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节 随遇而安(1 / 1)
不像城市中大马路上被汽车尾气或空调排出的热浪熏着,也不像各家各户里门窗禁闭的空调下的冰凉。农村的夏天热的格外真实,晚上也凉爽的痛快。
我们的主角,真xing情的仪杉,涂着满身的花露水,还恨不得用花露水刷牙洗脸泡上澡。
这天正巧,赶上她所驻在的村里唱戏,因为这里每逢大的集会和庙会的时候,村里每户住家就会出点粮食凑一起请一个戏班来唱几天戏,唱戏的点儿是每天的下午和晚上唱,下午唱的属于小戏,因为那个时候,一般是午睡睡不着的人和地里农活不忙的人才来看的,大戏是晚上唱的。
小小村庄里没有招待所什么的,这几位同事就住在村委会的几件小屋中。村委会正对着戏台,吃完晚饭的仪杉撩开竹帘出来刷牙,看见前方稀稀拉拉的放着几只小板凳,几个孩子追逐打闹,卖零食的几个小贩已站稳了交通要道开始叫卖,几位老人坐在儿女们搬来的藤椅上摇着蒲扇,旁边地上搁着泡着茶的瓷壶。
郭辉拿着两只马扎兴冲冲跑过来对仪杉说:“我去占个好位子,你把碗刷了再来找我啊。”
每天他都有理由逃避刷碗,这个小子。其实他怎么看的懂这个民间的、传统的、拥有深厚底蕴文化的戏剧。
“我看的懂。”郭辉硬说。
“8点半开戏,现在才8点,就开始唱的这叫垫戏,演员热身的。”仪杉侃侃而谈,尽显自己的渊博。虽然不尽正确,但足以让郭辉佩服的五体投地。
垫戏其实不仅是演员热身,8点半开戏,遇到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的情况,就早开一会儿,要是赶上刮点小风、起点小尘、落点小雨,就晚点开,反正不管什么天气,8点半开戏的意思就是绝对不会准点开的,这一点我肯定。
“那今天唱哪出?”本来就是看看热闹解闷的郭辉问,刚才见她看着戏台发呆,以为她根本不懂或不感兴趣呢,没想到她对什么事前因后果了解的都那么清楚。
“《陈世美》,”这仪杉也知道。“我们边看陈世美边想念我们远方的好友和恋人。”
一点都不配合戏里的真谛,思念恋人和看戏的心情也丝毫不冲突,比如仪杉就把高天和给她圈圈点点勾勾画画的工作细则表随时带在身上,白天当手绢,晚上当铺盖,吃饭当碗,就是上厕所当不了手纸。
为了不弄脏弄破,她还用气泡袋包好带着。
“咋还没开机呢?”
“我深入敌人内部视察一下去。”也很喜欢凑热闹的仪杉其实早就坐不住了,去后台看看。
戏台后面,有两边的入口,男左女右仪杉想了一下,从右边的门进去顺利进入到后台,里边雕眉画脸的、跑堂递水的、调试音效的、拉幕拽帐的,这忙碌的景象好熟悉。就跟电视台里忙着录直播也差不多的工作。
这几种工种的分配,仪杉不知她做哪项做顺手,其实她以后万一要是不干电视了,在这里做这个也很好哇。先看看他们,先练习一下。
有位正在扫地的大妈抬头问她:“哎,你是干什么的,干嘛在这儿站着?”
“我”仪杉一摸兜,拿出那个装工作细则的气泡袋向大家展示,“我是卖卫生纸的,这是一种专门可以祛除脸上的油彩的高级卫生纸。”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做卫生纸的命运。
这一展示大家果然深信不疑,除了雕眉画脸的以外,都争着抢着把她往外推,赶推销员的手劲还是跟保安推记者似的,她就是这个命了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