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初入校园(1 / 1)

加入书签

刘杰琏站在缝纫机前,看着妈妈李玉秀将新买的二尺蓝布在手中不停的比划、在用剪刀这裁一下、那裁一下,然后拿到缝纫机上转来转去,后来又剪了两条长长的布条,比照刘杰琏的肩膀,和先前的那块大布缝在一起。

“妈妈,妈妈你在做什么呢?”已经七岁的刘杰琏看着妈妈不解的问。

妈妈看了一下刘杰琏,手中的活一点没放下,“我们的小杰琏快上学了,妈妈在给你做新书包啊,要和你二哥、二姐一样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啊!”

“上学?我要上学了?那可太好了!”听到妈妈讲自己要上学了,刘杰琏简直快要跳起来了。

刘杰琏知道自己的二哥、二姐一直在上学,本来大姐也在上学,前年由于nǎinǎi的腿受伤了,再也没上。不过什么叫上学对刘杰琏来说到底是什么还不是太清楚,正因为不知道,所以他对上学还是挺感兴趣的。特别每次二哥回来都跟他讲好多好多的故事,每次听的他都手舞足蹈的乐个不停,他有时候就对二哥说“二哥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啊,我怎么就不知道呢?”二哥摸摸他的后脑说“你要是上学你也会都知道的,你也快上学了,将来你知道的会更多更多!”。还有看二姐每次回来做作业,看看姐姐书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画,二姐有时候再说说书上的内容,感觉也挺有意思,这些都引发起了刘杰琏对上学的兴趣。

刘杰琏所上的三省村小学就是目前二姐刘杰欣所在的学校,二姐刘杰欣义不容辞的将弟弟上学报到的任务揽在自己手里。

三省村其实地处在一个尴尬的地方,三省村位于内蒙古、辽宁、河北的两省一区交界带,因此就称为三省村。本来该地方原来是辽宁省管辖,后来全国区域重新规划,将包括三省村在内的中京市都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在重新划分前,中京市市辽宁省的一个最落后地区,辽宁全省的财政都支持、支援建设这个落后地区,当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后,中京市却变成了内蒙古当地比较富裕的地方,各种补贴、支援全部没有了,一切重新依靠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依然很是落后。在1980年全国多数地方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三省村还是依然保持生产队型式,直到1982年底才开始全面实行分产到户,农民才逐渐的将自己的口粮接续上。

三省村小学位于三省村的中部繁华地带,紧挨三省村村民委员会、三省村供销合作社,所谓繁华地带,因为村委会和供销社在这里,平常人们办事、买一些油盐酱醋都需要到这条街道,人相对来说多一点而已。

“姐,我想撒尿!”还没有办完全部手续,刘杰琏就感觉到自己肚子胀胀的就想小便,说着就想在学校的办公室墙下解决“问题”。

“等等!”刘杰欣赶紧给弟弟刘杰琏叫停,将他领导学校的厕所附近告诉他“你看,你以后上厕所就上那里,你看所有的男同学都去那里,在学校是不允许随便大小便的!”说着向刘杰琏指明了男厕的方向。

刘杰琏点了点头,飞快的跑进去把问题解决完出来了“姐姐,学校真麻烦!”

“就是啊,学校就应该讲纪律啊,报到完了以后你就应该听从你们班主任老师的话,不懂的事情可以问班主任老师,实在不行可以问我!”已经上五年级的刘杰欣当了一回老师,给第一天上学的弟弟上了一课,讲明了最基本的学校生活常识。对于一个20世纪八十年代刚上学的孩子,我们就不要苛求他这次差点“随处大小便”的过失吧,随着他的成长,他会学会正确处理ri常的生活,他会养成爱护良好卫生习惯的。其实这也是刘杰琏上学所上的第一课:遵守纪律。这也意味着刘杰琏的成长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从无序到有序,从“可以随处小便”到“不可随处小便”再到“小处不可随便”,这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升级。

刘杰琏上感觉红红的,有点不好意思,对姐姐点了点头,然后一声“嗯”,拉着姐姐的手一块去一年一班报到了!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