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平叛(1)(1 / 1)

加入书签

孙权称帝八个月之后,士徽为了巩固在交州的势力。同时因为被黄寻打败,跑来投靠自己的士规进言。广信士家被诛灭族之事,让士徽感受到了危险将至。

不然广信士家自父亲士燮制霸百越以来,屹立在交州数十年之久。如此巨大的世家豪族,怎会被一个无名之辈所诛灭。定是有吴国朝廷的授意才敢做此大事。

士徽于是将士家门生故吏安插在交趾、日南、九真三郡,牢牢把控住此三郡。并命手下大将甘醴率四千军进军郁林郡,明言剿匪,实欲夺郁林太守之权,掌控郁林郡军政大权。

士徽和合浦太守,其叔父士壹数次通信,欲并为联络。但士壹之子士匡料士徽不能成事,于是通报交州刺史吕岱,言士徽之种种布置。

吕岱得士匡密报之后,遂上表孙权奏曰。

“臣以凡吏之才,赖陛下圣德威灵,荷上将之任,刺督交州,奉辞于外。今交趾太守士徽承父之位,坐享太平,却阴蓄异志,图谋不轨。近日遣其将入郁林,明言讨贼,而实欲据郁林自归。又命其手下门生僭润九真、日南二郡。

臣与士匡情笃知交,因告臣士徽逆谋之举。臣得通报,寝忧反侧,疢如疾首。故上达天听,欲为陛下除此逆贼。求陛下速定纲纪,臣在交州必伏等圣言,以启兵戎”。

这表孙权览毕之后,当即大怒。想孙权刚称帝之时,士徽献上大量珍奇,并言永为大吴藩屏。孙权高兴之下,封士徽为侯,并赏赐大量金银财货给士徽。未想到士徽是明面讨好,私下暗谋。孙权当即命吕岱都督交州诸军事,讨伐士徽。

孙权的讨伐诏书到达交州后,这时吕隆想起以前对黄寻的承诺。遂对吕岱提出,调黄寻来参与讨伐士徽之事。吕岱见是儿子提出来的建议,当然答应。

且说黄寻在建安编练山越新军,却得到了吕隆传来的调派令。在令信上,吕隆言黄寻以前在广信诛灭士家时,吕隆答应的若士徽谋反,便调黄寻参与讨伐的承诺。

如今吕隆征调黄寻为手下,上表朝廷。朝廷当即除黄寻建安县尉之职,官复破贼都尉,调入吕岱麾下参与平叛之事。吕隆在广信等待黄寻尽快会师,而后攻击郁林郡的士徽手下大将甘醴。

黄寻得知要去交州参战,当然马上整训全军。而后向谢和交付县尉印信等一应事务,随后率领两千三百大军直奔广信而去。

大军行军当然时日漫长,黄寻所部到达广信时,已经过去了两月有余。黄寻为了保证战事的胜利,大军出征之时急命徐四速去召徐大、赵达回军作战。所以当黄寻率军赶到广信时,赵达并徐四已在广信等候。

赵达、徐四回军之后,黄寻问怎么不见徐大。徐四回答到,徐大找到了一伙现在在蜀国境内当山贼的老兄弟,但是他们不愿来加入军队。徐大为了说服他们,所以要留在当地,花费些时间劝说。

黄寻听到徐大为了扩展队伍,也是尽心竭力了,心中对徐大的感激更加上升。黄寻将军营安顿好后,自入太守府见吕隆。

进入太守府,只见吕隆坐于大堂正中,旁边左右坐着蒋休、蒋庆。因为都是老熟人,吕隆直接让黄寻坐下,开始军议。

吕隆首先说道:“如今黄都尉之军已经赶到,那么我们便可以发兵攻打甘醴了。黄都尉,我先告诉你如今战况。在你赶来的这段日子里,家父先亲自率军攻合浦。由于合浦太守士壹之子士匡为我军效力,所以合浦郡已定。

家父出征之时,命我率三千军攻打占据郁林郡的士徽手下大将甘醴。甘醴手下有四千军,所以我要等到黄都尉之军与我会合之后才出征。如今家父已经进军交趾,与士徽大军在曲昜进行攻坚战。

曲易乃是交趾郡治龙编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能攻破曲易,则可直接围攻龙编。可是士徽手下大将甘醴欲攻打广信,乱我后方。所以我必须灭掉甘醴的四千军,彻底断了士徽的一条臂膀。

如今蒋太守已在广信征兵三千人。这还要感谢黄都尉,因为你诛灭了士家,所以朝廷在广信的权威得以布立,这才能征到这些兵。我即刻会与蒋庆将军出征攻打甘醴,这广信城就麻烦黄都尉镇守了”。

黄寻听完一楞。怎么回事,我大老远从建安赶到此处,却是来守城的?

蒋庆见黄寻一脸的不情愿,出言解释道:“我与吕将军出征后,广信城只有一千兵镇守。而广信士家的漏网之鱼士规,也跟随甘醴来到苍梧郡。并以士家在此地多年的威望,将苍梧北面的临贺、封阳、荔浦三城说动,叛归甘醴。

士规在这三城招募了两千八百人的军队。虽然大部分人都是百越人,但也有山越宗族大帅潘逵参加士规的军队。潘逵是临贺的山越大宗,可以说临贺山越,潘氏为首,手下军兵计有一千六百人。

潘逵参与士规的逆谋,但是却与士规平起平坐,实际上是想趁机将临贺完全掌控住。士规驻军封阳,随时可以南下攻打广信。只是我军在广信有六千大军驻守,甘醴不敢进攻,故而拖到黄都尉参战。

如今黄都尉镇守广信,料士规是黄都尉手下败将,必不敢进攻广信。所以吕将军方才能放心出征,与甘醴决战。黄都尉只要守住广信便是大功,广信就交给黄都尉了”。

黄寻听完蒋庆的解释,才明白前因后果,当下答应了守城之任。

吕隆和蒋庆直接率军出征不提。黄寻紧接着命赵达、吾彦、李开等人前来议事。

众人到了之后,黄寻将守城的原因告诉众人,并问众人有什么想法。李开自梅成之事后,发愤习文练武,这时见黄寻问计,遂先开口说道。

“主公,如今我军共有两千三百大军,而广信原有一千军守城。我军何不分兵,诱士规前来野战。士规报仇心切,闻广信军少,必发兵来取广信。而我军设伏破之,一定能得胜利”。

黄寻听完李开的话,直接指出了李开的问题所在。

“昔日我在猛陵驻兵,诱士规出征,是因为士规不知道我军的虚实。但从士规遍派斥候查探情形可知,士规不是无谋之人。后我袭取广信,士规来夺城攻战。我用卢询之间,方才赚士规入城,关门打狗。

但士规得城中士家死忠之人的帮助,逃出广信,直接走为上计。从此种种事件,可知士规必有觉悟。若再故伎重施,士规不会再中计,是无用之劳也。李开你想法虽好,但作战不仅要知己,还要知彼。要清楚敌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用对应的计策合之。

士规既然说动三城叛归甘醴,必有所图,不会按兵不动。我料士规肯定是还在招兵,待有数倍于广信守兵的人数后,必会来攻广信。所以我现在命徐四前去探听士规虚实,我军暂时整军训练。待徐四回来,再做计较”。

黄寻既然确定下来方针,众人当然依照行事。黄寻在广信整训军队,布置城防。蒋休将所有的城中防守之事,全都交给黄寻去做。有了以前的合作经验,蒋休还是很相信黄寻的能力的。黄寻也不想跟这个废物打交道,就让他沉浸在花天酒地中吧。

过了七天,徐四回来了。黄寻命徐四将探听的情报,一一报来。经过徐四的报告,黄寻才知道。原来自从士规逃往士徽处之后,其所领的一千余军队,当然被士徽吞掉。士规得了个护军的职务,但是其手下就只有三百多人了。

后来士徽派手下大将甘醴出征郁林郡,并窥伺苍梧郡。士规见这是一个能报仇的机会,便请命跟随甘醴出征。士徽也想利用士规的身份调略苍梧郡豪族士人,便准许士规随军出征。

士规到了苍梧郡之后,利用自己广信士家在苍梧的影响力,以及借士徽这面大旗,很快就取得了百越人的支持。临贺、封阳、荔浦三城都响应士规。士规从这三县中征募部队,渐渐成了气候,不再受甘醴的节制。甘醴当然不满,命士规率兵回军,结果士规拒不奉命。

甘醴大怒,欲亲自带兵吞并士规,可此时吕隆率军进驻广信。甘醴怕与士规之战便宜了吕隆,所以只好忍住,默认了士规的自立。

士规见甘醴承认了自己的地位,知道现在自己是跟甘醴平起平坐了,于是又派人去联络临贺郡中的山越人。

临贺山越大宗潘氏,响应了士规的号召,趁机举兵攻打临贺郡城,掌控了临贺县。并向北进军冯乘、富川两县,意图控制整个临贺郡。士规得到了潘逵的支持,于是大力招募山越、百越族人。

现在士规之军已达四千人,其中多是百越人中一些受了士家恩惠的部落,或者山越豪宗大族参军。但是这些招募的百越人兵器铠甲落后,士规的三百亲卫队勉强达到着铁甲的级别,其余的人还是皮甲着身。

黄寻得到了士规军队的详细情报后,思考了起来。光守城等待吕隆战胜甘醴,那肯定不是黄寻的风格。但如今士规驻兵封阳,拼命招兵,根本不会对广信有什么攻击。待到士规招满万人,肯定才会对广信动手,那时黄寻必定是被动挨打的局面了。

黄寻思考良久,终于有了办法。士规以临贺、封阳、荔浦三县为基本盘,而临贺潘逵又只是与士规貌合神离,欲掌控临贺郡大权,对交州战事不甚上心。那么士规得不到临贺的兵员补充,只有荔浦、封阳听命于士规。

黄寻想的是放出消息,言道自己将率兵前去支援吕隆,讨伐甘醴。而实际上是去平定荔浦,断士规一臂。如果士规听到这个消息,其一会直接南袭广信,其二也会率兵去支援甘醴。无论怎么样,士规都会从封阳出兵。

若是士规攻打广信,黄寻留赵达守城,应该可以挺住一段日子。待黄寻平定荔浦,回师广信,可一战而破师老困顿的士规军。

若是士规前去驰援甘醴,则黄寻在路途中设伏,也可以歼灭士规军。不过黄寻觉得士规大概率会攻打广信,毕竟士规要报灭族之仇,破广信,杀蒋休是士规的第一目标。黄寻觉得计划已定,遂对众人说道。

“我欲领一千军速袭荔浦,诈言驰援吕隆,留赵达守广信。士规派人探听消息,得知我真不在广信,必会率军前来攻打广信。而我相信以赵达的能力,必可保广信不失。

我带领越绝、奉难二营各五百人,足够平定荔浦。到时回援广信,士规军攻城不下,见我军回援,士气定降。而后赵达与我内外夹击,必可破士规之军也。不知诸位以为此计如何”?

众人皆以为黄寻的计策缜密无缺,李开更是对比黄寻和自己所提的计策有何不同。发现黄寻从大势着眼,提出分兵袭击荔浦,是真的要去平定荔浦。而李开自己的想法,分兵只是要诱士规出征的独立之计,没有黄寻的连环计漂亮。

黄寻打下荔浦,不论士规出不出兵,都是大赚。而若是士规不出征,则断士规一条臂膀。若是士规出征,那不仅荔浦平定,而且达到了诱士规出兵的目的,是怎么样都不会吃亏。李开觉得黄寻的计策实在是比自己的想法完善得多,遂更加佩服黄寻了。

黄寻命吾彦、乌力录、李开跟随自己出征,留赵达镇守广信。第二天清晨黄寻就大张旗鼓的出征了,为的就是告诉士规,我去支援吕隆去了。

士规在封阳大力征兵,可惜附近的百越人愿意加入的都加入了,不愿意加入的都藏在山林中。士规现在也勉强征到了四千三百人的部队,其中有八百人还是潘逵的弟弟潘式前来支持士规的。

士规并不能号令潘式听命,毕竟潘式是士规的合作伙伴,并不是手下。这时手下斥候来报,到达广信的黄寻所部在今日清晨开拔出征,言明是去支援吕隆。

士规听到这个消息,命手下再去打探。毕竟黄寻诡计多端,士规怕又是黄寻的诱敌之计。士家灭族之战,士规反复推演,发现黄寻就是专以情报胜之。所以士规现在非常重视情报消息。

经过斥候三日的探报,有些斥候就跟着黄寻的军队后面循着走。发现黄寻真的是一路往郁林郡方向而去,于是斥候回报士规。士规犹自不放心,让斥候继续跟着黄寻,直到出了猛陵县八百里地,然后又回报士规。

士规发现黄寻真的是要出了苍梧郡,入郁林郡,当下终于下定决心出兵。为了让这次攻打广信城一举成功,士规还以攻下广信让潘逵抢掠的条件,让潘逵再派了六百人加入士规的部队。就这样,潘式领一千四百人加上士规的三千八百人,共五千两百人的大军前去攻打广信。

黄寻在将要入郁林郡时问徐四,士规的探子如何了。徐四答到,士规的探子已经全部回去报告去了,现在我军可直向荔浦进军。于是黄寻命大军转向西北,直朝荔浦进军。

荔浦县县令王着本是士家门生,受士燮提举方才坐到此职。所以当士徽与吴国反目时,王着响应士规的号召,叛吴投士。而今为了相助士规,也在荔浦征兵。

但是荔浦作为偏远之地,又多是越民居住,所以愿意为士家服役的人甚少。在王着还在思考怎么征兵之时,其弟县尉王族来报,有军队直往荔浦而来,不知到底是士家之军,还是吴国之军。王着当然马上命关闭城门,并上城来查探来军虚实。

黄寻率军来至荔浦城下,见此城墙才两米高。心想到,这是我见过的最垃圾的城了,也不想做什么战前会议,直接让吾彦喊话,让王着尽快投降。

王着见敌军不过一千人,就让自己未战先降,也太瞧不起自己了。王着当下面子观念作祟,拒绝投降。

黄寻见王着拒绝投降,直接命吾彦为统帅,领一千军立刻攻城。

荔浦城城墙不过两米,又如何能抵挡黄寻的精练之军。不过半日,吾彦就攻入城中。李开见势直接率兵攻打县衙,斩杀王着,生擒王族。对于李开的投机取巧,黄寻也知道此人的毛病。

李开在吾彦还在与敌军巷战之时,率兵直接攻打县衙,立下了斩杀王着,生擒王族的功劳。相比之下,吾彦的破城就失色许多。但是黄寻也知道自己手下,现在能独自领军的人太少了。李开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