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篇 娃在家里坐,祸事从天降(1 / 1)
6月29ri下午三时左右,编辑部闯进一位浑身**的中年汉子。
“记者同志,帮帮我。”来客还没不得及站稳,就急急地开口。
“您请坐。”
“我叫马军(化名),是崆峒区——乡——村人,昨天晚上雇车连夜从宁夏赶回来的,就因为我娃被人闯进家里打成重伤,他妈没辙了打电话叫我快回来。我就想不通,我娃好好地在家里忙活,啥坏事也没做,在自己家里莫名其妙地被三个人暴打了一顿。我只有一个感觉:冤哪!”
“您先坐,慢慢说。”
马军喘了口气,稍稍平缓了一下,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6月28ri中午12点多,马小亮(化名,19岁,马军之子)正与其母在自家院子里干活,突然闯进来三个人,手里提着扳手,二话不说就把马小亮打倒在地,其母慌了神,正无计可施间,马丽(化名,20岁左右,属该村小学女教师)冲进来,老远就喊:“别打了,打错人了!”施暴的三人这才停下手。
周围的邻居,放学的孩子,当事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马小亮和其母才明白了整个事件的起因。
马丽所带的学生里有一个叫秦小亮(化名,14岁,已从该校五年级毕业,马丽曾是其班主任)的孩子,人有些调皮,6月27ri下午去学校玩时与马丽起了冲突,马丽大怒,jing告说要找人“收拾”他。
6月28ri上午,马丽的亲兄弟伙同另外两人,搭称出租车赶赴秦小亮家“抱打不平”,在该村向另一正在玩耍的小孩子打听“小亮家在哪?”,对方顺手指了学校隔壁的马小亮家,于是就发生了前述的那一幕。
难怪马军一个劲地叫“冤”,只因给娃取的名字里有“小亮”两个字,就招来此祸,能不“冤”吗?
在我们要发稿之际,马军陪同马丽的老父亲赶来报社,说他们愿意私下协商赔偿,请求不要报道这件事,说马丽十年寒窗不容易,有这么个饭碗很难,给她留条路。鉴于此,本文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及地址,只希望这件事能给她一个深刻的教训。把人打错属失误,但对一个曾是自己学生的14岁的孩子,用如此恶劣的手段报复,如何能为人师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