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侯府的丑事(1 / 1)

加入书签

徐氏说完,转头就要往侯府中走。

郑君牧不甘地瞪了沈若初一眼,跟在徐氏身后就要迈上台阶。

可沈若初知道,好面子的沈志彬是无论如何不会答应自己来取回那张庚帖的。

而寇氏,就更不可能了。

她原以为经过自己这一闹,本就厌恶她的徐氏会毫不犹豫地将庚帖扔出来给她,即便自己丢了颜面名声,至少后半生不至于沦落到前世那般凄惨的境遇去。

谁知徐氏竟不管不顾地要走。

一瞬间,沈若初甚至起了要让阿斯尔到承荣侯府中强抢回来庚帖的心思。

尽管只是下下策,但万般无奈之际,或许她也只能如此为之了。

然而,还没等徐氏走到门口,身后便传来了另一道声音。

“侯夫人请留步!”

这声音听起来有些阴柔,却又十分响亮。

徐氏回头,看到一名面皮白净无须的男子,站在沈若初不远之处。

徐氏虽为内宅妇人,却也并非毫无见识,以往宫中的宫宴也是参加过的。

此刻眼见那人衣着气质,她几乎立刻便可以断定了来人的身份。

这是一名来自于宫中的内侍。

宫里来人非同小可,徐氏脸上立马变了颜色。

她转身迎了过去,却听那内侍道:“侯夫人不必惊慌。咱家今日过来,是受了主子之命,来向侯夫人送还一物,同时向侯夫人讨要一物。”

徐氏疑惑地看着内侍,想不出来自己能和宫里的人有什么要交换之物。

只见那内侍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纸,一扬手,那纸便飘飘悠悠地到了徐氏的手中。

沈若初在一旁看着,心中惊了一下,这名内侍竟是个高手。

徐氏只看了一眼,脸便白了。

自家儿子的生辰庚帖,怎么会到了这内侍手中?

“我家主子想请夫人将沈小姐的庚帖还于她。”

内侍看起来没打算回府徐氏的疑问,垂着眼面无表情道。

这下不仅是徐氏,沈若初也愣住了。

她此生唯一一次与宫里的人打交道,怕就是那次在街上险些被那位什么宝珠公主的马车撞到那次了。

这内侍的主子是谁,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出现来帮她?

徐氏呆了一瞬后很快回过神来。

她是看在这内侍宫里人的身份上,才给了他几分面子,真当她承荣侯府这么好欺负的吗,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命令她了?

“这位公公,敢问你主子是哪位?沈小姐与犬子的亲事是我们自己的家事,你主子连这都要插手,不合适吧?”

笑话,就是当今天子也管不着别人家里婚丧嫁娶之事吧?

那内侍却并没有因为徐氏的这一番话而有所难堪或气恼,更没有要就此罢手的意思,而是慢慢从衣袖中又拿出一沓纸来。

在周围人还没有弄明白他要干什么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对着那些纸念了起来。

“恒胤三十三年五月,承荣侯府世子郑君牧与府中丫鬟金玲初领人事,承荣侯夫人徐氏以金玲狐媚惑主为由将金玲勒死。”

“同年九月,世子郑君牧欲收丫鬟吉祥为通房,几日后,吉祥被以盗窃为由发卖。”

“恒胤三十四年,承荣侯府丫鬟巧儿被人发现溺毙于侯府池中,死前三日曾被世子郑君牧强行霸占...”

这内侍每换一张纸,周遭议论的声音便大一些,徐氏的脸也更扭曲一些。

虽说签了死契的下人要打要杀是主家说了算的。

可但凡有点儿脸面的世家都不会轻易发卖或者打死下人,否则传将出去毁的是一府的名声。

就算真有不小心打死了下人的,通常也都会厚赏了那人的家人后将消息严密控制起来,防止外泄。

像这样一两年之内便接连打死发卖下人的,整个安京城中也找不出几家来。

更何况,看那内侍手中厚厚的一叠,这承荣侯府中的事,可远远不止这两三件。

“公公!”

徐氏哆哆嗦嗦地指着内侍,语调中甚至有几分悲怆。

“我承荣侯府素来对圣上以及宫中各位贵人恪守恭谨忠心不二,如今不知得罪了哪位贵人,竟遭此无妄之灾,公公所言桩桩件件皆是捕风捉影,如此污蔑朝中勋贵之家之人,还望公公告知身份!”

那内侍用一副“你是真不怕死”的表情对上了徐氏的注视,慢悠悠道:“咱家的主子,正是当今圣上的掌中明珠——明珠公主。侯夫人可是要进宫去与公主对质?还是想让咱家去大理寺请人来贵府详查一番?”

内侍一报出明珠公主的名号时,周围的空气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不仅是徐氏,就连沈若初也倒抽了一口凉气。

要说起这位明珠公主,整个安京城怕是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

她的母妃是宫中最为受宠的宁妃,女凭母贵,这位明珠公主自然也是极得圣心的,单看皇上赐下的封号便知道他有多宠爱这位排行第三的公主了。

就连上次那位嚣张到让内侍驾着马车日行千里去取荔枝的宝珠公主,都是随着这位明珠公主的封号取的。

或许正是仗着有皇上的宠爱,这位明珠公主的跋扈霸道在整个安京城也无人敢出其右。

传闻她跟随武师父学了些拳脚,一个姑娘家竟能做出自己动手打人的事来,每每出宫总要闹出些事来,甚至还有一次将一位将军的儿子打成了重伤。

那将军告到了御前,最终却也不知被如何安抚了下来,此事不了了之。

这样的一尊大神,承荣侯府是怎么惹上了的?

徐氏在脑海中飞凯回想着自己进宫的过往,却怎么也没想到得罪了明珠公主的地方。

“公公,此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要不,公公进府说?”

此刻徐氏只想将人请进府中去,想着办法收买了将此事揭过便算了。

否则那位真要认起真来请了官府的人来查,即便最后不治她的罪,侯爷也饶不了她这败坏侯府声誉之责。

不料,那内侍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静静地站在原地。

“不必了,咱家奉命而来,只待侯夫人将庚帖还于沈家姑娘,便即刻回宫复命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