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风雨欲来(1 / 1)

加入书签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学习的路程总是漫长。刘杰琏和他的同学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之后,没有来得及回味,就又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

“先打断同学们一下,向大家紧急宣布一件事情,大家心里要有所准备!”当政治课老师正在讲解阶级斗争时,褰校长突然走进教室,打断了正常教学。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有过,不过看着褰校长一改严肃的脸膛,同学们一看就知道肯定有大的事情发生。

“同学们,之所以打断大家的学习,是因为我们刚刚收到上级学校下发的一个文件,切身的关系在座每个同学的利益,不得不马上告诉大家。事情是这样的,中京县教育局下发文件规定,为了平衡学生资源,从我们这届学生开始,实行划片召生,也就是说,我们升高中开始定向,我们的定向学校是中京三中和中京四中,现在就要马上统计报考中京三中和中京四中的人数……”褰校长拿着手中刚刚拿到的文件,向大家讲解文件jing神。

褰校长的讲解还没有完毕,下面的同学就已经是议论纷纷,问起自己关心的事情:

“三中、四中?那么一中、二中我们还能报考吗?”这是李君誉在问。

“我考的分数再高也只能到三中、四中嘛?”这是刘杰琏在问。

“……”这是孙黎贞在问。

“……”这是无数同学在问。

教室里已经象烧开水的大锅一样,气泡不住的向上翻滚,疑问的声音越来越大。正象褰校长所说,将来所上高中的好坏,切身关系到这帮人的命运,如果能够考到好学校的话,将来就可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

中京县有四所高中,分别是中京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中京一中、二中、四中在中京县城区,三中在中京县西部紧挨外省的一个镇里。对中京县的孩子们来说,一中、二中是好学校,那里师资力量雄厚,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比较多,三中、四中学校一般,考上大学的人凤毛麟角,基本是读完高中也就意味着读书生涯的结束。所以,一中、二中也就成了多数学生向往的殿堂。另外,无形中四所学校分出了高低,进入四所学校的录取分数不同,从好学校到差学校录取依次递减。在褰校长宣布这个文件之前,四所学校可以随便考,只要你学习成绩足够好,达到哪所学校的录取条件,哪所学校就可以录取你。现在,按文件所说,学习成绩再好,去一中、二中的路都已经堵死,只能去三中、四中。知道这种情况,学生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听我把话说完……”褰校长向学生们示意了好几回,最终使劲的敲了敲桌子才让大家安静下来,“此时,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但是文件已经下来了,我们只能无条件执行,现在就填报志愿,等一下还要传真的中京县教育局。”

“不填,这书念着还有啥劲,为什么就不平等看人呢?为什么要歧视我们嘛?为什么我们只能上三中、四中?……”听到这里,教室里又混乱起来。

“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反抗”恰好政治课老师刚刚讲课讲到这里,现在就拿到这里来实践了。

“呵呵,同学们,我与你们一样,难道我就不想让我们的同学都考上好学校?我们和另外已经划片的学校都向县教育局表示了异意,但是没有用,教育局的人说这是全县综合xing的调整生源,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三中、四中好的生源,让那里也能多增加考上大学的人数,他们说,他们将在全县四所高中里平衡教学力量,让一中、二中的好老师到三中、四中去教学,……”褰校长苦笑了一下,看到群情激愤的学生,只能耐心的一一作以解释。其实也够难为他这个校长的,虽然内心里也不愿执行县教育局的这个歧视xing文件,但是作为校长,还是不得不向下执行。他也知道,这项政策从长远来看对全县的教学水平平衡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第一年,肯定是会有影响的,这也是调整和进步中不得不经历的一次阵痛,谁让这帮学生赶上了呢?

“你选择哪所学校?”刘杰琏看着李君誉。

“你选择哪里?”李君誉同样看着刘杰琏。

“还能哪里?不三不四!不是三,就是四!”刘杰琏脸上充满了无奈,将三中、四中简称都变成了不三不四。

“呵呵,真是不三不四,算了,我回家种地算了,反正上完三中、四中也是白搭(1),浪费三年时间不说,还需要花费家里很多钱。”李君誉戏谑的说,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你怎么又说这话,其实这不一定是坏事,校长不也说了,这是全县统一调整,再说了,也不单单是我们一个人,现在的形势是我们没有反抗的余地,要想反抗,还得需要自己的学习成绩过硬才行!”刘杰琏看到李君誉这样,忍不住劝了几句。

“其实,也只能是这样,先报完了再说吧!”李君誉、刘杰琏和所有的同学最终只能无奈的服从,在他们填写的一刹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今后将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对他们来说,这次选择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选择的残酷!选择的沉重!选择的艰难!选择的无奈!

其实,风雨yu来,这也仅仅是个开头,更大的考验,更多的选择都在等待着他们!

注释:

(1)白搭:当地方言,没有用,浪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