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身(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上9点,先起来退了房,然后坐公共汽车去市里的通讯市场买了个山寨手机和手机卡,一共280,能打能接能上网,能当手表看时间,足够了。

他来这里买手机的原因还有一个,过些日子他想来这里卖盒饭。

这里是个综合市场,有几个大的手机大楼里面都是各种柜台,卖手机的,卖手机配件和饰品的小店多的很。

外面还有各种小门脸也是买这些东西的,热闹的不得了。

还有个地下大超市,却是卖生活用品的。

通讯城北面有条胡同直通东西的主路,胡同两边全是卖各种吃的,也有门面,也都是小饭店。

不算来逛街的顾客,就这里的柜台卖家和小店店主们每天也都是在这里吃饭,关键是价钱便宜,还省时间,没人能天天吃的起大餐,大部分人也就是吃个十几块,少的甚至吃几块钱的炒面而已。

叶宁找出那张报纸,照着昨天晚上看好的那个房子号码打过去,问了地址,跟对方约好了时间。

现在是上午10点,他11点半过去看房子,所以还要回到小区附近等着。

坐公车回到永新苑小区门口,在报亭买了两瓶水,一瓶自己喝,一瓶给豆瓣儿,他可不想跟鸟分享一瓶水,但是让豆瓣儿自己找水喝又有点过意不去。

豆瓣儿好像也比较累了,钻在他怀里取暖不肯出来。

只是叶宁觉得作为一个男人,胸前鼓鼓囊囊的有点奇怪,所以就把他弄出来放在冒兜里。

豆瓣儿嫌帽兜冷,不一会又钻了回来,叶宁没办法,只好随他去了。

小区门口有一带绿地,旁边有几个长椅,他就坐在长椅上靠着想心事。

这么多天,其实一直心里没着落,等再看见他母亲赵安萍,虽然憔悴的比先前老了好多,但是好在身体还算健康,他这颗心才算是放下了。

不管她认不认他,他总要跟她相依为命生活下去的。

坐着坐着忽然觉得有什么刺眼的光线在眼前晃了一下。

他赶忙用手遮住眼睛,然后朝光线的来源看过去。

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车窗放下,刚才晃眼的光线就是从那里照过来的。

奇怪,好像有人跟踪他?

叶宁不动声色地仔细看那辆车,要是他真的是叶宁,而不是张覃,他是不会认识那辆车的。

但是巧合的是,他正好是张覃,而那辆车,正是他原老板,秦瑞峰的车。

他连车牌都看的清楚,叶宁这眼睛比他原来是好多了,起码2.0以上。

这真是让人不可理解,就算秦瑞峰是个好心的不得了的老板,员工去世他很悲痛,可他又不是去张家打家劫舍,难道秦瑞峰还防着他不成?

这人反正也是有很多怪癖,叶宁决定不理他。

休息了一会,看时间快到了,立刻起身穿过小区到西门去,那个村子就在小区西门外,隔着一条马路。

更奇怪的是,他起身之后发现,秦瑞峰的车也开走了。

叶宁只皱了下鼻子也就没再理会。

房东姓吴,就是这村里的,只是他自己买了房子搬到市里去了。

这房子分成了几个单独的房间出租。

幸运的是,这院子一间都没租出去呢,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可以独占这院子和厕所、厨房。

叶宁看中的这一间不大,有10平米,但是他只有一个人,也足够容身了。

房里有一张铁架子床,**一个破床垫。

电视柜上有个很破的老式电视,据说还有有线电视。

厨房和厕所都很小,还好有上下水和冲水马桶。

叶宁看了很满意,唯一不好的是,没有暖气,得自己生炉子。

但是他现在手头紧张,也只能凑合了。

他对这附近的房价和房租都知道,连房东他都认出来了,是个熟人。

他好多同学是这个村子的,这个姓吴的跟他一个同学是本家。

看他说的本地口音,据说从小在附近住,还说出了熟人名字,房东还少收了一个月的租金。甚至把前房客留下的以前的蜂窝煤和炉子都送他,厨房里还剩半罐液化气他就不多收钱了。

5300块钱,除了来这里的路费和吃喝、昨晚的住宿,加上租金和押金,还去了1600多,他得赶紧挣钱,不然就要喝西北风了。

房子定好了,拿了钥匙他就去附近的综合市场,买了一床被子、褥子,还有枕头、毛巾牙刷香皂和脸盆。

还买了一双塑料拖鞋和一双棉拖鞋,再加上一包内裤和几双袜子。

还有烧水的水壶、盛热水的暖壶、暖水袋、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碗。

筷子他偷了个懒,把在快餐店吃饭的一次性筷子拿回来了。

反正就他一个人,一双筷子也够了。

顺便买了擀面杖和面板,要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还是在家做饭的好。

擀面杖和面板不但是自己做饭,将来也会用到。

这附近租村房的不少,都是外地来打工的或者做小生意的。

因为虽然条件不算好,比住小区的楼房是便宜多了。

当然有个坏处就是,住的人杂,又没有人管理,所以难免乱一些。

叶宁想着这里还是不安全,等挣点钱还是住到小区里面去。

房间还没收拾,先要生火,再打扫房间,等安置好了,明天再去东郊的旧货市场看看,找找能不能买到二手的做饼的炉子。

他小时候在姥爷家住,农村,就是生的这种炉子,他觉得好玩,就跟着一起生炉子,所以这时候倒是用上了这门手艺。

生完了炉子他才感叹,所谓艺不压身就是这样了。

豆瓣儿被呛的一个劲咳嗽,在院子里乱飞。外面就有小孩子在嚷:“看哪!一只大鹦鹉!快逮住它——”

豆瓣儿吓的“嗖”地一下钻进屋子里面去了。

叶宁只顾着忙,也没管他,等炉子生好旺起来了,就把拎到屋里,安置好烟囱,又把窗户开一个缝隙,他怕一氧化碳中毒,那就惨了。

先把水壶坐在炉子上,然后就开始收拾屋子。

尘土太多,他用房东留下的拖把擦了好几遍才像点样子。

床也擦干净了才把被子放上去。

窗帘拉好之后,他就拿了房间里前房客留下的一个小板凳,坐在炉火前,一面烤火,一面等水开。

期间还打了个电话给赵安萍,问她今天好不好,先前来捣乱的人有没有再来。

赵安萍说没有再来,兴许是秦老板起了作用。

叶宁这才有点放心。

赵安萍问他在哪里安身,叶宁就撒谎说他在比较远的地方租了房子住。

他不想让她知道在附近,怕她心里害怕,因为毕竟是陌生人,这么找上门,还是让人生疑的。

水壶开始呜呜吹口哨,水开了,先把暖瓶涮干净,把水灌到暖瓶里,剩下的灌了暖水袋塞到被窝里。

又灌了一壶在火上坐着,待会儿洗漱。

豆瓣儿有点没精打采,叶宁就用一条干净毛巾蘸着温水给他擦了擦毛和爪子,然后塞到被窝里。

被窝里用暖水袋窝的很暖和,豆瓣儿的精神才回来一点。

这个寒冷的夜晚,有个伴儿总比一个人凄凄惨惨地好,虽然也只是只鹦鹉。

炉火烧了一个小时,房子里暖和多了,屋里虽然光线暗淡,但是因为暖和就显得很安心。

窗帘是那种旧的蓝底带白色小花的一块布做的,遮住了外面的寒风,好像这里就是一个家了。

快5点了,他得出去一趟,买点吃的回来。

街上寒风凛冽,吹的人耳朵都疼了,可是夜市摆摊的人们早就占好了位置。

下班的人群骑着自行车电动车在人行道中间穿梭。

大家都很辛苦,但是也很热闹很市井。

买了一屉包子,用塑料袋拎着回到那个温暖的小屋,跟豆瓣儿一起吃包子。

这家伙越来越馋,吃着还挑三拣四,说什么味道不香,形状不好。

叶宁就不给他掰了,都塞到自己嘴里,豆瓣儿急的什么似的赶紧抢了过去。

吃完了,洗漱完了,窝在被窝里抱着鹦鹉想事情。

他想摆摊卖早餐鸡蛋灌饼,这个对他最简单,一个人就能做,这还是他以前买饼的时候看会的,自己在家也做过,还加了肉酱,很香。

对一个厨师来说,这太简单了。

更复杂的小吃他也会,但是他只有一个人,忙不过来,请人是请不起的。

小区每天早上上班的人非常多,在路边买早点的人也多,不用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正合适。这样辛苦一些至少有收入,不至于喝西北风。慢慢攒点钱再想别的出路。

其实他想过去饭店当厨师,但是就他现在这身板和身份,没人信他是个厨师。

与其费力给别人解释,到处求人,不如自己做点小吃去卖。

反正买小吃的人不会挑他的年纪,只要能做出来就行了。

决定了就不再瞎想,闲下来跟豆瓣儿聊天,问他以前有没有亲人,认不认识其他的神仙,他们都在什么地方,会不会也在人间。

豆瓣儿沉默了一下才回答,他活了好几百年了,但是一直跟师兄在天外之山,没有见过其他人。

师兄很多年前渡劫失败入了轮回,他想的不得了就下山找。

找了10年也没找到,没想到他也赶上渡劫,还连累了人,反正阴差阳错事情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至于这世上还有没有其他神仙,他不知道,他只认识自己的师兄,所有人间的东西也是师兄告诉他的。

不过幸运的是,他除了没了身体,法力还是可以恢复的,将来再找个合适的身体就是了。

叶宁又问:“那你知道原来的叶宁去了哪里吗?他比我可怜多了。”

豆瓣儿摇头:“找到的时候,叶宁已经没气了,天地茫茫,谁知道他是消失了还是也活下来了呢?”

叶宁也感慨,生死祸福,难道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