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心结的枷锁之雨过天青(1 / 1)
“你让我再好好想想……”玉欣不知道会这样,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跟银志滨离开。自己只是好希望每年都能看到他,并没有想过要跟着他去。一时没有了主意,再加上听银志滨说肖叔叔也已经同意,自己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玉欣你还想什么?难道说你还留恋这个地方吗?”银志滨说完心中就有些后悔,他并不想惹玉欣伤心。
“我……这里有我的爸妈和哥哥……我走了,他们怎么办?”玉欣听到银志滨如此说,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是呀这里还有什么留恋的呢?可是爸妈和哥哥谁来陪伴?谁来常常给他们添把土?谁来给他们烧纸哩?
“玉欣,你醒醒吧。他们已经不在了,你不要这个样子好不好?”银志滨走到玉欣跟前说。
“是的,他们都没有了。就剩我自己了。”这本是自己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家中就剩下了自己。
“不要这样,还有我呢,我会好好照顾你的。跟我走吧,好吗?”银志滨把钰揽进了怀里,轻轻安慰她说。
“嗯。”玉欣哭着点了点头,一向坚强的自己终于支撑不住了。就这样把自己交付给一个自己并没有仔细了解,但相信他一定会对自己好的男人。
银志滨看到眼前的玉欣已经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深沉。欢笑对于她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强烈的求生愿望使她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衡着。从爸妈及俩哥哥的过世及妹妹的远嫁他乡,让她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
可是她仍然没有倒下,那种充满忧伤的神情和哀艳的气质强烈地震撼着银志滨的心。
家中改变卖的都变卖了,房子宅地是属于程家的,玉欣没有动。只是把院子里所有的树留给了肖叔叔家,让他们择ri拉走就是。别的再也没有什么了,能带走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包袱。
早早地银志滨就带着程玉欣上路了,远远地看见肖叔叔和婶婶在向着这边挥着手。本来并没有想惊动肖叔叔一家人,可是他们仍然赶来送行。想必他们也理解了银志滨的用心,没有出声叫喊,只是远远挥着手算是送别。
玉欣静静地站在那里,冲着肖叔叔他们的方向深深地鞠了鞠躬。然后凝望着渐渐离自己远去的村庄,好好牢记住这里的一切。
爸妈,哥哥,别了。我以后再回来看你们,原谅我离开了你们。
我已经把眼泪哭干,我不想这样生活一阵子。
我一定会好好地生活下去。虽然我心中对琳儿充满了怨恨,可是她毕竟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会想办法找到琳儿的。放心吧,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
“我们走吧。”银志滨很怕玉欣再流眼泪,连忙揽住玉欣的肩膀说。
“嗯。”玉欣点点头,转身随着银志滨离开了这个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村庄。
之所以最终选择离开这个秀丽的小村庄,是因为它令自己伤透了心。其实心中有许多的不舍得。这里有爸妈和大哥的灵魂,有待自己象亲生女儿一样的善良热心的肖叔叔和快言快语的婶婶。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村里乡亲的闲言碎语。有人说自己命硬克死了爸妈,克死了两个哥哥,逼走了妹妹。另一方面的说,是因为娶了艳玲姐,她的命克死了爸妈及两个哥哥,还克死了她的第二个丈夫。
不,我要离开这里。我不能象艳玲姐那样经不起打击。即使程家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其实不然,爸妈是因为两个哥哥的过世,受到的打击太大,承受不了才双双故去。而两个哥哥,一个是因为意外事故而亡;一个是因病而故。艳玲姐的第二丈夫也是因为酒后驾驶撞车而亡,并不能把责任全推在艳玲姐身上。)
(其实后来的ri子我也是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去想怎么样把琳儿找到。更不敢想找到以后怎么样?难道说也把她带到这里来吗?肯定不行。所以自己一直在犹豫。随着时间的增长,也忘记了许多记忆。能留在脑海中的仅仅是程玉琳这个名字而已,她嫁的丈夫叫什么及村名早已放置脑后。)
“妈…妈,那…个…玉欣是你吗?”女儿谢海铭哽咽着说。
“是的,我就是程玉欣。之所以改名湘玲,是为了即想念艳玲姐又忘不了妹妹琳儿。”
“妈妈,你是不是怕我们也象你和姨妈那样吵架,伤了和气。放心吧,妈妈。我们吵归闹归闹,可我们仍然是亲姐妹,不伤感情的。我会让着妹妹的。”海燕擦干了眼泪,紧紧地靠在妈妈的旁边问。
“妈妈,我也会让着姐姐的。”海铭也紧接着说。
“妈妈知道你们不会象我们那时候那样,是妈自己多虑了。”
“程阿姨,我想问一个问题行吗?”李翼小心翼翼地问。
“说吧,李翼。”
“你回去找过玉琳姨妈吗?”
“找过。可是没有半点消息,这么多年过去了,村子也变得认不出来了。相信要是琳儿也回去找我的话也认不出了。”
“那…问那个艳玲爸妈的村子里的人,他们一定知道艳玲嫁到哪里了,不就知道姨妈的消息了吗。”
“没有人告诉。你叔叔曾经托人四处打听了,他们说是艳玲姐的爸妈急于把女儿再嫁出去,是悄悄地把女儿送走的。而后来琳儿出嫁的时候是艳玲姐带了人来接走的琳儿。就等于琳儿从她那里嫁出去的。而琳儿又是嫁到一个艳玲姐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只是艳玲姐婆家的那个亲戚带着男方家的人来接走了琳儿。要是我们这面跟着去一个人的话就不至于找不到琳儿了。艳玲姐当初为了让爸妈少cāo心,把事揽了下来。爸妈也就听了她的。”
“她不会把姨妈给买了吧。”李翼说完后伸了伸舌头。他也后悔自己问的莽撞。
“去,李翼。你胡说什么呀。”海燕埋怨道。
“放心吧,孩子们。我绝对信得过艳玲姐。她是个好人,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而且爸妈只所以答应这门亲事,是因为听说男方家那个地方生活比我们那里要富裕。”
“出嫁的时候就没有人去送姨妈吗?”
“当时,肖叔叔本来也要去送的。是爸妈劝说,肖叔叔才没有去。爸妈也信得过艳玲姐,才放心地把琳儿交给了艳玲姐。”
“那姨妈为什么出嫁后从来没有回过娘家?”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可能跟她丈夫去城里住了吧。她又没有出过远门,没有人领着她,她自己才回不来呢。再者就是艳玲出事后,没有人知道我们家在哪里,要不就是他们不愿意告诉琳儿,不愿意让她回来。”
“有这个可能。”
“我也很后悔把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
“这又不怪妈妈。怪艳玲姨,是她给姨妈说个那么远的婆家的。”海铭急忙说。
“妈妈,你怎么从来都不告诉我们?”
“那时候,我感觉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老家也确实没有什么人了。”
“那个肖……,阿姨,我们怎么称呼?”李翼问。
“要叫爷爷。不过肖叔叔一家和玉塘的爸妈皆离开了那个村庄,而我又不知道玉塘和玲玲住在哪里。”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
“肖叔叔的儿子和儿媳妇对他们不好,肖叔叔就和他们断了来往。而玉塘的父母就玉塘兄弟俩,玉塘和玲玲走后没有多久就回来把弟弟带走了。所以后来直接就把四位老人全部接走了。”
“他们没有回去过吗?”
“没有。”
“不是人人都讲叶落归根吗,他们老了难道说希望呆在外面吗?”
“为什么不行。肖叔叔是个开明的老人;而玉塘的爸妈呢,既然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外面又比老家强许多,为什么还要想着回去呢。”
“阿姨说的也对。”
“妈妈,难道说就没有一个人能记起玉塘舅舅的下落吗?”海燕问。
“是的。他们都没有印象,只是说去了很远的地方。去享福去了。”
“姨妈,我知道玉塘舅舅他们的下落。”贝儿这才出声对大家说。
“啊?你怎么知道的?”程湘玲连忙问。
“我把这个消息刊登后,好象是程玉堂的儿子程远打电话过来了。他说他们全家都想知道你的下落。当初妈妈记不起那么多,她也不清楚舅舅的事情。所以我没有去他们那里,回头我把他们的地址及电话给你们。”
“噢,知道地址就好,不着急。贝儿。”程湘玲听到贝儿一说,很高兴能知道肖叔叔一家的下落。
“姨妈,你还没有讲完哪,后来哪?”一直沉默不语的天杰还在想着整个故事,没有从故事中走出来。
“就是,妈妈。后来呢?”海燕和海铭都问。
“看你们着急的?现在接着说吗?我们要不要歇歇再说?”
“嗯。我们就想现在听完。不然,连吃饭也没有胃口了。”贝儿连忙说
“对,不听完,连睡觉都睡不好。妈妈,你快说吧。”海铭也说。
“表姐,我发现我们俩挺对胃口的。”海铭又悄悄地在贝儿耳边说。
“去,去。谁和你对胃口?别搅和,听姨妈讲完。”贝儿也小声对海铭说,心想那是受你传染的了。
“后来呀……那一年,我终于跟着他来到了城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