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出城(1 / 1)
第22章出城
“大人,前面就是城门口了。”
龚瑞一路见孙要心情有些低落,此时快要出城了,借此打破这份沉默和尴尬。
“恩,咱们出城去。”
孙要看着这城墙回答道,上次出发匆忙,又是坐在马车上,还没有好好看看这城墙,只见这城墙高不过三米,比起大散关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站住,证件拿出来。”
孙要刚要出门就被门口的守卫拦了下来,这些守卫他一个也没有见过,都是地方提刑司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民兵组织,不过元县的提刑司也统归县令掌管,如果陈阳在这,这些人绝对不敢阻拦,可是孙要,除了升了两次堂,就没在县衙出现过,前些日子又一直在大散关军中,这些民兵,谁也没有见过孙要。
“大胆,可知面前这人是谁?”
龚瑞在孙要后面怒喝道。
“龚都头,不管是谁,也要遵守城门规矩,进出城都要有证件才能放行通过。”
龚瑞虽然是都头,可和城门士兵扯不上关系,他们虽然对龚瑞客气,可不会因为龚瑞而放行生人,加上最近元县接连出了两件杀人案,治安更是被陈阳严抓。
“恩,不错,谁都不能例外,任何人都要守规矩。”
孙要赞同道,说出掏出了自己的证件。
“大,大人,小的见过大人。”
那守卫接过孙要的递过来的自己身份证明,结结巴巴的看着孙要说道,同时恭敬的递回证件,额头的汗水也冒了出来,自己这真的是在作死啊。
“我可以出城了吗?”
孙要拿回证件问道。
“可,可以,大人可需要护卫?”
那守卫问道。
“不必,你们继续忙你们的,我有事儿要出去办。”
孙要拍了拍那守卫的肩膀,他有些无语,怎么吓成了这样。
“是,谢大人。”
那人感受到了孙要的安抚之意,明白这个自己的县令不会怪罪自己,稍微放下心来。
出了城,孙要和龚瑞朝着城外村落走去。
“大人,到了,这就是那张员外的田地。”
龚瑞指着前面一望无际的农田说道。
“居然这么多?”
孙要有些惊讶,想不到元县一个富户,竟然拥有如此多的田地。
“张员外有良田三千亩。”
龚瑞回答道,这些数据,他身为元县都头,自然清楚。
元县虽然人口有十多万,是一个大县,但地处边关,田地也不多,人均田地连半亩都不到,这个张员外一个人就占了三千亩?
难怪能一次就送自己一千两银票,果然是财大气粗。
孙要作为县令一个月的俸禄也不过才也不过才三十两银子,这还是元县人口十多万,属于大县,小县县令也就才十五两银子的俸禄,各种补贴加一起孙要一个月也不会超过五十两银子的俸禄。
宋朝可是高新养士。
而元县一个张员外,初次见面就送了孙要银票一千两,一亩良田按市场价也才三十贯钱,也就是三十两银子。
“之前购买那张员外田地的百姓你知道吗?”
孙要问道。
“大人,属下知道,不光属下知道,整个元县的百姓都知道呢。”
龚瑞回答道,这个事情这么大,他身为都头岂能不知?
“那为何本官不知?”
孙要疑惑的问道。
龚瑞闻言表情有些发呆,你不知道?谁敢告诉你啊,府衙上下都知道你可是收了那张员外银子的,不然他如何能有路引的?
而且张员外背景也不小,谁也不想去惹麻烦。
“谁卖的最多?”
孙要见龚瑞不说话,改口问道。
“呃,大人,那苟屠户买的最多。”
龚瑞说道,购买张员外土地的人实在太多了,二十贯钱一亩,比市价足足便宜了十贯钱,等于只要是买了那么就赚了,人人都想去买。
“那苟屠户是谁,买了多少?”
“回大人,那苟屠户是元县城西集市口杀猪卖肉的屠户,名字叫做苟全,他购买了一百亩地。”
龚瑞回答道。
“不愧是本县第一都头,本县大事儿小事儿龚都头都了如指掌啊。”
孙要看着龚瑞笑着赞赏道。
“大人过奖了,龚某什么都头,自然要多了解百姓之间的事情。”
龚瑞面带惭愧,他了解是了解了,但是他是明知道百姓有冤,却是没有一点儿办法为百姓出头。
“城西是吧,那城外可有百姓买那张员外的田地。”
孙要记下了城西,但是此时身在城外,还是先了解城外的事儿吧。
“大人真要为这件事儿出头?”
龚瑞可是知道孙要收了好处,不光他孙要收了,就连他们这些都头也都跟着收了好处的,虽然平常张员外不鸟他们这些公人,但是给孙要送礼的时候还是顺带给了他们衙门所有人好处。
张员外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新来的县令收了自己好处,你们以后办事儿的时候绕着我点儿。
“为何不出头?难道就因为他送了我一千两银子我就该任由他鱼肉百姓?”
孙要无所顾忌的说了出来,龚瑞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可是大人,这事儿乃是买卖交易,百姓能15贯钱卖出去,肯定也有白纸黑字的契约,恐怕?”
孙要明白,龚瑞说的没有错,交易买卖,官府也不能插手。
“公平交易那是理所当然,可如果是强买强卖呢?”
孙要问道。
“这自然是违背了法律了,可是目前并没有苦主出面啊。”
龚瑞说道。
“所以我们现在就去寻找苦主,本官身为县令,难道还不能为百姓出头吗?”
孙要说着就让龚瑞带路,前往一些购买了田地的百姓家中去。
龚瑞闻言便引着孙要前去附近的村落中,龚瑞想的是恐怕你身为县令还真不能为这事儿做主,不过龚瑞并没有说出来,这种话也不能是他这个领着朝廷俸禄的都头能够明说的。
附近村落有龚瑞这种本地都头带着很好找到,而购买了张员外田地的百姓就更好找了,孙要到了村中一问,方才知道几乎人人都购买了。
“这位大叔,你们为何不去报官呢?”
孙要疑惑的问道面前这位中年大叔,这种事情,这么多人受害,却没有一人敢报官吗?
“报官?我呸,那狗县令收了姓张的那么多银子,会替我们做主吗?而且保证也是姓张的狗腿子,得罪了姓张的,以后咱们就有的受了,谁敢去报官啊。”
孙要听到狗县令暗骂之前那家伙竟然如此贪财,别人给你钱你就收啊。
龚瑞正要发怒,被孙要眼神制止住了。
“我听说那县令替百姓申冤,办了两件案子,百姓甚是爱戴啊。”
这是孙要自己感觉到的,他去了两次回春堂,那儿的人对他非常热情,让他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爱戴?他是元县父母官?谁敢不爱戴他?”
这中年大叔冷笑道。
“那你们一亩地就亏了五两银子,这些钱就这么白白算了?”
孙要问道,这年头五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啊。
这时代因为有省陌,一两银子虽然不足兑换一千文钱整,但是也相当于八百文钱了,五两银子那就是四千文钱啊,这还只是购买一亩地亏损的,像那苟屠户苟全,一百亩得亏损多少文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