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郑夏组的酒局(1 / 1)

加入书签

自从上次喻搏空在锦城和兴龙地产的人谈判之后,董事长就把这件事情完全交由他负责。

按照合约上的规定,双方必须在合约到期前三个月进行一次谈判,敲定是续约还是到期解除合约。

这几个月,他又来过锦城两次,都是当天去当天回,没有引起身边人的注意。

如果不出意外,兴龙地产这次肯定还是主张解除合约,期限一到,搏满福就没有理由不遵守合约了。

虽然上次兴龙地产使用了卑劣的手段,但好在有惊无险。他们以后还要在锦城做生意,闹得太僵总归不好。

所以上次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在火车上的时候,程满心问喻搏空有几分把握。喻搏空说十分。

“你能再谦虚点吗?”她担心他太过大意。毕竟和那些商场上的老油条相比,他还太嫩了。

“本来是九分,你陪我一起去,就变成了十分。”他仍旧自信地说道。

看他表现得那么轻松,她也不好再说什么让他紧张的话。

昨天晚上,她给秋心打了个电话,秋心已经让他的弟弟陆金川带人先一步到了锦城。只要他们有需要,他会随时出现。

明天才是和兴龙地产谈判的日子。到了锦城,喻搏空让满心先在酒店休息,他今天要去拜访几个熟人。

满心问他用不用让陆金川跟着他去,他说不用,不会有什么危险。

她让他每隔半个小时给她发条信息,他同意了,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就出门了。

这次程满心带了电脑,她先查了一下正风集团这两天的新闻,看看他们董事长郑夏有没有露面。

刚好,他们有一个新闻发布会昨天召开,郑夏的高清照片就在新闻稿里。她放大看了看,有点失望,因为郑夏并没有戴她从搏满福给她挑的那条项链。

“难道她对搏满福不感兴趣?不可能吧!”她心中充满了疑惑。但转念一想,郑夏虽然年轻,但也是商场上的老人了,怎么可能被她忽悠呢!

她或许有她的打算,暂时不方便对外泄露罢了。

想到这里,她又看别的文件去了。

中午快十二点的时候,她已经收到喻搏空给她发来的五条信息,还有他所在的位置都一并发给了她,让她放心。

她正给他回信息的时候,接到了郑夏打来的电话。

“你是不是在锦城呢?”郑夏直接问她。

“你怎么知道的?”她在房间四下看了看,以为房间装着监控呢!

“也不看看你在什么地方!”郑夏的语调还是那么霸气。“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这不是怕你忙吗?年底了,你事情又多,我这个闲人还是不要去打扰你了。”

郑夏“呵呵”地笑了两声。“你是闲人?指不定又来锦城作什么妖了!就这样吧,锦阳路正风酒店,一会儿见!”

还真是,一点儿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程满心关掉电脑,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去了。

她以为还是她们两个人吃个便饭而已,没想到等服务员把她带到包间她才发现,里面除了郑夏之外,还有七八个人。

郑夏一看到她,就站起来走到门口迎接她。“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她被郑夏挽着胳膊,站在那些人面前,听郑夏给她一一介绍。

传媒公司的秦总、杂志社的封主编、食品公司的赵总……还有,耀兴酒业锦城分公司的杨总。

他们挨个站起来和她握手,看得出来,他们是真诚地欢迎她。刚才郑夏也说了,他们都是她最好的朋友。

等她们两个人都坐下后,马上有服务员过来给她倒好红酒。

郑夏让大家都端起酒杯,为这难得的聚会干一杯。

大中午喝酒,千万不能喝多啊。程满心这样想着,只是轻轻抿了一口。

郑夏却是一口气干了,其他人也都至少喝了一半。

“满心,你别担心会喝醉,这是咱自己的酒店,喝醉了就去房间休息。”郑夏边说边给她使眼色。

她知道,她能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她认识,这是给了她多大的面子!没办法,她又端起酒杯喝了两口。

郑夏这才罢休。

“程小姐是我见过的最年轻副总编,将来一定前途无量!”杂志社的封主编说着便端起酒杯,敬了程满心一杯。

“封主编过奖了,我看在座的朋友们都很年轻,并且大家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满心很是佩服。要不我们还是共同喝一杯吧!”

程满心担心他们一个个找她敬酒,于是先干了不中的酒,断了他们的念头。

大家共同喝了这杯,接下来便没有单独找她喝酒的了。

但是郑夏确实难得把这帮朋友聚齐,于是说了很多,也喝了很多。

程满心没办法,只能陪着喝。何况这些人对她都很感兴趣,问了很多,甚至有的都问到了拾新网与明信网合作的事情。

她虽然喝了不少,但大脑一点儿不敢含糊,不该说的她就用喝酒掩盖过去了。

郑夏在一旁替她挡了不少,有些问题她也知道没有办法回答,就开玩笑地跟她的朋友们说:“今天是我请客,我还没说几句呢,话全让你说了,罚酒!”

气氛到了,酒越喝越多,一直到下午三点,他们才从包间里出来。

郑夏要给程满心在酒店重新开个房间,程满心说不用了,她的东西全在那个酒店,再说她也没喝多。

别人都说要走,郑夏便送他们到酒店外面,有的叫了代驾,有的帮他们打了车。

程满心和耀兴酒业锦城分公司的杨总同路,郑夏就给他们打了一辆车,并叮嘱满心到酒店后给她打电话。

坐在车上,程满心才仔细打量了一下身边的这位杨总。

他叫杨磊,三十岁上下,五官端正,身材挺拔,近距离看和一个人很像。

职业病让她忍不住对他产生了好奇。

“程总编,你以前做记者的时候,报道过民间雕刻艺术家唐继江老先生,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关注你了。”

杨磊说得话让她更加好奇,原来他还关注过她。

“记者用得都不是本名,杨总怎么知道那个记者就是我?”虽然这个问题并没有多大意义,但她还是想听听他如何回答。

杨磊笑了笑,说道:“刚才在酒桌上,坐着好几个媒体人,可能是职业习惯吧,他们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