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暑期小聚(1 / 1)
一次难忘的深井之旅给刘杰琏留下了久久难以忘却的印象,等他重新返回20里之外的三省村村口还在想像着那不断纷纷而下的矿石、铺天盖地的灰尘、及时而至的水柱。
“你回来了?在大哥家玩的还好吗?”刘杰琏刚到屋里没和妈妈李玉秀说上两句话,二哥刘杰恬的声音便飘进他的耳朵。
“是阿,还好,二哥你也回来了?哎呀,二姐也回来了!怎么我才刚刚到大哥家两天,你们就都回来了,这可真太好了!”刘杰琏正和二哥说话,一闪身,二姐刘杰欣的身影也出现在他的面前,看到二哥、二姐同时回来简直让他欣喜若狂,一下子将下井的劳累抛到脑外。
“是阿,小老弟,你也是刚从大哥回来的吧,我也是刚刚到家,我们可真巧了!”刘杰欣一看弟弟,笑容一下也布满了整个脸上。
“你说你们,平时一个都不在妈妈身边,这回来一下子都回来了!来,你们都饿了吧,妈妈马上给你们做饭去!杰琏你说,你哥哥、姐姐都回来了,想给他们吃点什么阿?”李玉秀看到自己的五个孩子一下子回来三个,嘴上说着不高兴,内心里还是欢心。孩子是父母手中的风筝,无论孩子飞到哪里,,作为父母的都是用一根有形的或者无形的线连着孩子,看着他们飞翔,看着他们成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飞的越来越高!
“做粘豆包吧,我和哥哥、姐姐都爱吃粘的,特别是其中的豆沙,一说‘妈呀’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刘杰琏乖巧的看着妈妈,他猜想妈妈前几天就不住的和爸爸说几个孩子要回来,给孩子们做点豆包之类的,孩子们喜欢吃之类的话,自己走这两天妈妈一定将豆包做好了,所以故意说要吃豆包!
“傻弟弟,做豆包需要泡一下大黄米(1),加工成的面粉也需要发一个晚上(2),现在要做,也得明天才能吃上阿!你就忍耐一天吧!呵呵!”刘杰欣一看弟弟的馋样,故意逗他一下。
“你阿,和比较有福,昨天我回来就和妈妈将面加工完毕了,今天中午豆包就已经做好了!”刘杰恬比较直接,听说弟弟说豆包,赶紧说已经将豆包已经做好了。
“是吗?原来是二哥你和妈妈去的阿!”刘杰琏笑了,因为他刚才已经相信二姐的话了。
“对,我还碰巧碰上你们的班主任赵chun喜老师,他说你们的成绩下来了,你的数学在你们班考第一,99分;语文也考第一,90分。升初中没有问题了!”刘杰恬把弟弟叫到一边,告诉了弟弟的成绩。
“都是第一,我就说吗,我的学习成绩没有问题的!”听完哥哥的介绍,刘杰琏的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内心觉得想当然。
“呵呵,有点骄傲!考了第一固然可喜,可是也让人觉得不足阿!你的语文才90文,成绩太低了!”刘杰源看着弟弟的高兴样本不想多说什么,可是看到弟弟想当然的样子,觉得不好,不得不指出存在的不足。
“也是,我也感觉学习语文有些吃力,别的都还好说,就是我的作文老拉我的后腿,考完试我就估算了一下,除作文以外的70分题目,我基本都作对了,就是作文,我不敢肯定能得多少分,现在得90分,看来还是老师给我高分了呢!”刘杰琏挠了挠头,将怀在心里很长的疑问对哥哥说了出来。
“你们作文什么题目?”刘杰源和弟弟已经坐在炕上。
李玉秀和小女儿也下地去做晚饭了,李玉秀看到两个儿子一见面就说的热火朝天,心里也不住想笑,心里说倒是亲兄亲弟,半年不见,这亲近劲还真别提有多深。
“我们的作文题目是《这件事教育了我》是一篇记叙文!”刘杰琏又想到了十几天前的语文考试作文。
“呀,和我们的作文题目差不多,我们的题目是《教训》,只是题材不限,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比你们的难度可要大许多!”正在外屋做饭的刘杰欣也在关心着二哥和弟弟的对话,其实她也在关心着自己的学习成绩。
“那姐姐你怎么不早说阿,我考试的时候能看到你的作文就好了!”刘杰琏一听姐姐的作文和自己的差不多,暗暗懊悔自己没和姐姐早点联系一下。
“呵呵,文章终究还是靠自己来写!你是怎么写的阿!你不会写‘拔苗助长’做一个掩耳盗铃的人吧!最终没成功教育了你吧!”刘杰源知道弟弟已经学了这两个成语,因此故意用这两个词问弟弟,还没等说,自己先笑了!
“哈哈,哥哥,你真聪明,怎么一下子就猜对了,我写的就是拔苗助长!”刘杰琏也大笑起来,因为哥哥一下子就说中了自己!
注释:
(1)大黄米:北方产的一种植物,米粒黄sè,外形与小米相似,但是外表比较光滑,颗粒比小米略大,所以当地人就叫做大黄米。由大黄米加工成的面粉带着粘xing。
(2)发一个晚上:是食品加工的一个程序,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面”,现在多用酵母菌来实现这个过程。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