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集粮(1 / 1)
第4章集粮
“好吧,既然张员外不愿意留下,那我就给你路引吧。”
孙要想了一下,说道。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张海涛赶紧道谢,只要能带着财物离开就行,金国打过来那些土地哪儿还能是自己的啊,这点情势张海涛还是看的明白的。
“陈师爷,你去给张员外一家开放路引吧。”
孙要吩咐道。
“是,大人。”
陈师爷离去后,孙要内心琢磨不定,这金国竟然已经打过江了,情势居然如此危机?
师爷陈阳离去不久后又来到后院禀告,看着师爷忙前忙后,孙要心想,这一把手就是舒服啊。
“大人,出命案了。”
陈阳脸色严肃的说道,命案,事关县令的政绩啊。
“恩?怎么天天都有命案?”
这才几天啊,就出第二宗命案了?想想在以前的世界,一个县城几年都不太可能出一个命案吧,如今这世道,太乱太黑暗了。
“走,去看看。”
案发现场在城东,一条死胡同里,报案人是住在这边的一位中年妇女。
“大人,尸体被从后面捅了三刀,当场死亡,案发时间应该是昨天佛晓。”
仵作已经查验完尸体,见到孙要来了急忙过来禀告。
“你是如何发现这尸体的?”
孙要问这中年妇女,按理说这是死胡同,城东人也稀少,这条胡同两边的住房也都没有窗户,不应该被人发现的那么快才对。
“民女家就住在上面,我在窗户见到下面有一个包裹,就好奇之下想捡来看看,结果走过甬道就发现这人躺在这里,一看已经死了,赶紧找到衙门的人报官。”
这中年女子有些激动的解释道,神色还有些害怕不已。
孙要听完看看了胡同,这时一个捕快已经拿了一个包裹过来,看来这女子说的不假。
“这包裹检查过了吗?”
孙要问道。
“大人,检查过了,里面一共有白银五十两,都是十两一锭的,还有一些随身衣物。”
这捕快说完,孙要明白了,肯定不是谋财害命。
“大人,应该是仇杀吧?”
陈阳试探的问道。
“估计不是谋财害命,不过也说不准。”
孙要并不想下结论,因为在有证据之前一切都有可能。
“清不清楚死者的身份?”
孙要问道。
“大人,不是本地的,这人也没有路引和身份户籍证明。”
仵作说道。
“把尸体带回去,咱们先回去,你们尽快弄清楚死者的身份。”
“是,来几个人,把尸体抬回去。”
捕快闻言赶紧行动,同时画了画像去打听死者身份。
“这女的怎么办?”
捕快问道。
“先放了她,等随时传唤。”
孙要说完就回了衙门。
这一个小小的县城,居然还出现外来人被杀,还不像是谋财害命,这一天天,怎么事情那么多,孙要烦闷的想着,谁让自己穿过来竟然穿了个县令身上,这些事儿都得自己办啊。
“大人,通州大营下令急调各府军粮,知府大人已经下令让我们把县里所有粮食送到利州府去。”
快到晚上的时候,陈阳前来告知孙要要调粮了。
“通州大营打仗不是朝廷派军饷吗?怎么要我们给他们送粮?”
孙要疑惑的问道,朝廷派遣大军出发,不是都是提前备好粮饷吗?不是孙要舍不得,而是他现在是真不知道这粮怎么征集怎么去送,之前的记忆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为之前那个县令孙要,也是第一天上任。
“大人,现在朝廷拨不出来粮了,只好由地方府库给源源不断的补给。”
“什么?还要源源不断的补给?那仗打到时候?二十万大军迟早把我们元县吃空。”
孙要发起了牢骚,关键是守不守得住还是个问题。
“大人,上头有命令,不可不遵啊。”
陈阳发现自从上次在公堂上睡醒后,这个县令大人好像全部都变了,变得大胆了太多,甚至有些不知道什么是犯忌讳了。
他和孙要是多年好友,如今孙要成了县令,他却落榜了,但是孙要还是让他做了个师爷。
“行行行,你去把粮食征集起来,我还要查案子呢。”
孙要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陈阳无奈的告退,前去准备粮草了。
第二天一早,龚瑞来报。
“大人,属下昨日查了一整日,没有任何发现,我元县没有一人认识死者。”
龚瑞心想,这恐怕要成为悬案了。
“这就奇了怪了,难道他无缘无故的跑到我们元县来,然后被人无缘无故的杀害了?”
孙要不解的问道,肯定是有人认识的,不然谁会去杀他?
“龚都头,跟我去城东走一走。”
“是,大人。”
孙要出了县衙,朝着城东走去。
“哎呀,是知县大人啊,是知县大人。”
百姓认出了孙要,纷纷上来打招呼。
“大人明察秋毫,刚来就破获了一桩凶杀案啊。”
“是啊,大人,您真是我们元县的青天啊。”
“今日本官要去城东查案,各位请让一让。”
百姓一听查案,果然让出了一条路,不再跟着。
“当个好官,定然深受百姓爱戴啊。”
孙要心里暗暗想着,自己这才破了一个案子,百姓就如此热情了。
“大人,你穿着知县服,恐怕有些不方便。”
龚瑞好意的提醒了一句。
“无妨,就这样。”
不是他不肯换衣服,而是这个时代的衣服穿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孙要这两天每天早上都要用半个时辰才能穿好。
“这就是案发现场了。”
孙要二人已经到了那条死胡同。
“那女人在家吗?”
“在家,那女人是个寡妇,平常就靠帮人做些针线活儿。”
“走,去她家瞧瞧。”
来到这女人家中,孙要发现虽然是上下二层楼,但是屋中摆设实在太简陋了,就一个桌子,两把凳子,然后就是几个罐子摆在地上,那通往二楼的楼梯,也都已经掉色太多了,甚至有的地方已经翻出了里面的木屑。
“民女拜见大人。”
“请起,本官来此是想问你几个问题”
孙要让那女人起身,打量了片刻,这女人三十多岁,年纪虽然有点大,但也还颇有一些姿色。
“昨日黎明你可听到什么动静?”
“回大人的话,民女一觉睡醒已经天亮了,在黎明时分并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
这女子回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