几个同行不敢想的促销活动,却硬是把个“西开”肥牛火锅城闹腾的riri爆满,等待就餐的队排得老长。
豪气,大气,侠气,这就是红兵吗?
如果说员工的拥戴佐证红兵深得“民心”。那么,玩笑间出手接酒楼的仗义,该是待朋友与客户以挚诚的明证,换个角度想,合作者也罢,客户也罢,朋友也罢,这一组大军之“军心”红兵又焉能不得?
类似jing彩纷呈、颇具传奇sè彩的小故事,在红兵这儿真是不胜枚举。
红兵之弟在山东结婚,红兵当年辗转河南时的那些牛贩子却全部不远千里赶去贺喜!只有红兵自己才能掂得出这其中的情谊!
完成原始积累时最艰难的那段ri子,发生过一件现在看来小事一桩的事儿,对红兵的影响却是铭心刻骨的。1994年的冬天,红兵在河南渑池县牛市场买了两车牛差8000元不能装车,是拉一车牛走呢,还是借钱拉两车?可亲朋好友能借的钱都借来了。凛冽的寒风中急得满头冒汗的红兵正在犯愁之际,一个人叫路臣的牛市场交易员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替红兵担保了8000元的帐。岂不知,路臣刚因给河北大厂县一个回民担保10000元牛款而受骗。在路臣要给红兵担保的时候,有人提醒:张红兵是外地人,你了解他吗?他拉走牛不来了咋办?而老路的担保依然义无返顾的,因为他了解红兵。路臣对牛市场负责人说:“我这次绝没有看错人!如果红兵骗了我,我愿为他倾家荡产,但红兵绝不是骗人的人!”
“8000元!当年的8000元!”红兵喃喃念叨,“那不只是货币意义上的8000元!那是我人生意义中最贵重的jing神承载,是我终生难忘的‘财富’!”
昏暗的灯光下,这个搏击商海的八尺男儿的眼中竟然有薄薄的雾气。
那年,大娘去世,大娘之于红兵,是再生亲娘。从出生后五十天丧母起,大娘就一手拉扯着红兵chéng rén。大娘的去世,红兵的哀痛是无法言表的,红兵恸泣:尚未尽孝,“亲娘”即已撒手!就在红兵回老家奔丧之际,销售部告急,要求紧急调配23万元的货源,因为客户的火锅城等“肉”下锅。可红兵未走,坚持要在老家按乡俗为大娘守孝七天。七天后,因悲痛疲伤交集而憔悴不堪的红兵飞赴阳信,而此时红兵身上只剩下了5000元现金。
用5000元调配23万元的货,这对红兵又是一次高难度的智慧挑战!此时的红兵如何应对?
“赶到阳信县广营肉类有限公司,交了5000元定金,我要求他们当天中午让人装车,因为计算着中午时销售部的8万元可以到帐。就给他们申明,装车后先到帐8万元,然后让送货车到达兰州后再付余款,计算着车到兰州得两天时间,两天内,各销售点的货款回收额凑齐15万是没问题的。为了强化供货点的信心,我告诉他们说,假如你们货到兰州后那15万货款没到帐,你可以不卸货,再折返回去,折返所耗费用那8万多块钱也够了吧?”就这样,一场利用时间差的漂亮的后勤保障战胜利!”红兵爽朗的笑让这场小小的战役充满了喜剧sè彩。
“—个好商人的标准就是,花10块钱办1万块钱的事,花1万块钱,则能办100万块钱的事,这就是商人的本sè。”红兵如此说。
扩建那阵子,资金压力大,已经欠了河南一家贩牛市场近10万元的帐,因为急等牛源,红兵让采购员乔风永再去河南拉一车牛。乔风永不去,因为他想这没钱还能把牛拉回来是不可能的事了,因为这个行业几乎都是一手钱一手货,绝少有欠款,而红兵已经欠了那许多。但于红兵而言这货必须得拉。他思虑良久,进屋写一封信,郑重地用信封装好,封好口,交与采购员,让带去给那里的市场负责人。奇迹真的出现了!采购员果真拉回了5万多块钱的牛。采购员一直不解,这信里到底写了什么,竟如此管用?红兵说,其实他在信里什么也没写,只装了一张白纸。他明白,他在信里写什么都是多余,凭多年来他与那家市场打交道的信誉,凭牛贩子们对他红兵其人的了解,他什么也没有必要写,只需在信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就一定会懂。”
乐观,执着,敏锐,这就是红兵吗?
提及他的田园里,那各式各sè的鲜果菜蔬,红兵那悠然的神情,很有些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舒。
他在běi jing上学的女儿曾对他说过:“爸爸,你真伟大,有你这样的爸爸,我很自豪。”女儿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是从红兵平时诸多经意或不经意的大事小事中感受来的。能得到女儿这样的认可,红兵说他很惭愧,一家四口人,生活在四个不同的地方。妻子在山东老家做生意,女儿在běi jing上学,儿子却在西安,自己呢,在平凉又忙着公司的发展。谈及女儿,红兵开心地像个孩子。他说觉得欠家里人太多,女儿小的时候跟着他东奔西走,受尽苦楚,连一天幼儿园也没上过,但女儿真异常懂事,学习也特别好。她现在在běi jing市通州区官园小学学习,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想起这些红兵甚觉安慰。
细致,坚韧,温情,这就是红兵吗?
如果说疼爱孩子,孝敬尊亲是天xing,那么帮助一方百姓过上好ri子,则需要悲天悯人的善良与大慈悲。红兵替平凉农户算过一笔帐。一个农户养2-3头母牛,年产2-3头犊牛,收入就是2000-3000元,对于分散养牛户来说,是不计粗饲料和人工成本的,而这几乎是养牛户的纯收入。而且养2-3头牛,有老人和妇女就可以了。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农民可以大力发展短期育肥。农民如果花1000元买一头小牛犊,育肥一年可以卖到2800-3000元,除去饲料费用可赚取800元,养10头牛可赚到8000元。农民如果花3000元买1头阉牛架子牛,经过4个月强度育肥,可卖到5000元,除去饲料费用也可以赚500元左右,同样,养10头牛,户均纯收入也可以达到5000元。提高养牛效益除改良品种、应用科技外,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是转变饲养方式,开展肉牛直线育肥和短期育肥,生产高档牛肉。
按照红兵的思路,以他公司的名义,从平凉市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000万元,建设以“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带动发展150头模式高档肉牛农户4户,10头模式高档肉牛农户30户;自己再建一家年出栏4000头的高档肉牛示范养殖场。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和公司能够两头受益,进一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我还想承包一个村,通过我个人的能力帮扶这一个村的发展,实现多年来的愿望。我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平凉,但我可以利用我自身的能力为平凉做一点事。”红兵如是说。
悲天悯人,将相之心,这就是红兵吗?
结尾
如果说,将相之心张红兵,那么,这将相之心里,最不能或缺的就是:爱心和同情心。红兵怀着博爱之心,在平凉生活着。
红兵和他的西开牧业的成功无疑给了我省众多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以启迪和思索。事在人为,不进则退。人生如此,创业亦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