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有人抢你夫君(1 / 1)
采娅郡主这番话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而后又突然如同炸了窝的马蜂一般嗡地沸腾起来。
大朔建朝二三百年间,何曾见过如此大胆放肆的女子?
这女子,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直言自己对于某个男人的爱慕之意,并公然要求他国皇帝为自己指婚!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若是平日里御史台那些老古板在,怕是要捂着胸口痛心疾首地骂一句“不知羞耻”了。
不得不说,这北桑国的采娅郡主实在是与大朔女子大不一样。
然,北桑国风本就开放,男女皆可自由表达心中情意,采娅郡主生于北桑长于北桑,要她到了大朔便入乡随俗,如大朔女子一般含蓄矜持,怕是有些强人所难。
故而,尽管十分惊讶,却终究没有人上前来斥责采娅郡主一句的。
议论过后,所有目光的焦点自然就都转移到了陆逾白的身上。
因为裕明帝还未开口,在帝王表态之前,这些人也都想知道,禹世子本人面对这样**裸毫不掩饰的示好,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就连裕明帝本人,也并不愿一口回绝了采娅郡主,而只是道:“这男女婚嫁一事,讲究的是情投意合。此事朕自然要先问问逾白的意见了。逾白?”
裕明帝话是这么说,但谁都想的到,他怎么可能会放自己最疼爱的皇侄到北桑去做一个北桑郡主的郡马呢?
便是这郡主想要嫁过来做陆逾白的世子妃,裕明帝都还未必看得上。
恐怕在裕明帝心里,也只有别国的公主心甘情愿地嫁过来做陆逾白的世子妃,这才不算是委屈了他吧。
陆逾白不是不明白裕明帝的意思。
即便他没有理解这一层意思,这位采娅郡主,他也是定然不会娶的。
“逾白多谢郡主厚爱,只是逾白自小顽劣难以教化,乃是安京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最是易伤人心,还是不要平白耽误了郡主的终身幸福。”
采娅听懂了陆逾白的拒绝,可她却并不肯善罢甘休。
“我不在乎什么耽误不耽误的,本郡主就看中了你,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若真是所托非人,我也认了!”
此刻宴席中人已然有一部分将目光投向了沈若初所在的方向。
沈若初和陆逾白一同出京遇险又归来,这其中情意不少人已能猜得出来。
又加之裕明帝加封沈若初为郡主,不少人都有了更深一步的猜测,心中早已将陆逾白和沈若初视作一对了。
如今突然半道里冲出个程咬金,打算把陆逾白劫走,这些人自然是或幸灾乐祸或带有同情的目光看向了沈若初。
郡主对上郡主,这出好戏可有得看了。
沈若初心中暗暗叫苦。
自己今日已然尽可能地保持低调不引人注目了,可还是躲不过这受人瞩目的环节。
因为她忘了,即便是自己再想藏拙隐身,可还有个陆逾白的光芒也是不好掩盖的。
这时,坐在皇后一侧的常妃轻笑一声开了口。
“采娅郡主果然是好眼光,逾白文韬武略才干人品皆是我们大朔宗亲中的佼佼者。只是很可惜,郡主晚出现一步,逾白他已经有——”
“如常妃娘娘所言,在下已经有了自己心中所愿,愿以毕生所学投效大朔,故而如今谈婚论嫁实在非吾所愿,还请郡主另择他人!”
陆逾白没有让常妃把话说下去。
因为他很清楚常妃接下来一定会说一些他心有所属这样的话,并将话头直指沈若初。
届时,沈若初势必又成为全场焦点,并且会毫无准备地,成为这位采娅郡主记恨的对象。
和沈若初一样,陆逾白从一开始观察这支使团便看出,这位采娅郡主绝不像她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简单,甚至可以说她应该会是个很有心机的女子。
陆逾白不愿让沈若初进入这样的人的视线中。
常妃被陆逾白截住了话头,明显有些不悦。
但她一回头发现裕明帝正以探究的目光望向她时,常妃的心又虚了,当下不敢再起别的心思,坐直了身体换做一副笑脸。
采娅郡主对于陆逾白这番婉拒的言论显然是不信的。
她正要再度开口,便听裕明帝发了话。
“好了,采娅郡主也听到了,我们大朔儿女婚嫁是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可朕却按照你们北桑的习俗,让你自行询问了逾白的意见。既是如此,郡主也请落座吧,我们大朔的好男儿多的是,若是采娅郡主有心留在我大朔,朕自当为郡主好好挑选郡马,必不会叫郡主明珠暗投。”
短短几句话,非但替陆逾白拒绝了采娅,甚至还将采娅找其他人前往北桑做郡马的念想打消了。
想要与我大朔的男子成婚?
那就乖乖嫁过来,成为大朔的一员。
采娅的脸色明显有些意外。
她没想到,裕明帝会这样维护一个亲王的儿子。
本以为两国邦交,她作为使团来访,提出的要求只要不太过分,裕明帝就都会答应的。
可谁知,他非但不肯将陆逾白指给她,甚至还堵上了自己将其他人作为郡马带回北桑的路。
但她很快便调整了过来,脸色如常地从容一笑,似乎一点都没有听懂裕明帝的言外之意一般,对裕明帝恭恭敬敬地行了礼,以小女儿的娇憨姿态道:“那采娅便先谢过皇帝陛下了!”
采娅此番模样不由引起了宗亲坐席上的一阵低笑。
这些皇室宗亲恐怕此刻在心中都已将这采娅当做了一个口无遮拦的草包,连皇上的言外之意都没听出来。
只有沈若初,对这采娅的戒备更深了一层。
在这么多人面前被羞辱嘲弄,这位采娅郡主却能不怒反笑,还恭恭敬敬对裕明帝行礼致谢,但就这一条便足以见得此女城府之深。
正在此时,又听得常妃开了口。
“皇上,既然哈顿王子方才主动献舞,咱们作为东道主,自然也不能怠慢了客人,臣妾提议,不如咱们也找人为王子、郡主以及各位使臣们献奏一曲如何?臣妾听说宗室之中有不少姑娘惊才绝艺,只是臣妾一直无缘得见,不如趁此机会让臣妾也见识一二。”
常妃这话一出,沈若初就顿感不妙。
↑返回顶部↑